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引入文学研究的视野,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这种研究重心转移到读者的研究方法不仅对文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诗歌翻译带来了新的启示:译者的双重身份和目的语读者审美期待.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在分析了孟浩然<春晓>的不同译本的基础上,试图指出诗歌由于具有特殊的文学和美学特征,其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诗歌翻译更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侧重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因此凸显了读者主体性对实现文学作品历史本质的重要性。将接受美学用于指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可以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散文《匆匆》两英译本为例,探讨译者在翻译中如何关注读者的审美需求,从而完善对散文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斯奈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因为其传神地展示了原作品的内涵与风貌而备受推崇。本文从语言规范对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所做的要求出发,以《江雪》为例,进一步从语言视角分析了斯奈德译作在语言形式、语言结构和语言主体方面的特征。通过一一分析对照加强对斯奈德诗歌特点的深度剖析及了解,以及分辨出其存在特征。  相似文献   

4.
石兰 《海外英语》2012,(18):168-170
喜剧类影片字幕翻译常面临归化与异化之争,直译与意译之争,尤其是近年来的网络热词争议,应从一个新视角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接受美学认为,字幕翻译应以观众的审美为核心,译者应充分实现与源文作者及观众的视域融合,发挥译者主体性。目的论不仅强调目的性,还主张连贯性与忠实性,即应注意译文语境和译者主体性应有"度"。二者结合研究可得出喜剧字幕翻译应遵循简洁、连贯性与期待视域并重以及译者主体性与忠实性结合的策略。并以引起译界讨论热潮的喜剧《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译者要考虑儿童的心理、认知、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特点。接受美学重视读者,把读者的接受放在首要地位。文章根据儿童文学的特点和要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期引起广大翻译者的关注,从而促进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译者要忠实于作者,要追寻作者的真实意图、文本的客观意义.作者与文本的地位高高凌驾于译者之上.译者要压抑自己的主体性,在译作中隐形。本文探讨了古今译者地位的变化、文学作品意义的来源.以及接受美学视域下译者的主体性,把接受美学运用于翻译研究,肯定了译者在作品翻译中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模糊性,模糊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的主要方面。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翻译的审美再现。模糊语言是文学的精华所在,翻译中不应该消除语言的模糊性,如果硬将其译作精确语言,原文的艺术神韵将会消失殆尽。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文学的内涵,对于原语中的模糊语言,笔者认为还是以“模糊对模糊”更为妥当。这样的译文才能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使译文读者能与原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磨蚀了诗歌翻译的模糊美感,翻译的模糊美,是汉英两种文化共同的需要,接受美学应更加注重高译者的语言功底,以保证诗歌翻译中模糊美感的磨蚀。  相似文献   

9.
译文是译者思想的体现。鉴于《左传》的叙事性,从叙事学角度解析理雅各和华兹生所译的两部《左传》英译本,可从中窥见译者对文本的干预,从而深化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这两位译者通过控制注解,重组叙事材料,选择叙事风格等手段实现对文本的干预。而这些干预手段的运用体现了译者的能动性、为我性和受动性。  相似文献   

10.
从心智哲学意向性角度看,隐喻从意向性开始,意向性是诗歌隐喻的灵魂。译者主体性在诗歌隐喻翻译中是必要且合理的。基于心智的意向性为诗歌隐喻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哲学视角,必将促进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和多元思考。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文章尝试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得出儿童本位的翻译原则,并最终证明了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经典美剧之一《老友记》的字幕翻译为例,从目的读者和译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接受美学对字幕翻译的启示和影响: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调动目的读者的审美体验、能动性和接受性,使字幕翻译更具新颖力又不失原文精髓。  相似文献   

13.
14.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少数民族诗歌,不难发现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立场到诗歌的主题意蕴,都显示出少数民族诗人群的诗歌文本所具有的接受效应,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历时性特点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广告翻译中,读者的接受至关重要,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对广告翻译有重要启示。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强调广告翻译应重视读者期待视野,分析译文中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相似文献   

16.
《野外度假旅游视频指南》是一档旅游节目,在这一节目中我们不仅能欣赏亮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学习国外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以及节约能源的举措。中国目前对国外类似的节目口译较少。然而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反应,译文的大意不再单由译者决定。本论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以汉英语言差异为例,讨论了旅游文本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高度凝练,具有很大的模糊性,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并提供了美的享受。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观点出发,通过对《天净沙·秋思》四种译文的分析,揭示了接受美学在中国古典诗歌模糊性传达中的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阐释者,而且是译文文学的创造者。通过对《虞美人》两个英译本的研究,发现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以及文本和译者之间的视域融合;译者在翻译中必须把握原作的精神,尊重原作者,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得译作最大程度地展现原作的精神风貌,使译语读者能够欣赏到原作的美与情感。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以挪威籍儿童文学大家罗尔德·达尔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为文本,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从译本的词汇和修辞等层面分析其译本,以期为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献出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从接受美学视角来探讨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聚焦译语读者的文本审美情趣、文化接受以及语言表达习惯的接受这三个方面来审视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