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守卫”新闻传播的内容之门,到“守卫”平台治理的社会之门,“守门人”概念的范式转变反映了技术进步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延续了人类文明内在一致的时代精神,也代表着整个数字时代人类社会传播与治理的范式转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跨学科比较研究,对“守门人”概念进行溯源,梳理其内涵与范式转变历程。经由新闻传播领域“守门人”到互联网平台“守门人”,剖析其中的变与不变,对数字时代变革的本质与当今人类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展开辨析。从新闻传播的“守门人”到平台的“守门人”,本质上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角色和作用的范式转变。在以数据为核心的新的人类传播行为主导下,传播学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需要被重构,以实现传播学真正的范式转变。“守门人”概念的转变为传播学的转向和重构提供了重要启示,也提出了重要警示。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平台作为连接、聚合、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功能架构,凭借算法等技术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分发服务,但由于“信息茧房”、算法黑箱和工具理性等原因,平台信息分发领域目前存在受众个性化需求并未得到真正满足的诉求错配现象。5G技术引发平台信息分发在主体、内容、过程和需求层面的全方位变革,智能化趋势逐步凸显。通过构建5G时代平台信息分发系统的概念模型,从情绪捕捉、内容升级、算法规制和平台优化四个维度探讨平台环境下用户需求与信息分发间的适配可能。  相似文献   

3.
易前良 《现代传播》2022,(9):16-25+74
媒介技术持续形塑“看”的形态与结构,推动可见性模式从“在地可见性”演进到“媒体可见性”,再到“算法可见性”,不仅改变了看的时空属性,而且对权力关系进行再生产。结合既有文献和实证观察提出“算法可见性”理论,用以阐释平台参与式传播中的注意力博弈,揭示新媒体产业和数字文化的物质—社会逻辑。平台公司、内容生产者、MCN(公会)和网络化受众分别扮演可见性管理、可见性争取、文化中介和参与式反馈者的角色,围绕算法展开策略性互动,呈现出多元行动者动态博弈的场景。随着智能技术和商业运作的相互加持,权力天平愈益朝平台倾斜,算法可见性作为一种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入考察中国社会方兴未艾的平台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22年中国新闻业的重大事件为观察对象,重点回顾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北京冬奥会报道与抗击新冠疫情报道等重大题材的新闻实践,从新闻生产、技术采纳与新闻业态三个维度出发阐述本年度新闻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并归纳当前数字新闻业在平台社会语境下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专业媒体与互联网平台从生产到传播各环节的“常态接合”是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典型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生产的平台化、触达技术的智能化、治理理念的生态化。数字新闻业的“生产-触达-治理”模式,是专业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常态接合”的主要呈现方式,因此新闻传媒业应当顺势而为,积极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全面提升数字沟通的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姬德强 《编辑之友》2022,(10):15-21
基于对技术垄断和劳工剥削的省思,“困在系统里”成为2020年以来数字平台研究的流行隐喻。然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社会平台化绝非“被困”这一数字资本主义逻辑中的伦理批判那么简单,而后者也受到欧美批判理论议程和本土中产消费经验的交互影响。因此,理解中国社会的平台化需要超越欧美中心主义的数字平台研究框架,从发展型大国的平台发展主义和能动型国家的平台化治理两个角度,勾勒出一个致力于促进普遍服务、提升国家能力和应对地缘竞争的数字平台研究的国家理论。文章提出中国特色的平台发展主义呈现出能动的国家调节和积极的技术民族主义两种特征,而国家治理的平台化体现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对平台权力的借力、遏制与征用,和在政治舆论场中对线上线下传播资源的重组,以及基于此对商业平台的统合与介入。立足发展与治理的二元关系对中国数字平台研究的重要意义,未来的数字平台研究应聚焦于地方性的自主知识创新,尤其是需要注重内部经验研究,同时应立足全球南方的认知正义,对现有数字平台理论深度去理性化和去西方化。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17)
