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所以它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运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不是学材的教学者,不能再是“教教材”,而应该是“活用学材”和“自编学材”,而“活用”和“自编”的依据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并有效地实施德育。所以,我们要…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一体化是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其在实施中遇到了教材的困境。分析了相对于教材,学材更符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更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学材的开发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内容与组织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结构体现层次化、立体化;编写中体现校企合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魁北克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更是一种学习活动,‘‘学习”是核心,学生是主体,“教”真正是为“学”服务的。教材不是教材是‘‘学材”,学生可以据此自学;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辅助者,经常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实训场地中有充足的实训设备设施,管理规范、科学,学生真正像主人一样操作练习。在魁北克,职业学校名副其实是职业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中,教材被视为“圣经”,师生必须原原本本地接受,不得“越雷池半步”,即所谓“以本为本”;而新课程把教材视为教学的“材料”或“资源”之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能唯“教材”。就学生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的被动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对教师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也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材不再是完成课程目标、教育教学任务的“唯一的课程资源”,不再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成为“学材”,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中去。教学《景阳冈》时,我对以上…  相似文献   

5.
新的教材观视教科书为教材与学材的统一体,认为学习完全可能发生于教师的设计之前,也可能发生于教师的设计之外。这样,就要求教科书编写时既要从编的角度考虑教与学,也要从教与学的角度规划编,从而使“用教材‘教’”和“教材也是学习材料”的理念得以根扎叶固。  相似文献   

6.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验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从学生的角度编写“学材”,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和工具.课本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的方式与旧教材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动。教师必须由过去的“教好教材”转变为“用好学材”。但“用好学材”不是一个单纯的观念,而是一个系统的新课改“工程”。  相似文献   

7.
所谓自主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而言的,自主课堂其实是“教学自主”和“学习自主”的和谐融合。自主课堂的教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承认学生多元智慧的客观存在,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化的客观存在,将统一预设的教材转化为创造生成的教材,将侧重“教”的教材转化为学生学的“学材”,将统一配套的练习分层实施,重点落实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从寻找适合学生“学”的方法来思考教师的教。这样的课堂,真正焕发出了师生的生命活力,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都是基于一定的材料展开的,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时,就具有了学材的意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例,较为全面地阐释从"素材"到"教材",从"教材"到"学材",从"学材"到"学堂"的变换逻辑,探寻小学数学学材开发的价值,以此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教材只是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一个平台,师生不是教材的奴隶,应该坚持以学定教,灵活自主地用好教材。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既要确保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的“主导性”,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把“教”与“学”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作为。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刘默耕教授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可 谓高屋建瓴。在新形势下,我们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 ?如何在“自然”向“科学课”改 革的转轨时期,在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笔者作为自然教 学一线教师以此为课题进行了专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前提   教师的教学要依据教材实施,即“源于教材”。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这样的 教学必然落伍。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扼杀学生创造精神的种种表现,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近…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把封闭型的教学改变为开放型的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共处于平等合作的关系中,既有利于提高教的质量,又有利于提高学的质量,必须实现语文教学领域中的“四个”变化,即变“教纲”为“学纲”、变“教材”为“学材”,变“教参”为“学参”,变“教案”为“学案”,借以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参与意识,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因此,教材只是一个典型的“教例”。但从“教例”转化成“学例”之间,还存在一个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本文以《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例谈“教例”如何转化为“学例”。  相似文献   

13.
教师面对中考复习课应把备课功夫花在精选“学材”上,选题既要重视“回归教材”,又要聚焦本地区中考试卷,选题之后,再归类分组呈现,根据学情、教情相机追问,追求中考复习的精准高效.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解读教材是关键。教师要想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境界必须认真有效地解读教材,才能很好地践行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有效解读小学数学教材的方法,即:把握逻辑关系,追踪真实背景;理解编者意图,采取有效策略;弄懂插图信息,提升教学价值;延伸教材内容,促进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先学后教”的要义在于学不仅先于教且决定着教,教必须服从于学且服务于学。以此理念为指导,教师面对小学代数的起始课“用字母表示数”时,吃透教材———精当选取内容;导学先行———了解学生学情;磨课践行———演绎认知过程;评议反思———提升教学水平,就能让学生理解:字母式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实现认知上的飞跃,同时促进教师教材解读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周兵 《科学课》2009,(4):12-13
传统的教材观是教师只依赖于课本进行教学,书上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书上没写的,教师就不敢教;书上写了的,教师不敢不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越来越深人人心。老师们也认识到,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具,是联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媒介,因此,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差异又使它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可塑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逐步南“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前者是紧扣教材,根据教材的编排体例按部就班地开展课堂教学,把教完教材的内容作为全部的教学任务,很少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作必要的扩展和发挥;后者仅仅把教材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能紧扣教材却又不落其窠臼,注重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处理教材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教材观是教师只依赖于课本进行教学,书上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书上没写的,教师就不敢教;书上写了的,教师不敢不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越来越深人人心。老师们也认识到,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材是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载体。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的教材观也逐步达成共识,那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那么教师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对教材的研读,使教材真正为学生的学所用,为实现学生的真实发展服务呢?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是教师教学的 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标准。那种照本宣 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只会把学生囿于狭 小的天地里,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教育家叶 圣陶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 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 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不是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而使用教 材。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整合教材资源,实现由“教 材”过渡到“学材”呢?笔者谈谈自己个人的一些 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