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风险诱发因素及具象化表达非常复杂且呈混沌多元形态,风险点与风险导控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均有分布。从三元空间信息观的视角出发,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致因因素在三元空间中进行解构,梳理群体极化风险耦合过程,有助于厘清群体极化形成规律,加深对群体极化风险的理解、风险传导机制和路径的把握以及风险演变规律的识别。[方法/过程]本文结合突发事件的特征,在三元空间信息观视域下解构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致因因素,并基于风险耦合分析了三元空间之间的定向耦合、物理空间中的非直接耦合、社会空间中的互感耦合、信息空间中的参量耦合。最后论述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风险形态的演化。[结果/结论]本文为群体极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拓展了群体极化研究的理论边界,将为群体极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网络舆情导控策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安全可靠情报信息共享模式以增强情报信息共享程度,优化情报体系整体能力。[方法/过程]结合区块链加密安全、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共享源信息信息段的链上共享模型;同时为有效传输源信息负载,提出一种基于地址访问情报信息中心的链下访问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的情报信息共享模型具有安全、可控、高效、可信等特点,为推动跨机构情报信息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及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可更好地保证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的可追溯性,对实现网络舆情治理和打造网络舆情生态空间具有积极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息传播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分析了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构建了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网络爬虫获取Minds平台社交媒体数据对提出的模型及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环境热度、区块链信息偏好、区块链技术偏好和信息人影响力是影响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因素。其中,区块链环境热度、区块链信息偏好、区块链技术偏好和信息人影响力对区块链网络舆情传播态势有正向影响,图片信息上链偏好和视频信息上链偏好对区块链信息偏好有正向影响,信息上链偏好同区块链信息偏好呈负相关,区块链信息偏好对区块链技术偏好有正向影响,区块链信息偏好对区块链环境热度有正向影响;上链粉丝用户数量、上链关注用户数量对信息人影响力有正向影响。研究丰富了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的理论和算法,从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因素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治理区块链环境下网络舆情空间生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储节旺  李佳轩 《情报杂志》2022,(11):185-191+88
[研究目的]在元宇宙视域下对信息主体及多源信息重组与分类的框架模式进行探究,研究虚实之间数字资源的交互与权益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为图情领域对于元宇宙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三元主体信息架构分析元宇宙视域下的信息主体,利用DIKW模型分析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转化,提出多源信息重组模式并对虚实交互资源的权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论]为元宇宙视域下的信息主体界定范围,完善虚实信息主体之间数据、信息、知识的转化模式;提出元宇宙视角下多源信息的存在,并为多源信息的分类与重组提供思路;针对由元宇宙所引起的虚实交互资源权益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安全风险加剧,对安全治理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作为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研究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基于安全情报视角,分析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内涵。提出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安全情报路径。构建与解析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从安全情报角度看,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基本逻辑过程是“洞悉系统安全态势→生成系统安全态势情报→生成安全治理策略情报→应用安全治理策略情报调控系统安全态势”。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是安全态势感知子模型、安全态势塑造子模型、安全工作者子模型及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系统子模型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6.
彭忠益  卢珊 《情报杂志》2023,(7):65-70+92
[研究目的]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管理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发展要义,如何运用大数据赋能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管理迈向现代化,已然成为当前理论界探讨的具有前沿性的学术话题。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管理的前沿关口即对安全事件的预测和预警,而大数据的核心功能则在于此,能够为矿产资源安全事件预警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研究方法]研究针对当前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事件预警面临的现实困境,旨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大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思维赋能矿产资源安全事件预警的运作机理,并提出大数据赋能下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事件预警管理的有效实现路径。[研究结论]大数据赋能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事件预警管理可以为决策的制定提供全新的支持,是对传统预警管理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未来预警范式的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7.