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使媒体经济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逻辑,产生了新媒介经济。基于平台思维,构造出媒介经济平台化发展逻辑的纵向与横向二维分析框架:基于技术逻辑的媒体形态演进的纵向维度;网络向平台概念演化的经济特征的横向维度。进而建立平台概念和运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王喆 《国际新闻界》2023,(8):90-108
顺网于2005年推出的“网维大师”只是一个辅助网吧进行信息安全维护的软件,但逐步拓展为一个“顺网云海”的泛娱乐平台,这是互联网进入中国初期时所难以预料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方案。本研究以网吧演化进程中的重要平台“顺网”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出顺网平台化过程中的技术化封装与物质性变迁:将自上而下的网吧监管和自下而上的网吧维护封装到技术平台之中,逐步将硬件封装到软件背后的黑箱,并通过捕获其他第三方技术完成了从网吧管理软件到泛娱乐平台的转化。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虚-实、线上-线下、话语-技术、商业-公共的权力争夺和关系切换,促成网吧从实体共用空间变为了云游戏算力池,并生产出关于不断升级、持续竞演的技术修辞。本研究强调媒介物质性中的动态性、生成性和批判性,尤其是多个行动者及其目标的互动如何在管制、商业和技术形态上完成实体化,重视本土化发展脉络也可以拓展媒介物质性研究的批判维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媒介技术论及公共性理论的视野出发来呈现当下对于传播的理解中存在的一些被忽略的维度。媒介技术论视野下,传播是理解社会、理解文明、理解现实的根本,传播中介了我们和现实的关系,现实便存在于传播之中;以"公共性"理论视野反观当下主流传播学发现,其遮蔽了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所提到的价值理性,忽略了传播本身作为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仪式,一种认识人类、社会的前提的维度。  相似文献   

9.
王仕勇  陈超 《新闻界》2024,(1):69-81+96
本文以作为平台算法“熟识者”的粉丝圈群生成的想象为考察切入点。研究发现,平台借由在套叠的界面中始终秉持对量化数据重要性的强调,以“动态量化”“鲜明标识”“可见性位置”的中介逻辑,在显现底层算法存在的同时传递着自身的价值取向。粉丝圈群面对不可见但可感的算法及由此造成的差异化情形迷思,基于官方技术文件理论,通过采取“输入-输出”实践尝试打开算法“黑箱”,逆向生成了对平台算法“流量-热度”“权重-位置”的物质化想象,以此更为高效地指导平台追星实践。我们认为,可将算法想象作为揭示个体能动性以及平台结构性力量的中介,但需注意,算法想象看似带领粉圈走向自由的美好愿景,却不自觉地触达了其自身的反面,即自我与算法共同合谋构建的确定性束缚中,那么,通过拥抱不确定性以探索主体的能动性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平台对日常与公共生活全方位的渗透,平台社会已经成为全媒体研究和全球传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西方学界,前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主席何塞·范·迪克是对平台社会较早进行系统开拓性研究的领军学者,相关研究覆盖平台化的内在逻辑、平台生态系统的多维向度、平台社会与用户能动性及文化建构的关系等.针对近年来平台社会的新发展趋势,笔者对话何塞·范·迪克,探讨在历史-文化、社会-技术以及技术-商业的语境中平台化的发展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演变历程的时代划分和服务模式的差异分析,定义了“重组知识元”的概念,继而通过重组知识元的理念建立了辽宁省图书馆界虚拟知识服务平台的逻辑层面架构,主要包含虚拟知识元重组与发布平台(知识理念架构)、服务输出路径(用户概念架构)和运算后台(技术运行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图书馆界虚拟知识服务联盟建立的框架及协调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借助生态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基于“哈尔滨文旅舆情”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舆情研究及其本土化实践进行观念和价值层面的检视。文章着眼于社交网络舆情的生态学解释与数字化的动态社会情境之间相互关联的机制,归纳社交媒体平台架构下社会舆情的演化动力和基本逻辑:社交网络的圈层化是舆情空间的基础结构,呈现出生态性的层片形态和独特的生态位格局;对数字时代舆情的理解应当实现从“出圈”到“涌现”的视角转换,从整体而非局部把握社会舆情生成的可识别模式和客观规律;平台“可见性”已成为支配社交网络舆情生成和演化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3.
