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为高中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深广的理论精髓和思想源泉,高中思政课教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合一的融入路径,将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思想、伟大使命融入教学中,担负起重要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引导高中生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历史智慧和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2.
认知规律制约着教学方式,政史统一的社会发展史决定了政史融合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与合规律性。政史融合教学有着独特的价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实现历史事实与思政理论的互补,深化对课程内容与报告思想的互证。政史融合背景下,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内容,要求教师精选史实,突出育人价值;讲清史实,彰显学思践悟;观照现实,启迪人生梦想。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小学“大思政课”对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课程标准和根本任务有重要意义。文章探索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上好专题课程及打造主题教育活动等为抓手,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政课的育人目标和教学要求,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应遵循四个维度:紧扣于深,理论融会贯通;聚焦于全,模块融为一体;立足于行,研学水乳交融;着眼于评,师生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5.
郭贯群 《福建教育》2023,(17):28-30+3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聚焦培育新时代青年的要求,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到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遵循思政课程的育人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现理论逻辑与学理逻辑、事实逻辑的有机统一,涵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认知和优秀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民族复兴使命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其特有的价值内涵全面引领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彰显出的价值意蕴是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效渠道。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以思用贯通、知行统一的原则引领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实践性,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思政课教学活动内化于学生的心灵,外化于学生的实践行动,激励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7.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全面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是融入焦点,必须聚焦党的二十大主题、新时代十年变革及里程碑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部署。在融入路径上,紧密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抓准“嵌入式”融点;注重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时代新人为主线,把准“并联式”融线;重点把握从报告体系到教学体系、从报告逻辑到教学逻辑、从报告话语到教学话语的转化,铺准“全面式”融面。在由点到线再到面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动教材。既要做好理论阐释,讲清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又要抓住重点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踔厉奋发、砥砺奋斗”教育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运用专题教学、设计制作思政微课等方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9.
高中思政课教师经常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之外的时政内容专题学习。其实,日常教学中完全可以实现思政课程内容与报告精神相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梳理课程体系,找到融入切入点;关注重点难点,寻求融入根本点;创新表达方式,探求融入支撑点。融入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认知性活动教学实现理论内化,通过体验性活动教学强化情感认同,通过责任性活动教学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是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途径。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思政课程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应坚持讲深道理与讲透学理相结合,讲活哲理与讲清事理相结合,讲准政理与讲真情理相结合。应采取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整体融入;创新教学设计,实现生动融入;丰富教学类型,实现多样化融入;找准融料融点融机,实现有效融入等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尝试从以课堂为核心、更新思政课话语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传播载体、加强考核检验等方面就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2.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当前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融入前提上,要紧紧围绕“一个旗帜、三个全面”的鲜明主题;在融入关键上,要从理论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融入核心上,要从实践层面阐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在融入原则上,要坚持结合百年党史、理论创新史、学生实际三个理路;在融入方略上,要畅通课堂讲授、课上互动研讨、课下谈心谈话三个渠道。据此思路,着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显著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而且在思想体系上相互贯通、内在统一。思政课教师要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维度,科学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貌,使学生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环境,教师更应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想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用典出发,引导学生精读原文、深悟原理,是基于学生视角、坚持问题导向,启发学生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的兴趣激发路径。在课堂教学中切入典语,既可从学生的文化底色出发,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教学话语转化,构建师生对话路径,引导学生价值认同;也可从学生的接受偏好出发,延展用典,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在课程本质、教学内容及其价值目标上的契合性,决定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必然性。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应遵循系统性、学理性及实践性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着力建强教师主力军,用好课堂主渠道,奏响实践主旋律,搭建好学思用贯通平台,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17.
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格局,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其中两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党的领导,突出系统设计是前提和保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需在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方面着力,统筹教材及课程体系建设是基础和根本;坚持问题导向,需在队伍建设方面用力,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是关键和依靠。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内生动力,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课程建设、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点、打造思政课一体化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逐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植根学生内心,是思政课必须担负的重大使命,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用一体化思维优化教学设计、用生活的微视角讲好大道理、用真实性学习推动素养生成等教学策略,从而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有利于讲好党的二十大包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思政学科教学重要内容之一。中学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学科主阵地,探索路径,创新方式,聚焦“生本”“生活”“生命”,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