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能够改变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的理念,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培养时代新人。在“双碳”目标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将“双碳”教育理念渗透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双碳”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了“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双碳”教育现状,提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双碳”教育是从人类所面临的气候问题出发,从地球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危机入手,到探究地球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再到减排降碳的知识普及,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推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强调“双碳”教育在初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双碳”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双碳”问题解决能力的设计思路,包括组建教学共同体、整合学科知识、结合良构与劣构问题等。在具体案例中,以“天气与气候”为主题,将“双碳”教育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研学活动设计、研学资源整合、学科融合等策略,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双碳”战略的大背景,结合高中地理课程要求,阐述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地理课程学科特性、教学理念及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论述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双碳”教育的路径,旨在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双碳”理念,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属性、课程属性及活动属性看,指向“双碳”教育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应坚持突出主题教育特征、符合初中地理教学规范、遵循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求等原则。可采取组建共同体,发挥多元主体协同效应;整合“双碳”知识与学科知识,实现内容的整合与迁移;搭配使用良构问题与劣构问题,驱动素养进阶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文章通过挖掘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蕴含的“双碳”目标相关教育内容,基于实现“双碳”目标的“三路综合、四举并进”模式,探索了渗透“双碳”目标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路径,并采用该路径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的转型发展为例进行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开展“双碳”教育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双碳”视角,设计了“三探‘碳’”地理、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从学科内容、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内容4个方面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以期为初中地理开展以“双碳”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郝晓群 《江西教育》2023,(15):34-35
教育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路径。“双减”政策提倡“提质增效”,重视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实用性,倡导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以适应其发展规律的方式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立足“双减”政策,积极构建“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同时,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双碳”背景下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相当重要。融入的路径包括:以高校思政课为主阵地,同时促进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并进;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现场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辅相成;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为了确保融入的效果,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四种机制:创新机制、协同机制、互动机制、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9.
庄宁 《辽宁教育》2024,(5):69-71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在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气候变化威胁全球人类生存空间及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教师应认真解读“双碳”目标与“双碳”行动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厘清“双碳”行动能力培养与地理学科教学、德育课程实践的关系,探索地理教学与德育课程融合视角下“双碳”行动能力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新举措,也是对地理教学研究的新探索。文章从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可行性出发,对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双碳”教育元素进行解读,并以“气候变化”为例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以期树立学生的绿色低碳理念,培养学生的绿色责任意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部分初中地理教师进行调查、访谈,对相关地理作业设计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教授主义作业观依然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师的主流作业观;价值窄化、目标虚化、内容僵化、形式单一化是当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山东省初中地理作业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参赛作品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减重复增创造、减确定增开放、减纸面增实践、减枯燥增趣味、减懵懂增方法、减冷漠增情感、减孤立增融合、减孤独增合作的“八减八增”,是“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有效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李小勇 《学周刊C版》2023,(33):157-159
体育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主导的减负政策的出台,将体育、智育以及素质教育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文章对“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初中体育实施的状况及不足之处,并对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优化体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活动"栏目是当前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一大亮点,在教材编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活动"栏目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拓视野、培养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刚 《中学物理》2024,(2):44-48
在“双碳”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初中学科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将陶行知思想融入环境教育便是调整和改进学科教学的方式之一.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实施途径有:选择生活化的环境教育学习内容、开展实践化的环境教育学习过程、设计多元化的环境教育评价作业等.  相似文献   

15.
大单元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尝试从教学主题、核心概念、情境、教学方案、作业等环节探究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路径,以期突破当前一线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所面临的教学困境,为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设计能力、践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任务单"是为解决课堂中的关键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而设置的,可以是文字、图表、实践作业等形式。"任务单"的设计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情,紧密联系生活,能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宁肯 《辽宁教育》2022,(19):81-83
新形势下,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其“课程思政”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初中地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需要提高,主要是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意识不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能力欠缺“、双减”背景下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引发疑虑等。只有厚植教育理念、提升思政意识、挖掘地理“课程思政”内容,才能提高地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从而更好服务改革大局,发挥学科育德、学科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其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降低地理知识学习难度,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卢世妹 《学周刊C版》2024,(6):122-124
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意识的重要途径,而生活化教学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将地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文章先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概念与教学关键点,接着提出了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路径,从创设学习氛围、引入生活时事和布置实践作业三个方面展开具体探究,旨在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以推动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地理素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实施“双碳”目标行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双碳”目标下的地理学科蕴含三大育人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生活理念;相应的地理教学策略是:创设情境及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实施实践活动;相关情理体验过程是:感其境,知其情→析前因,懂物理→推后果,明事理→出对策,通人理→动其情,行其身,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