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春玉 《学子》2013,(8):48-49
在对经典诗文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应该把它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那阵阵浓郁的经典书香伴随孩子们的童年。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领孩子们进行经典诗文诵读的。一、故事熏陶,激起学生兴趣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效仿、思索和警觉。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  相似文献   

2.
邵春玉 《学子》2013,(9):48-49
在对经典诗文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应该把它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那阵阵浓郁的经典书香伴随孩子们的童年。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领孩子们进行经典诗文诵读的。一、故事熏陶,激起学生兴趣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效仿、思索和警觉。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文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同样的作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经典诗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因此《大学语文》的诗文教学无需刻意规避初高中教材里出现过的经典诗文,而是从审美上感染学生,从人文素养上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增进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4.
经典诗文如同浩瀚的海洋,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积淀。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对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深厚。能形象化阐释和反映中华文化精髓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经典诗文作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动载体。语文教学可通过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化名人的经典诗文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可开发《走进历史文化名人》校本课程,科学规划学习内容,落实经典诗文的背诵,夯实言语功底,加强文化积累,并通过写作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把经典诗文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积淀,滋养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6.
语文悲剧作品很有教育意义,老师要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渗透,发挥教育功能.本文就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与人文性相结合,主要从创设情境,深化悲剧的审美体验;加强朗读指导,体会人文意蕴;推荐悲剧类文本或片断几点展开论述,以期给老师们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语文知识的教授、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成绩的提升上面,在教学中还要渗透人文性,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渗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人文性渗透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对广大老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现行新编语文教材显然增大了文学作品所占的份额,这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文学教育的重要姓,也符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时代要求。然而,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有的老师竟把文学课上成了信息筛选课,寻观点、找结论、搞推断,好好的作品被弄得支离破碎,惨不可读;有的老师上成了道德说教课,作品中人事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均被简单地解读成缘于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有的老师则上成了政治解读课,什么一元对立,阶段分明,简单机械,似乎被望眼欲穿。如此解读,缺失了人性的审视,丢掉了人文关怀,丧失了美的体味,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以往的古典诗文教学,我们的老师几乎都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积累、特殊句式的判定和翻译上,对诗词的讲解也只停留在语意  相似文献   

10.
经典诗文可以传承人类文化,传播民族精神,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作品更是遍涉古今。作品中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教授古诗文应该是令师生双方感到愉悦的好事。但是实事并非如此,课堂上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有相当多的教师鄙弃古代私塾注重背诵的教学方法,他们要么照搬教学参考书讲一通,读几遍,逐句翻译一下,让学生抄抄译文;  相似文献   

11.
经典诗文是高中语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要认识到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在实践创新中探索适当的方法,将二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受到经典诗文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诵读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要重视诵读教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尤其重要。一、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学的经典、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文化传承;古诗文的语言是最具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古诗文用词准确凝练,字斟句酌,诗句精深华丽,充分表现了汉语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上千种,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和编写体例却各不相同,呈现"春秋战国"状态。在选文方面普遍偏重古代作品,现当代作品入选量少面窄,原因是古代作品经典多,现当代作品经典少,没认识到现当代典范作品的意义。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现当代典范作品从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比古代经典更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更能有效体现工具性和实用性,从而进行审美性和人文性的提升,为学生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创造文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外国文学经典因社会形势影响和自身的深奥,学生品读热情和能力受到极大挑战.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特殊性,重视个性化品读,深入挖掘作品的人文性,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深刻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以提高学生品读外国文学经典的情趣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出现了如下问题: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逐渐陌生和疏远,对课文中的崇高的人性越来越漠视,对语文缺乏兴趣,语文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性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人文性,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  相似文献   

16.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作为语言和文学的学科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文学的熏陶;作为人文学科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文广博、深邃、永恒,富有深厚的人文意蕴,把其引入师生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近这千年文化积淀,用经典奠基,激发学生的文化向往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目标。围绕"在诵读中积淀,在积淀中潜移——读古诗学写作"这一主题,营造浓郁的诗香气息,让经典古诗丰厚的源泉流入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阶段是 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应该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期,练就“童子 功”。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著作中提到:“中国五千年的 历史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完好,那就 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 和建筑。她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她是我们民族的根,只有记 诵古诗文,才能使文化血脉相传。”从窦老师的这段话中,我体 会到: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用经典的诗文做奠基,可以激起他 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下面,略谈我对古诗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有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可以让我们去开采、去发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从经典古诗文中发掘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中汲取中华民族博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陆续问世的语文新教材,文言诗文所占比例明显加大;高考以及各地中考的语文试卷,文言诗文所占分值明显增加,而且加大了难度,增加了动笔表述的翻译题和鉴赏题等主观题型。然而文言诗文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学生对文言文有隔阂,不感兴趣;老师觉得学生难懂就满堂灌,让学生做笔记,然后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样弄得文言诗文课堂教学死气沉沉。要激活文言诗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