平台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多边市场",也是人类学视阈中的"转型式中介".互联网平台化加剧了平台垄断等"围墙花园"之困,卡斯特所描绘的"网络社会"升级成为梵·迪克笔下的"平台社会".本文从数字媒介研究视角来分析平台媒介,以乔瓦尼·多西"技术范式"为理论路径,通过梳理互联网平台化历程,分析平台范式的"二重性",来解释"平台"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主流媒体自建传播平台成为当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一大实践,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此同时,“媒介可供性”的概念引入传播学界后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评价和考察新媒介方面具有极大的解释力。从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传播可供性三个角度对“人民视频”网站及客户端平台的内容生产、媒介技术、传播终端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主流媒体在传播平台建构中取得的成果,并对其内容、平台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反思,以期为主流媒体传播平台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2,(24):4-5
<正>营造真实而健康的信息传播生态格局当今世界,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传播,从技术、平台、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在形成全新的样态、方式与格局,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信息传播的价值。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让“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现实,大量的自媒体平台和各种社交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掌控信息传播的方式与格局。信息传播呈现出海量、丰富、多样的令人欣喜的景象。我们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平台的演化、本质与治理思路是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的三大议题。梳理分析国内外相关议题的重要学术成果先从中介性媒体、技术与资本以及社会规制的角度探讨互联网平台的演化进路,接着从双边市场、数据资产与赢家通吃的维度呈现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本质,最后结合国际治理经验进行本土化思考,以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邵红红 《新闻界》2023,(9):71-82
“算法推荐第一案”是我国算法侵权责任界定的代表性案例,法院通过对技术中立原则的阐释,主张采用算法推荐的平台承担帮助侵权责任,但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引发技术中立原则对于算法侵权责任界定的可适用性质疑。对此问题的回答需要检视“技术中立”概念的正当性并理解算法侵权问题的特殊性所在。技术具有独特的意向结构,在价值上并非中立,“技术中立”是个伪概念。从技术哲学视角出发,算法不同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典型技术,其运行的高度自主性、主体控制的间接性和算法侵权后果的严重性对平台侵权责任的界定提出了特殊要求。因此,算法侵权的责任界定应当摒弃“技术中立”思维,引入“算法向善”理念,回归侵权法过错归责框架,个案中算法平台注意义务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算法平台性质、算法应用场景以及信息管理能力等三类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情境崩溃理论出发,将“仅三天可见”视为微信朋友圈情境崩溃后的情境再分离的用户实践,探讨情境崩溃之后“再分离”的过程和策略;同时挖掘中国社会情境的关系内涵,把中国人的脸面观和关系逻辑纳入到处理情境崩溃的具体实践之中。这种情境崩溃与情境再分离在中国语境下,不仅仅是社会情境意味的自我呈现问题,更是关系情境中的关系建构、关系中的自我建构和脸面建构的问题。研究发现,“仅三天可见”作为一种技术装置,赋予了用户改变情境定义和自我呈现的可能性,也赋予了观众对新的情境定义和人际关系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用户通过对“仅三天可见”的创造性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他人的边界确定、自我与角色的分离、熟人与陌生人边界的确定,从而缓和了情境崩溃引发的冲突,实现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维持”倾向与脸面的修复,也引发了关系中的自我变化和对熟人关系的重构,从而使得“仅三天可见”作为一种情境再分离在中国语境下是一种社会-关系情境的再分离。文章最后讨论了“仅三天可见”作为技术可供性与用户创造性实践的中介,将作为宏观的加速社会结构和行动者对技术的中介使用的能动性连接起来,在社会-关系情境中,实现了结构与行动的松散耦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利用分布在不同平台上的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对分布在不同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首先,本文提出一种服务型电子政务架构,对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合,通过Web Service、SOA等技术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集成;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语义中介模式,对不同平台上的信息源提供一种映射关系,并从本体角度对信息以及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描述.这种面向服务的架构能克服传统电子政务模式的不足,对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建设可满足企业开展技术竞争情报、开展技术创新、高层提供决策等宏观需求。将Web2.0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到情报服务平台,从用户、资源、服务、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以SOA架构为基础构建情报服务平台的5层系统架构,并从资源层、服务层、管理层等方面,对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实现进行实践研究;最后讨论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