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地域性特征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显著。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土与人文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艺术家的审美感知及审美理想。由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社出版的《中国梦·美丽中国——第二届大型国画展2014》,以中国画的艺术方式呈现了美丽中国的壮丽山河、风土人情。同时,此书也为研究中国画作品的地域性特征提供了参考。一、地域性特征对中国画创作题材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物产、民俗民风、精神面貌等呈现出差异性。这种地域性特征在中国画创作中最为明显地体现在题材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民间舞蹈依据不同的地方文化,被区分出许多不同的地域性,并呈现出不同的舞蹈特征。荆楚大地自古就是音乐舞蹈之乡,民间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活跃,他们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正>文学创作属于一种主观性活动,但同样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历史背景因素,进而呈现出差异化的文学作品风格。在不同文学流派中,文学作家均以特定的地域文化为创作背景,在地域性文化经验的支撑下开展文学创作。由刘保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域文化视野中的两湖现代文学研究》一书,聚焦两湖现代文学创作,遵循“文化还原”和“双重发现”的探索路径,对文学文本、传统典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了考证研究,分析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文化风俗等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文学创作的特点与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彝族为山地民族,地理环境的严酷促使彝族与火结下不解之缘,其民族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了火的意蕴。长期以来,沐浴在特定民族文化氛围中的彝族舞蹈,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特定的民族地理环境、劳作方式、宗教信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到彝族独特的火文化的熏陶,其在舞蹈的姿态、动律、造型、风格等方面充分彰显了"火"的特质。因此,要充分挖掘彝族舞蹈文化中的审美因子,加快彝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以彰显彝族舞蹈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吴地舞蹈因其占有吴越地区悠久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与民族经典文化所代表的"大传统"相一致的发展脉络。而吴地柔美的地域特色,又哺育了吴地舞蹈地域性的"小传统"。笔者试图通过对吴地舞蹈历史进行分期,梳理其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总结各个时期的基本特点。并指出对史志、笔记、文人别集及出土文献的整理,于吴地民间舞蹈历史建构的重要意义,同时标举民间舞蹈承传与研究的相互作用。而文末列举的四种吴地民间舞蹈,一方面补充说明了吴地民间舞蹈的特色,同时也是尝试借此吸引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民间舞蹈中的环境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乡村 ,后来流行到城市 ,它既是劳动者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 ,也是千百年来民间文化传承的宝贵结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生活在不同环境之中的人群创造了不同的舞蹈 ,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不同的舞蹈又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在我们观赏不同民族美仑美奂的舞姿时 ,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一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农业历史悠久 ,从事耕作业的人们 ,长年重复着春耕、夏耕、秋收、冬藏的活动 ,反映在舞蹈上 ,以俯首、含胸、屈膝的动作为多 ,尤其是喜欢扭动腰部和上肢 ,“秧歌舞”、…  相似文献   

7.