胡剑  戚湧 《现代情报》2023,(9):85-97+164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作为当前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对数据的安全治理能够促进数据真实完整记录、安全实时开放共享以及高效交易运用。政务数据是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数据开放的核心资源,当前政务数据在运用、共享等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和需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和时间戳、密码学、智能合约等功能特性能够为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提供新的路径。[方法/过程]针对政务数据安全治理的需求和技术契合,基于区块链跨链机制,从体系要素、体系流程等角度构建了基于区块链跨链机制的政务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并基于6个核心业务在交通运输政务领域展开应用实践。[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体系能够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背景下提升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价值,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政务数据价值,让政务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提高数字政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赵吉  刘佳佳 《情报杂志》2023,(4):172-177
[研究目的]城市安全是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基石。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探究安全信息体系的建构,能够为政府有效化解城市安全治理中的诸多复杂性困局提供决策与理论支持。[研究方法]归纳分析了城市安全信息的实践进展和运作困境,并依托“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技术基础尝试构建数字赋能的城市安全信息模型。[研究结论]数字赋能城市安全信息体系的“结构-功能”模型建立有利于规避当前城市安全信息体系中功能偏离制度设计的困境,应加强专业性人才教育、助推部门协同、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运作流程,以为数字时代中信息主导下的城市安全治理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安全情报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支撑,安全情报失误往往是导致安全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安全情报失误致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提出安全情报失误的定义,并详述其内涵。其次,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分析安全情报失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全情报流程,构建安全情报失误致因模型。最后,扼要分析安全情报失误规避策略。[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安全情报失误主要由安全情报自身、安全情报环境和安全情报人员三方面原因造成,其产生节点包括安全情报生产、安全情报传递及安全情报应用三个阶段。安全情报失误规避应从适应安全情报属性、改善安全情报环境和理解安全情报人员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当今信息时代,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对于完善安全教育体系和促进安全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安全行为干预与安全素养促进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运用类比法,融合安全教育和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概念与内涵。基于此,从理论层面出发,构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元模型、研究范式与框架。[结果/结论]安全信息素养作为安全行为干预及安全素养促进的关键点,教育是实现这一关键点的有效手段。既可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亦可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提供清晰严谨的研究框架,有利于引导安全信息素养的深入研究,并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马超  李纲 《现代情报》2019,39(8):3-9
[目的/意义]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升城市治理与运行能力、打破城市发展困境。[方法/过程]从三元世界理论在城市空间的映射,将城市空间认知解构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以城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资源为基础,将用户画像的理念映射到城市环境中,提出城市数据画像的构建路径。结合智慧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相关研究,构建城市数据画像分面模型,并进行时空透视。以城市交通画像为例,介绍城市数据画像的应用模式。[结果/结论]借助城市数据画像,能够全景化呈现城市运行状况,以智慧数据辅助城市治理、运行、发展,实现智能化城市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李昊青 《现代情报》2018,38(10):43-50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网络谣言传播中的政治安全风险特征、演化机理以及生态治理对策等问题,以期为网络政治安全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丰富完善网络谣言治理理论。[方法/过程]基于舆情生态和风险治理理论,通过分析网络谣言传播中的政治安全风险特征和演化机理,建立网络谣言生态治理模型,进而提出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的主要对策。[结果/结论]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可从整体治理、主体联动、风险防控、环境优化等维度,通过建立网络谣言生态治理体系、提高信息主体网络政治素养、构建全过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健全网络空间安全法制体系等途径进行综合施策和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3.
