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靡全球的《老友记》是美国情景喜剧史上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大量诙谐幽默的言语是其经久不衰的秘诀。在Halliday的话域理论指导下,从其组成要素语场、语式和语旨这三个方面,分析《老友记》中幽默语言的语域偏离现象及其产生的幽默效应,试图进一步验证语域偏离理论分析幽默语篇的可行性和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具有独特的认知心理现实性.一则意识流语篇往往表征了创作主体个性化的认知心智结构,并将其与外在客观世界的互动及耦合过程实体化,再现为具体的语体偏离.本文从零度与偏离理论的视角,以乔伊斯的《阿拉比》为例,深入探究意识流语篇中诗性偏离的实质及其认知心理特性并最终建构解读意识流语篇中诗性偏离的认知心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吴金华 《海外英语》2011,(14):331+349
《语篇隐喻》一书介绍了隐喻在不同语篇类型中的体现形式及语篇功能。其中所涉及的语篇类型包括文学语篇、政治语篇、科学语篇、教育语篇、广告语篇和心理咨询语篇。同时该书也独辟一章专门论述语料库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扩展和应用。该书涉及语篇隐喻的多个领域,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对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读来芬芳满颊。然而,文言文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后,却并未展示出迷人的魅力,相反,倒是出现了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应试压力与日俱增、教师串讲灌输……于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作品的思想感情、整体意蕴荡然无存。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改变这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 [设计思想] 本文是<史记>中的名篇,有很强的文学性,历来备受推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教学价值,值得细读品味;它又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梳理其中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以加强积累也是本文教学的题中之意.本文语虽浅显,但简约处显大义,教学从细读文本出发,用"以文带言"的方式落实解义比较妥当,这样做既契合作者写人之用心,又能保持读文解文的连贯性,还能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零度与偏离理论是对作家作品进行语篇文体修辞分析行之有效的理论框架。门肯作为美国咆哮的20世纪20年代学术思想领域的代表人物,其犀利而又辛辣的讽刺、夸张而又华丽的文风均源于其在文体修辞层面卓尔不群且独到的偏离艺术手法的运用。门肯的语言肆意地偏离常规,却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魅力。文章以《媚丑之欲》中门肯的偏离手法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门肯在语言表征层面从词汇到句法的偏离手法,在认知心理层面从语义到语用的偏离手法,突显了门肯偏离艺术的独特认知心理特性。  相似文献   

7.
脚本表示的是事件和行动序列的心理表征,是专门为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具有动态性.依据脚本的概念,并以"预料"为基础,确定期待、偏离、可能出现及不可能出现的行为,人类对篇章的理解就在这个基础上得到引导和监督.而作为语篇理解的相反过程,脚本在语篇建构中也相应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是重点,而导读问题是开启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的"金钥匙"。教师应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当前英语语篇教学中在读前热身环节、读中感悟环节、读后提升环节存在偏离"语篇本位"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篇语言学理论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理论。本文从语篇的三个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谋篇功能)出发,分析徐志摩的经典诗《再别康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诗歌的叙述方式、表达特点和语言风格,另一方面还可以从语用学中语篇的角度探索诗歌分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篇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而长期以来,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却由于被部分教师误解,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就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出现的偏离现象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语篇隐喻指以独立语篇作为源域投射到目标域的现象,该独立语篇是解读后续语篇和特定语篇事件的引子和钥匙。语篇隐喻具有使语篇衔接自然,语义贯通的作用。论文对《战国策》中的语篇隐喻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语篇隐喻主要以一个源域投射一个目标域,源域向目标域采用平行投射方式。语篇隐喻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故事,说明对一个事件的态度和认识,语篇隐喻常用于《战国策》中的叙事文或说理文中。  相似文献   

12.
《屈原列传》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课本虽几经修订,注释亦反复校正,然而纰漏仍旧存在。笔者对该篇注释考辨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诗颖 《考试周刊》2007,(20):126-128
本文以《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为例,从语篇系统的四个方面(即意识形态、社会化、语篇形式和面子系统)对中、英传统家庭语篇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两者在语篇和文化层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法常常被用来分析各类语篇。本文试图使用该理论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进行语篇分析,通过分析该语篇中的及物性结构解读语篇的概念功能,揭示它与语篇意义和主题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对该语篇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5.
韩爽 《考试周刊》2010,(33):35-36
韩礼德和哈桑对英语语篇的衔接功能的研究,凸显了衔接在语篇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鞋匠布朗杜》为例,用实例说明照应、省略、替代、重述、同义等主要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使用,用科学方法分析语篇中的衔接功能,进而阐明研究衔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微型语篇指的是篇幅短小,但是可以表达完整意义的一段对话或者文字。微型语篇可起到独立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作用。本文主要以《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微型语篇中的教学案例,对小学英语中的微型语篇教学中活动设计、语篇理解和活动组织等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寻求小学英语微型语篇教学中高效教学的方法。一、《牛津小学英语》微型语篇教学案例分析本文围绕《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进行的小学微型语篇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在写《魏公子列传》时,完全是以一个充满诗情和想象力的文学家身份出现的。他将心中渴望的、理想的君主形象寄托在信陵君身上。而至于写该篇传文,司马迁更近乎是出于发泄内心感受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写史。  相似文献   

18.
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下语域理论中语场(field),基调(tender)和方式(mode)三方面对歌词语篇《你是我的眼》作语篇分析,以发现歌词语篇深层意义和艺术美感。研究表明歌词语篇在词汇、语法、语音上符合语场、基调和方式的选择,照应语篇渴望光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茶馆》曾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这部话剧也是体现老舍幽默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偏离这一理论入手,系统研究《茶馆》这部戏剧中的黑色幽默现象,并探求黑色幽默反映的社会悲剧性。将语域偏离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从而揭示出语域偏离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黑色幽默。  相似文献   

20.
《马丁·伊登》的功能语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分析既无公认的理论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方法。而Halliday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和分析框架。本文试以JackLondon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马丁·伊登》节选的一段为语料对象,尝试从功能语法人际和语篇的角度对此篇节选进行语篇分析并以此探讨功能语篇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