非遗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身体记忆与动态的物质载体。秧歌作为民间舞蹈的核心要素,提取秧歌元素应用于舞蹈作品的创作中,不仅是非遗文化与艺术的一种融合展现,更是对地域性非遗舞蹈的艺术创新。文章以晋南舞蹈西石花鞭中的秧歌元素创作应用为中心,分析其秧歌元素的价值,探讨秧歌元素在舞蹈创作应用中的困境,提出秧歌元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应用路径,以期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与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王静 《教育艺术》2021,(1):43-43
地域性文化是特定地区形成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和代表性,将地域性文化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良好的创造力。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对于这些地域性文化的运用能够较好地丰富小学美术课程的内容,对地域性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让优秀的地域性文化艺术得以发展,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查贝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41-142
藏族历史悠久,居住区域广阔,由于受古代唐、南昭、西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劳动生产、风俗习惯的差异,民间舞蹈形式极为丰富多彩,风格韵味各有不同。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舞蹈《弦歌悠悠》从藏族舞蹈风格特征、藏族舞蹈动作特征、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等方面给了我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理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不可估量,不同地理空间催生出差异化的地域文化,进而形成差异化的人文生态,这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正是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印证。进入21世纪后,从地域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角度对特殊文化现象进行解读与分析的方法逐渐被应用于诸多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其中在民间武术传播研究过程中,文化地理学观点也得到了充分运用。依据文化地理学观点可知,不同地区民间武术之间最初的区别,便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要促进民间武术现代化传播,从地域文化生态角度做出积极反应具有充足的可行性。由薛文忠所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域文化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间武术传播与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对泉州民间舞蹈文化的生成及其影响进行研究,着重探讨环境中自然和人文要素对泉州民间舞蹈文化特征,包括舞蹈语言、内涵、服装及道具等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并以拍胸舞为例,分析泉州民间舞蹈的构成元素,以及地域性生产、生活环境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间舞蹈是民众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发展出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众集体情感。作为民俗研究的重要内容,民间舞蹈能够反映出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和历史变迁,河南是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其地域环境复杂多样,受到劳作方式、价值观引导以及社会精英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河南民间舞蹈呈现出多元化和交融式的发展态势,对民众生活和艺术生产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实地考察,运用民俗学的视角分析了民间舞蹈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并着重探究了地域文化对河南民间舞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肃北蒙古族是西部蒙古族的重要分支,因居住在祁连山麓的高寒地区,又有“甘肃雪山蒙古人”之称.肃北蒙古族民间舞蹈在内容和形式上,保留了蒙古族舞蹈的“大漠文化”和“草原风情”的特点,又有宗教习俗等影响,呈现出了历史的沉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特殊的舞蹈风格.研究肃北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创作,通过对已有文化的整理和传统文化的吸收,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肃北蒙古族民间舞蹈,传承肃北蒙古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为不同地区音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文化生态。南海“水上民歌”作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及周边地区的民间音乐,其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传承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袁玥、揭俐和蔡际洲联合编著的《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Folk Songs》(《中国民歌地理分布》)一书,通过对海洋音乐文化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南海地区地理环境特色与当地民歌形成之间的具体关系;通过对海洋地区民歌的题材内容、音乐特征和演唱方式进行全面解析,指出其民歌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独特的地域环境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5.
刀郎民间舞蹈源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叶尔羌河中下游。由于地理环境特殊,交通闭塞,久而久之,积淀形成了以刀郎文化为载体,独具地域特色的、举世罕见的刀郎维吾尔民间舞蹈。它以古代刀郎人在茂密的胡杨林中狩猎活动为内容的表现形式,舞蹈动作质朴、粗犷、热烈、奔放。充分表达了刀郎维吾尔人的情感,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客家民间舞蹈是客家民系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形式,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神韵,又融合了闽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风格质朴的特点。基于此,主要从地域文化角度阐述了闽西客家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并对其传承困境进行了分析,旨在使更多的人了解闽西客家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由特定人群积累并传承的具有独特性和地方代表性的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各自区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新媒体时代,各地为了增强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打造当地的地域文化品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例如:有的地区制作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节目,以推广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的地区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翁彬彬 《甘肃教育》2012,(12):58-59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民间文化和民间风俗。各个民族因所处地域、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其民间舞蹈也各具特色,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动态特征。甘肃省少数民族的舞蹈品种虽然稀少,但却风格迥异。作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裕固族拥有着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下面,笔者就从裕固族的历史概况及民间文化等方面来对其舞蹈的表现内容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来源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生产、劳动。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语汇和舞蹈形式,就要从人类最初的各种礼仪、信仰与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研究黎族民间舞蹈来源和演变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豫南花鼓灯是豫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艺术。由于豫南民间舞蹈所处的地域环境,形成了集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生态现象。文章采集了流布最广的固始、潢川和商城三个县的豫南花鼓灯的主要表演形式与代表性动作,并进行阐述和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