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文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习作评价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们的习作评价往往只见“文”而不见“人”,教师眼中多的是如何找出一些缺点来给习作减分,却少有找到优点给加分的.许多学生对教师给予的评价也只是瞄上一眼,便将作文本塞进抽屉,造成了教师评价的“劳而少益”甚至“徒劳无益”.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作文教学一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教师批改下功夫很大,学生不看,等于白花力气.应该改变改变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进行习作评价,便能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学生听”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拓宽习作的评价渠道,增进生生之间的习作信息交流,达到以评促学、评学互长的目的;改进评价模式,加强习作评价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使习作评价主动化、游戏化,让学生愿写、想写、期待写,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搁笔后,其习作“批改、讲评”工作教师“责无旁贷”。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问互相评价相结合”,“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不应再一手“包办”习作评价,必须还给学生自主参与习作评价的权利,用开放习作评价的方式,让他们真正走完作文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这一要求打破了长期习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局面,改变了“高强度,低效率”的老套习作评改模式,把“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写完初稿后,再次走进作文,欣赏、揣摩、修改、评价、完善,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多次修改,直至满意。  相似文献   

5.
一“、达标式评价”及其缺陷作文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进行评价所依据的价值标准是在一定的作文教学观的指导下建立的。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序列化的写作训练,这样的作文教学观可以称之为“科学训练观”。以“科学训练观”为指导,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以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作为评判的标准,主要从学生是否达到训练要求的角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达标式评价”。评价往往是一根“指挥棒”,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引领作用。作文的“达标式评价”引领着学生的作文全…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化。在作文评价中最直接、最快捷、最实效的评价方式要数习作点评了。我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巧妙而精准的点评,是不断激励学生发挥潜能,推动学生习作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7.
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少有习作的素材,习作时思路不畅,作文缺乏新意是当下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站点式导航”,针对性地总结了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策略,以期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林巧 《辅导员》2009,(13):80-8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却长期流行着“教师布置习作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关注的是“表达”,而不是“交流”。下面就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作文教学革新的“时空交流”观。  相似文献   

9.
颜琳 《江西教育》2023,(6):17-21
<正>传统的习作课堂过于注重教师的作前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如何改变传统习作教学的“教—写—评”模式呢?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提出运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即通过“选定项目—制订计划—活动探究—独立习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的活动流程改进习作课堂。该模式重在引导学生聚焦习作核心目标,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探究项目习作素材,先写后教,实行作后指导,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较为关注学生习作前的写作指导,而对习作后的作文评价相对忽略。据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构建合理的作文修改评价体系,提高作文效率,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全面提高,成了摆在高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在这一年的作文教学中就构建作文修改的合理评价体系作了认真的探究,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培植学生的习作的…  相似文献   

11.
黄海森 《教师》2015,(6):75-76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消除小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们要创设良好、开放的习作“大环境”,打造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平台,创造适合习作的“小气候”,让课外阅读为习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引领学生贴近生活,找到习作的“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讲评,调整评价策略,优化评价方法,创新作文评价方法;创新作文教学观念等,才能让小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积极主动地投身习作实践,从而获得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4.5广西教育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作文教学,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指导上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个性的发挥,作文的评价形式单调、效能低下。这些都与以“创新”为内涵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体系,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一、善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1. 创设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13.
“做作文”强调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思索、整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习作过程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要“做作文”?怎么引导学生“做作文”呢?这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一、找寻“做作文”的依据误区之一:拘泥环节,耗时太多我们的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精耕细作的多,大胆放手的少;按部就班的多,勇于创新的少。作文教学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教师命题,并指导审题;学生写初稿;教师抽样点评;学生自改;教师修改;学生誊抄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作出评价;教师总体讲评。这样做耗时较多,冗杂呆板的教学步…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习作批改,学生没有获得多大的益处,老师却累得苦不堪言。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高度重视习作评价,利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唤起学生习作的兴趣,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使学生体验习作乐趣,档案袋评价方式让学生享受习作情趣,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先宣布题目,再板书要求,接着指导构思选材,然后让学生各自习作,最后教师讲评。照理说这样的安排已是“天衣无缝”了,其实并不符合学生作文的心理特点,绝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境地。即便产生了习作,也是缺乏儿童生活气息,少有创新的思想。如何打破这一僵局,让儿童敞开心扉呢?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对视生活”、注重“另类”的开放习作教学法。策略之一:随机取材,拓阔天地传统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内容、要求,还是结构、行文都统得太死,强求统一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学生作文能力差、习作水平低是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也是教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痛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 ,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地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敢写———克服心理障碍 ,树立自信心要使学生写出好文章 ,必须使他们对作文有兴趣 ,“爱写” ;要使学生爱写文章 ,必须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 ,“敢写”。现在的学生之所以不爱习作 ,不会习作 ,首先是因为他们不敢习作。分析其原因 ,有两种 :一是受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影响 ,认为作文高不可攀 ;二是不敢说真话 ,怕亮“丑”。因此 ,…  相似文献   

17.
习作评价兼有评价习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体验式学习,倡导方式多样的发展性评价,细化加分,让学生享受习作的乐趣;多层评价,促进学生习作的发展;多角度打分,鼓励学生习作的个性;多方位展示,让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真正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作文是一种半独立的习作训练活动,即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习作训练.所谓“训练”,训,即教师的指导;练,即学生的习作实践.这两方面应紧密结合贯穿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而不能相互割裂或仅仅作为一个环节、一个步骤来处理.因而,“双导”作文教学即是在作文教学中,以《大纲》为依据,以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在学生作文的每一个阶段,施以全面的指导——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写”,而且指导学生“如何改”,全面地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作文教学一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教师批改下工夫很大,学生不看,等于白花力气,应该改变改变方式。”习作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进行习作评价,便能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有一个小孩吃饭总是吃不多,家长哄、骂,要孩子多吃点,总不见效。一次,家长出差带回一只别致的椰壳碗,用它来盛饭,结果孩子饭量大增,家长喜出望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椰壳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目前许多习作评价还处于批改、定等级,然后学生修改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教师花大量时间辛苦批改和讲评作文,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却并不"买账",作文教学往往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这样的作文教学把着力点放在了学生的写作上,其实只是关注写作的结果。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作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探讨与实践。一、帮助学生懂得评价标准,让学生树立评价意识许多教师的作文课就是纯粹地评判学生习作,似开"表彰大会"或"批斗大会",梳理出优秀习作的成功之处和问题习作的存在问题,一一举例进行分析。这些教师的评判尺度,基本是套用中考作文阅卷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