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琼 《大学教育》2023,(23):122-124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彰显思政课的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深、讲透、讲活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有效途径。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基础在讲深,讲深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前提,把道理讲深才能以理服人;重点在讲透,讲透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根本,把道理讲透才能以理启人;要点在讲活,讲活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关键,把道理讲活才能以理感人。讲好思政课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只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面临不少现实挑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强化师生互融共促、善用思政育人资源、重视教学内容形式等,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道理触动青年学生的心灵,实现铸魂育人的效果,是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为思政课教师讲好马克思主义道理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讲深刻要求思政课教师深学理论、深悟教材、深究学生;讲透彻要求思政课教师学理彻底、理论对症、活用素材;讲鲜活要求思政课教师讲出理论精气神,激活理论创新使命感,激活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4.
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述,必须把握讲好思政课的三个明确要求:讲深、讲透、讲活。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讲深思政课道理的前提;阐明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和现实性是讲透思政课道理的关键;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是讲活思政课道理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角度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对教师上好思政课提出了讲深讲透讲活的明确要求。要让思政课教学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教师应着力提升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能力:一是要用学术讲政治把教学内容的“是什么”讲深;二是要善挖掘巧引导把理论逻辑里的“为什么”讲透;三是要宽视野多渠道把理性认识上的“怎么看”讲活,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好、传得开,实现思政课教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为民族育苗的目的,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更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凝聚着共产党人的智慧,是新时代思政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其内涵体现在两个敢于、两个一切、两个善于、两个务必的伟大革命精神中。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具有必要性,从目标结果来看,弘扬西柏坡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目标一致;从传承和发扬的途径看,思政课是传承发扬西柏坡精神的主渠道、主阵地;从思政课学科发展看,西柏坡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内容拓展、方法创新、效果提升的重要教育资源。拓宽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需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历史逻辑,通过用故事讲,把西柏坡精神讲深;遵从理论逻辑,通过用数字讲,把西柏坡精神讲透;坚持实践逻辑,通过用现实讲,把西柏坡精神讲活。通过把西柏坡精神讲深、讲透、讲活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并要求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科学把握这门课程的本质,是提高这门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前提。优化高校思政课“讲道理”本质,需要在教师队伍素养、课堂教学深透活、内容手段方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讲好道理是高职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讲好道理根在“准”,依据统编教材把道理讲准;讲好道理重在“深”,要紧跟时代脉搏把道理讲深;讲好道理贵在“透”,要运用逻辑思维把道理讲透;讲好道理成于“活”,要结合社会现实把道理讲活;讲好道理立于“实”,要贴近学生实际把道理讲实。把这五个向度有机统一起来,是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讲好道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思政课守正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理直气壮办好高校思政课,必须全面系统把握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的“势”“道”“术”,切实做到“审势”“明道”“优术”有机统一,既要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历史大势与现实境遇,构筑新时代高校思政治课讲道理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也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还要创新教学样式,争当思政“大先生”,善用“大思政课”,发挥协同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0.
要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就要以知识讲深、讲透、讲活为基准,建构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高质量思政课。针对知识讲授中存在的抽象化、孤立化、浅层化、碎片化等问题,教师应实现抽象知识情境化、关联知识逻辑化、深度知识扩展化、微观知识结构化,从而更好地为思政课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11.
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运用引人入胜的中国故事表达出来,有助于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文章在归纳国内学者关于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存在的问题,从三个维度阐释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研究表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艺术、生动地讲出中国故事;讲好故事的点睛之笔是评好故事。只有把握好这三个维度才能在高校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中掌控话语权等要求,为高校思政课“讲道理”创设了生动的现实语境;从理论维度看,高校思政课讲道理包含讲清事实之理、讲深原理之理、讲透价值之理、讲活方法之理四个辩证统一的内在规定;从实践维度看,高校思政课如欲“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不断深化教师的思想认识、改进教学组织实施,强化真理感召力、增加情感吸引力,明确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定位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讲深就是要讲到心里去,点燃求知心、激发同理心、增强自信心,做到润物无声;讲透就是把道理讲明白,遵循应学之理、理解知识之理、接受育人之理,做到领悟通透;讲活就是要使教育易于接受,富有感染力、极具冲击力、保障说服力,做到学理悟行。这要求真正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相似文献   

14.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讲好道理诸多必备条件中的首要条件。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既是思政课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政课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政课在讲道理过程中,必须首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话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要讲清楚道理学理哲理才能准确把握和找准思政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讲道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学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支撑,要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讲哲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需要,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道理、讲学理、讲哲理相互作用、相互交融、互相渗透,有机统一于思政课教学,才能充分发挥三者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应,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思政课讲透、讲好、讲新、讲活、讲实、讲信,就要贯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要"准则,提高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讲好中国故事,提炼故事背后的道理,是解决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复、衔接力不强的有效手段,对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好中国故事,厘清中国故事背后的发展思路和整体脉络,聚焦不同学段的“理”,兼顾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小学阶段要讲活情理,做到情理交融;中学阶段要讲透事理,做到事理互通;大学阶段要讲深学理,做到学理交互。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是思政课教学的难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益实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通俗化课堂讲授、学生个性化内化吸收、师生协同化隔堂讨论三部分组成,实现了“内容为王”和“学生中心”的有机统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也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潘淼 《江苏教育》2023,(18):58-62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程具有高、大、广的特点,而教育对象则具有低、幼、浅的特点,为此,教师要在二者之间架构一座桥梁,即叙事。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它的作用是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具体来说,叙事的路径要“深”,注意递进性;叙事的内容要“透”,注重清晰性;叙事的方式要“活”,注重生动性。  相似文献   

20.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植根学生内心,是思政课必须担负的重大使命,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用一体化思维优化教学设计、用生活的微视角讲好大道理、用真实性学习推动素养生成等教学策略,从而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有利于讲好党的二十大包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