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毅课堂”的实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弘毅课堂”强调以生为本,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注重创设学习情境,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重视培养学科素养,由“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要想有效实施“弘毅课堂”,就要注重运用以下教学措施:优化教学要素,构建高效课堂;调整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学习共同体,凝聚教学合力;转变教学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杰 《福建教育》2023,(49):47-49
数据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学会用数据说话”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从教学情境由虚拟化转向真实化、教学方式由讲授式转向体验式、思维培养由盲目性转向审辩性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3.
施巍 《宁夏教育》2005,(7):100-10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介绍两节课堂事例,从课例中看发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理念碰撞。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要求由教师权威转向师生平等,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由关注学习形式转向关注学习深入,特别是关注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据此,对话教学要明确教学方向,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对话欲望,提出或生成有价值的问题,调控对话教学过程,形成丰富多元的对话结果,并注重评价的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建构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当借助跨媒介手段,建构真实的、学生可参与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评价上应当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学历案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还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记忆性学习转向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耿淑  黄俊丽 《考试周刊》2011,(44):104-105
课堂教学评价由关注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这一视角的转变给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这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其主体性。因而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情境教学",甚至可以独立地"创设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活动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从领域一般性到领域特殊性的转向。具体表现为:在理论研究层面,由探究普适性的教学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学意义;在中观层面,由关注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转向关注分学科的教学设计;在实践应用层面,由关注一般教学法转向关注学科教学法。针对这一转向,需要舍弃非此即彼的单一线性思维方式,在强调领域特殊性取向的同时兼顾领域一般性。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从领域一般性到领域特殊性的转向。具体表现为:在理论研究层面,由探究普适性的教学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学意义;在中观层面,由关注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转向关注分学科的教学设计;在实践应用层面,由关注一般教学法转向关注学科教学法。针对这一转向,需要舍弃非此即彼的单一线性思维方式,在强调领域特殊性取向的同时兼顾领域一般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过去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进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成为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对地理情境教学的作用、原则以及创设的方法进行了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是新一轮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化学教学方式要由被动的接受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性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与“学“有机结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开展探究性实验,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设实践型作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探究阅读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教师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重要的是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和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课堂环境。一、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驱动学生的探究欲由潜伏转向活跃的有力杠杆。所谓问题富有挑战性,是指问题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对我们改革传统的工程制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这一理论,在高校工程制图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向强调学生的"学";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要加强合作交流,实现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3.
"知识本位"的教学使教师工作程序化、学生学习简单化以及教育过程缺乏情境性,而"情境本位"的课堂教学主张由单纯传授知识、技能转向教人应对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创造性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供感性材料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具体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复习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从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联想创设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介绍两节课堂事例,从课例中看发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理念碰撞。课例1,在义务教育课程标淮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这节课上,主讲教师刚介入新教材,基本上按教材…  相似文献   

15.
鲍春治 《家教世界》2013,(8):187-188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突破传统教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这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在新课程下,教师要"用活"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转变角色,由"师道尊严"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学模式,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在教学中要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能力,要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一、新课程英语情境交际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特征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注重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形成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互动关系。英语情境交际教学法就是在新课程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以新课程英语教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主要误区,同时论述了如何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指出教师要更新理念,改变常规的教学行为,创设问题情境,要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与探究融合;要改进化学实验评价方式,由只注重实验结果的评价转向重视实验过程和结果双重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注重知识教学的单一单向的问答式教学形态转向“以生为本、以学为导向”的情境任务型教学,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设计,要从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知识结构及文本特征和地域文化等角度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细化学习目标、操作过程、评价量表,用任务驱动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即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由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转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学生相结合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主要误区,同时论述了如何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指出教师要更新理念,改变常规的教学行为,创设问题情境,要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与探究融合;要改进化学实验评价方式,由只注重实验结果的评价转向重视实验过程和结果双重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