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自然地理部分差异较大的地貌要素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湘教版和中图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正文内容、图像编排和栏目设置等方面的编写差异,总结了两版教材在这一知识模块的编写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ISM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基于ISM法的原理和流程,以中学化学教材的“化学反应类型”核心概念为例,通过抽提概念要素、梳理要素关系、建立目标矩阵以及确定概念层级,构建逻辑清晰、整合有序的层级有向图,为教材分析提供可行的新思路,并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推动ISM法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3.
教材难度是衡量教材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难度定量比较有利于促进新一轮教学改革。文章以“地貌”内容为例,运用课程难度模型和“二维度四指标”模型对中日两国主流教材的难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日本2016年文部科学省审定的东京书籍版《地理A》的难度大于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后者的整合广度和表征深度较前者低,质性评价表明两版教材的表征形式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4.
秦超 《课程教学研究》2020,(2):16-20,3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使地理教科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内容结构体系意识"。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地球的运动"为例,借助ISM分析法将初中地理教材知识要素关联可视化,试图从量化层面分析地理教材,以期为科学化的教学次序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杨 《科幻画报》2022,(8):215-217
本文基于ISM分析法,以人教B版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必修一“函数”这一章为例,在新旧教材中选取知识要素并确定各知识要素之间关系,进而构建知识结构图对新旧教材从知识要素的选择以及各要素间的形成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知识要素的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三点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的新目标和新挑战.地理教材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厘清教材知识结构,掌握教学逻辑,指导教学活动.本文运用ISM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旧教材第二章的内容进行邻接矩阵的构建,最终形成要素层级有向图,并从知...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了中美日3国高中主流教材中“动量部分”的要素关系,绘制了有向层级结构图,并对3版教材的要素、层级、逻辑关系等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了3版教材要素编排的异同和特色,以期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当今新课改教学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历史教学的需要,新课改教学理念倡导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情感的培养,因此,中图版教科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通过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中图版初中历史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并非完美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中图版初中历史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孙玥 《地理教育》2015,(4):56-57
拓展案例的学习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现行高中地理教科书均在主要案例之外提供了拓展案例.笔者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对中图版地理教科书中拓展案例的编制情况进行研究,并为教科书中拓展案例的编写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高中地理"地貌"专题为例,总结了以往教学中重知识轻应用、学生在去情境化环境下学习导致的认知误区等问题,剖析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地貌"专题相关内容及其变化,揭示了课标对形成活跃知识的重视,提出了"地貌"专题学习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ISM法(解释结构模型)经过修正和实践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分析教材结构的科学方法。运用ISM法对中国沪教版和英国CCM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概率”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抽取知识要素、确定要素间关系和邻接矩阵、绘制要素层级分布图,对教材的逻辑顺序从起始要素安排、知识要素选取、各要素间关系和最高要素安排四个方面的异同点进行梳理和对比。基于研究结果对教材编写提出知识要素的选取注重知识的深度和联系性;知识结构的编排重视内在逻辑紧密和整体化;知识要素的价值取向加强与跨学科内容融合的建议。对教师教学提出基于知识要素的呈现特点把握教学重难点;基于知识结构的编排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知识编排的顺序统筹规划教学序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设计与实现的基于Web的ETToolboxISM2011工具,可以跨平台使用,可以让教师很轻松地使用ISM方法来辅助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不需要掌握额外的数学知识,只需要将教材的要素抽取,设置好要素间的关系,即可得出最后的层级关系图,为教师使用ISM方法进行教材分析提供了更为简便、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以高阶思维发展和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这与高考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要求相一致。将深度学习与高三地理复习课融合,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文章以“河流地貌”专题为例,探讨深度学习引领下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学结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利用ISM结构解释模型法来分析教学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关联,论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一般模型,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直观模型,促进其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学科大概念的重要性,阐述了该学科大概念在高中化学必修一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描述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学科大概念认识思路的进阶过程,并据此提出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运用ISM法对高中人教版新旧必修化学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提取知识要素、确定要素间的形成关系绘制形成关系图、建立邻接矩阵并计算可达矩阵.绘制知识要素的层级关系图,为教材的分析提供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知识要素的选择、起始要素、最高要素、要素间的形成关系与教材编排体系四个方面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并对新课程下...  相似文献   

17.
“双碳”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教育是地理学科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构建教学结构序列,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双碳”目标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基于教材导向的社团活动的目的,活动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并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为例进行了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DNA分子的结构"为例,从课标、栏目、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着重说明教材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分析教材,旨在帮助教师分析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日益重视从真实情境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从真实情境出发,选取四种较为典型的黄河河流地貌,旨在通过真实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对河流地貌的认识,带领学生走进“母亲河”,加深对黄河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好地守护人类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