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以下简称2023广东卷)的命制,秉持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突出考查化学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凸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2023广东卷试题覆盖面广,情境新颖、立意高远、设问巧妙,较好地实现了不同素养水平学生的有效区分,是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试题立意、试题导语、试题情境、试题任务、任务提示等共同组成了测量学生学科素养状况的测试环境。测试环境设计是试题设计的深刻话题,测试环境各要素的有机组合不仅有利于试题走向规范科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培育。从当前课程现状看,法治素养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法治素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考查法治素养状况则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王琰  王月玲 《教育》2024,(1):17-18
<正>山西省2023年(2022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试题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考虑山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加强教学与考试的衔接,有效服务“双减”,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命题总体思路山西省2023年(2022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试题以生物学研究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具体表现为切入点,立足必备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和进化与适应观。  相似文献   

4.
对2023年高考江苏物理实验题进行评析,从题目的命题意图、考查特点、试题解析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题目对于物理教学的指导意义,以期发挥实验题目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体现实验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促进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双减”背景下,课程从重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初中地理“彩色”实践作业作为“桥梁”,能将学科知识和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文章从初中地理“彩色”实践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原则、过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议题式”教学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方式,以天津市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试卷为例,围绕“议题式”教学及其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效能展开探讨。从“议题式”教学的视角,对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表现标准进行简要阐释;结合“议题式”教学的特点,选取并分析典型试题,引导教师从“议题式”教学的角度,思考等级性考试评测的特征;基于对“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生活化试题情境,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在试题命制中落实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使考试过程成为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内化情感和外化行为的过程,使道德与法治试题成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现以本人命制的试题为例,阐释对设计生活化试题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试题立德树人功能的思考和探索。一、例卷:2019年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Ⅱ卷  相似文献   

8.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素材。将"四史"通过各种方式呈现为教学小情境,让学生体验,实现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厚重与灵性,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将“两会”作为源头活水,将道德与法治试题,巧妙地与“两会”结合,从不同角度选材,灵活设计考查任务,来实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评价体系为高考命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本文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中所提出的高考试题考查内容要体现“四层”,即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要求,以原创试题“张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工程”为例,探讨地理新课程试题设计的思路,并提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牢牢把握正确育人方向,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营造育人场景,优化任务设置考查关键能力,提升育人质量和实效,发挥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22年与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学试题的比较分析,发现2022年的试题具有更加注重情境设计、突出大概念考查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引导高中生物学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解析了“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概述了“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探索了“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于雪萍 《江西教育》2022,(36):43-44
道德与法治“长程三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诉诸学生心灵的教学,也是一种入脑入心的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式体验、活动式体验、实践式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获得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5.
宋静 《中学生物学》2005,21(11):26-26,28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根据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教学中要注意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全面落实"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重要载体。天津市2023年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以“铜变‘银’,‘银’变‘金’”实验作为问题情境设计了一道实验题,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试题的素材选择、情境创设、考查元素等设计维度加以评析,提出试题命制要通过情境的丰富意蕴实现价值引领,适切地融入所需考查的核心素养、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同时试题设计要注重提质增效,引导中学教学夯实学科基础,进而促进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要求历史课堂教学应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要求学生在落实学科必备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培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虽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分别表述,但五大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很难明确划分哪些教学环节或试题单一地体现某种核心素养及其达到的水平层次,这给具体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试题不仅仅是题,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中,教师应深入挖掘典型试题的育人价值,善于借题发挥,让试题助力学生能力提升与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9.
杨兴仁 《甘肃教育》2010,(16):29-3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20.
时事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培育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结合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时事新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分析时事新闻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并探索相应的策略,即利用时事新闻进行新课导入和充实课堂内容,以及组织学生针对时事新闻热点展开评论,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