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恰当地运用伏笔和照应,能使文章如风行水上,自然、协调,可以为人物的出现、事件的发生准备条件,有助于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伏笔与照应的应用,堪称一绝,全文有六处之多。 文章开头,写林冲正闲走间,遇到酒店主人李小二,点明了林冲与高俅之间的尖锐矛盾,交代了林冲往日对李小二的照顾,埋下了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准备。当陆谦设计陷害林冲时,李小二冒着个人危险,去偷听,及时地去给林冲报信,让林冲提防。这样安排,可谓肌理缜密,颇具匠心。  相似文献   

2.
浅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蓄势”手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后练习二:(在林冲来到草料场后的这段故事中,作品多次写到朔风和大雪,这些描写渲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名篇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备受研究者的青睐,而其中的“山神庙”情节尤其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神庙”叙事学功能上的意义探讨和林冲个人性格变化的重要节点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山神庙”这一民间信仰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山神庙”这座神庙,对于理解林冲这个人物至关重要,也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对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来说,最值得欣赏的点在哪里呢?有人说是杀陆虞侯时的痛快,有人说是情节的曲折和巧合。两者都有道理,但又没说到点子上。笔者认为,还是其伏笔最值得咀嚼和回味。因为痛快和巧合,都只是伏笔的效果,都是伏笔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故事阅读应引导学生站在故事人物立场,在对故事元素开展认知、理解、体验、构建、演绎的过程中达成与故事人物的情感共鸣,形成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挖掘文本的语言价值、思维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文多次地重复推出林冲“把花枪挑着酒葫芦”的特写镜头。作者用意何在?几经揣摩,笔者认为这只橘黄葫芦的屡屡点染,是为故事的高潮——林冲奋起杀敌作铺垫的伏笔。其铺垫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中关于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传神的篇章之一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此类文本要抓住人这一个核心,同时也要关注与人物相关的景物描写。从标题来看,林冲是以林教头的身份出现的,除了身份之外,还有风雪和山神庙,这三者结合营造出一个宏大的场面,诉说了一个细腻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伏笔是一常用写作技巧。在《逾矩的罪人》中劳伦斯用物品、色彩、形容词作伏笔 ,用自然界的景、物做伏笔 ;此外 ,人物的对话、行为甚至下意识都被他用作伏笔。劳伦斯的伏笔强化了主题、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刻划 ,更为小说人物的悲剧结局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9.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井阳冈、吴用智取生辰纲、宋江怒杀阎婆惜……这些水浒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这些水浒人物为人们崇拜,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0.
伏笔是一常用写作技巧.在<逾矩的罪人>中劳伦斯用物品、色彩、形容词作伏笔,用自然界的景、物做伏笔;此外,人物的对话、行为甚至下意识都被他用作伏笔.劳伦斯的伏笔强化了主题、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刻划, 更为小说人物的悲剧结局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1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事空间的转换符合人物性格和社会关系的必然,符合事理逻辑。从天王堂到山神庙,每一次空间转换看似巧合,但支撑这些转换的多为事理逻辑和人物的性格逻辑。逻辑的力量推动着空间、性格、人物产生多重互动。  相似文献   

12.
试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反墨效应周启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回书较《水浒传》其他章回在人物刻划方面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金人瑞语),我们不难看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借助“反墨”的描写手法,刻划出了鲜明独特的反映本质的个性;而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时间与篇幅之间的关系作了多种抽样分析 ,指出 ,《三国演义》叙事速度的控制 ,体现了作者的道德伦理情感和审美理想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之间比例的变换与调节 ,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选择与评价 ,其间所遵循的尺度不仅是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历史价值和故事价值 ,而且是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伦理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 ,叙事并非纯形式问题 ,创作主体及其社会文化环境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始终影响并存在于叙事之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篇典型报道的创业故事、人物精神、企业文化和奉献社会等方面的挖掘剖析,深刻揭示了典型的社会价值。深入探讨了典型报道的时代性、针对性、思想性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人类学看来,壮族文化与壮族机智人物故事存在着密切的互构关系。自然灾害与人因灾难构成的文化为机智人物故事提供重要背景。机智人物故事演绎了壮族文化的多个侧面,潜在叙事书写隐忍文化,“智斗”叙事描摹抗争文化,“大团圆”结局展现朴实、乐观品质。机智人物故事则丰富了壮族传统的幽默与“尚智”文化。  相似文献   

16.
吴莎莎 《教学月刊》2021,(11):13-17
根据语篇分析理论,初中英语故事类文本的教学应从故事场景创设、故事情节梳理、人物性格分析、故事主题探究等方面切入,引导学生与文本人物对话,分析人物特征并感悟故事主题,培养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以此实现故事类文本教学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题旨]在《水浒传》中,林冲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水浒传》第十回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内容要点便是林冲在被逼无奈的情下,由原先的委曲求全转变为勇于反抗、怒杀仇敌。整个小说的主题极具典型性,且情节丝丝入扣,牵动人心,让人读后感慨万千。[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1.熟悉、掌握文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勇于反抗、怒杀仇敌的思想变化过程,由此了解当时社会"官逼民反"走向的必然性。3.领悟文章中对景物、细节以及伏笔等的描写对树立  相似文献   

18.
巧中有巧,环环相扣──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构思艺术王仙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成功,除了得益于生动细致的人物刻画和精练恰当的景物描写以外,还与其精巧的艺术构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摘取小说中的有关情节。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构思艺术作一番简...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承,需要学校以深度思考和迭代思维,在学校的文化理解与行动中有鲜活的表达,通过坚定"善"的文化靶向、坚持"善"的文化发现、坚定"善"的文化引领、坚守"善"的文化故事和坚信"善"的文化方式,实现文化育人、文化立校、文化强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伏笔”与写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对关系到整个情节发展的某些重要的环节和细节,常常前设伏笔,后予照应。这是作者谋篇布局时,为把作品构成血脉一贯、此呼彼应的艺术整体而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 所谓伏笔,就是对即将出现的人物、故事先作一个提示。关于伏笔,各家论述颇丰。金圣叹评论《水浒》说:“此书,每欲起一篇大文字,必于前文先露一个消息,使文情渐渐隐隆而起,犹如山川出云,乃始肤才也。”(金批本《水浒》第三回批语)清人毛宗岗在说到《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