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进而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升华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寓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于乡土地理教学之中的目的。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乡土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儿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纵观品德与社会课程,许多单元主题教学都涉及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引入,许多地方特色资源成了乡土资源开发的主旋律。品德课堂应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认同自己的家乡、喜欢自己的家乡,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走进当地的民风、民俗,激发他们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高中思政课堂融入乡土资源对培育政治认同素养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从创设真实情境,引领政治方向;立足家乡发展,坚定政治道路;升华学生情感,增强政治担当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将西藏乡土资源作为载体有机融入高中思政课堂,为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提供可借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严海鹰 《中学文科》2007,(11):114-114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当地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获取乡土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明确地提出把乡土地理纳入到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中,这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情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乡土历史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史教学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因此,教师要善于搜集和积累乡土历史资料,采用多种方式的乡土史教学,更好地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美术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努力挖掘乡土美术文化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学生通过了解家乡古建筑文化,做一回小导游,做一道家乡美食,学一招家乡花鼓等活动,切身感知乡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的缘起 乡土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以培育学生认同乡土、热爱乡土、尊重多元文化,形成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摆脱局限于乡土的狭隘地方主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怀为目的。当前,乡土教育在中学新课程标准中越来越被重视,并在地理、历史、生物、  相似文献   

8.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乡土地理,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环保意识,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乡土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写作必须要有真实情感,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身临其境、实地察访,去发现家乡的美、欣赏家乡的美,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创造家乡美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刘柳虾 《福建教育》2023,(31):26-27
将乡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凝聚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可从课程体系、三个课堂入手,注重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嵌入课程体系;凝练乡土文化故事,融入第一课堂;营建乡土文化育人环境,拓展第二课堂;规划社会实践,拓展第三课堂。  相似文献   

11.
地方乡土文化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意义,提出了一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祖国历史长河的支流。热爱祖国要从热爱家乡开始。家乡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元的文化、丰富的特产让我们引以为荣,更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而且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紧密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一、研究的缘起乡土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以培育学生认同乡土、热爱乡土、尊重多元文化,形成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摆脱局限于乡土的狭隘地方主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怀为目的。当前,乡土教育在中学新课程标准中越来越被重视,并在地理、历史、生物、美术、音乐以及文学、英语等科目教学中纷纷体现出来。但是,由于至今始终未能摆脱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乡土"鲜明的地域性鲜被各级考试命题所亲睐。因此,从目前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新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要求,根据国家课程地方化的原则,拉萨市编写的第一本《拉萨市乡土地理》教材应突出思想新、地方特色浓、实践性强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海南的乡土音乐丰富多彩,充满美感和诱惑本文旨在通过海南民歌的学习和渗透,让海南的民族民间音乐乡土音乐走进课堂,让学生记住自己家乡的旋律,从小产生对家乡、对民族、对自己生活的海南这片热土的认同,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培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16.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是哺育学生成长的乐园,乡情是学生心中最朴素最挚美的情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让学生发现家乡的美是实在的、生动的,那么这种爱家乡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所以我设想在乡土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周丽琼 《云南教育》2007,(12X):48-48
一、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意义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通过高中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一是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人文精神;树立“知我家乡,爱我家乡”的思想。二是能使历史学科囊括上下几千年,无所不包,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三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乡土历史教学对于加深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增强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要重视乡土历史教学,尤其是重视初中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乡土历史教学质量可从多媒体教学和组织实地考察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堂教学融入乡土教材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教材的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和辅助历史概念教学活动等积极作用。但是要很好地发挥乡土教材的作用,必须要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要用心搜集乡土教材,同时乡土教材在课堂中的使用要恰当,不能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20.
在地方区域性高校中 ,切实开展乡土知识教学 ,不仅可以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 ,提高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地方区域性高校开展乡土知识教学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把握乡土知识的特点 ,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