王秉  王渊洁 《情报杂志》2021,40(2):176-181,89
[目的/意义]安全情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安全情报失误是造成安全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安全情报失误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安全情报学视角,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提出安全情报失误多级影响因素模型。其次,结合情报失误理论,深入分析安全情报失误的影响因素。最后,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造成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情报失误的影响因素包括安全情报自身、安全情报环境和安全情报人员三大方面,且每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还可进行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工业互联网安全评测是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有效保护企业隐私信息不泄露的同时,对评测数据进行安全共享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安全评测数据共享模型,设计了链上链下数据协同的评测数据隐私保护和共享流程。为挖掘评测数据价值,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隐私保护评测结果预测方法,利用分箱技术对评测数据进行分段离散化处理,设计了评测结果预测贝叶斯网络生成算法和隐私保护评测结果预测算法。[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当评测结果分为2类或3类、合格判定概率为70%时,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工业互联网安全评测数据的安全共享和进一步发挥评测数据的价值探索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昊青  洪礼博 《现代情报》2019,39(5):156-165
[目的/意义]研究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风险建模与防范策略,为网络谣言风险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采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构建网络谣言的政治安全风险情景,通过识别风险因素,进行风险量化与评级,得出高风险因素,并建立网络谣言政治安全风险防控模型。[结论/结果]依据舆情生态理论和风险分析结果,针对高风险和潜在风险因素,从主体、过程、环境等3个维度提出网络谣言政治安全风险防范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知识产权情报的安全与否关涉企业发展之根本。在合规治理视阈下,如何帮助企业防控知识产权情报风险是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研究方法]选取47个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例,应用fsQCA、NCA方法探究高知识产权情报风险的影响因素和组态路径。[研究结论]在影响因素上,侵害行为是导致知识产权情报风险的必要条件;保护措施面对侵害行为呈现滞后性的应对态势;情报感知的缺失是知识产权情报安全的关键制约。在组态路径上,存在四个高知识产权情报风险组态,可进一步地归纳为内生—权力支配型、内生—人际主导型和外源—行为控制型。建议企业构建“一点两面,多元联动”的合规预警框架,保障知识产权情报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时代,用户通过多个APP搜索成为常态,但驱动用户APP转移行为的意图规律还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究移动搜索中真实的日常信息搜索情境下跨APP意图转移模式。[方法/过程]该研究通过微刻时序访谈法收集用户日常跨APP搜索经历,通过开放性编码获取用户的跨APP意图链,利用马尔可夫链挖掘频繁序列,归纳跨APP意图转移模式,最后还结合任务类型分析模式的应用规律。本文凝练出补充探索、对比决策、对比择优、分步前进、补充准备、分享交流和挫折探索7种意图模式,并发现用户在不同任务类型中偏好不同的意图模式——在简单型任务最偏好使用补充探索模式,而在复杂型任务则最偏好使用对比决策模式。[结果/结论]本文研究有助于从用户主观认知角度厘清移动搜索跨APP行为规律,为优化APP系统服务支持、提升用户移动搜索体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技术飞速发展,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繁荣数字经济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算法应用“普及化”已成为不争事实,但算法技术背后的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忽视,亟待研究解决。[方法/过程]在对算法安全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算法安全模型,阐述其逻辑合理性。[结果/结论]通过分析算法安全模型内部要素的影响机制,重点归纳网络信息服务中不同主体所面临的算法安全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初彦伯  王萍 《情报杂志》2024,(1):127-134
[研究目的]将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性的研究聚焦于健康数据层面,建构健康数据技术信任与网络用户感知信任过程,分析健康数据时间、空间及内容三维架构在支撑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性的作用价值及方式,并将健康数据与网络用户作为整体信任进行分析。为后续健康数据溯源、数据空间及数据关联等技术应用于健康信息可信保障提供引导。健康数据三维架构的各维度表征要素也可能是提升健康信息可信性的一种新思路。[研究方法]以信息链、信任理论、理性行动理论等为基础,建构健康数据技术信任和用户感知信任过程,在对可信要素分析基础上,提出支撑网络健康信息可信的健康数据三维架构。在诠释与剖析健康数据时间、空间及内容三维架构作用方式、价值及各维度表征要素后,将网络用户与健康数据作为整体信任进行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模型的建构。[研究结论]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模型分别由网络用户感知层信任、健康数据技术层信任、健康数据三维架构作用及保障模块组成;健康数据技术层信任通过健康数据三维架构作用,通过影响健康信息感知质量、健康信息来源及可读性对用户感知可信产生影响;网络健康信息可信的健康数据三维架构中的24个表征要素能够为相关网站健康信息可信性保障方案的制定提...  相似文献   

20.
王秉 《情报杂志》2023,(8):42-48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学概念是国家安全学理论的内核。国家安全学概念体系既是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亦是构筑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建立国家安全学概念体系对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研究方法]从国家安全学的元概念之国家安全概念出发,在筛选、界定和解析国家安全学的核心概念基础上,运用逻辑(包括函数)推理方法表达国家安全学的核心概念,并通过建立国家安全学的核心概念逻辑体系、国家安全蝴蝶结模型与国家安全三角形模型等,表达国家安全学的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国家安全学的核心概念共有11个,依次为国家利益、国家重大利益、国家安全事件、威胁、国家安全风险、危险、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状态、国家安全能力、国家安全体系及脆弱性,它们相互间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含义确定、逻辑清晰的国家安全学核心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