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来感受水的电离随温度的变化,直观感受到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的碱性增强;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的c(OH-)/c(H+),便于理解醋酸钠水解随温度升高碱性增强而pH变小的事实。基于实验论述了醋酸钠水解随温度升高的pH变化的复杂性,分析了二氧化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盐类的水解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与电离、物质的浓度、pH、强弱电解质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时思维容量大,要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需分析清楚其中的道理,下面举几例.1.CH3COONa电离出CH3COO-会水解,CH3COOH溶液中的CH2COO-是否会水解?解析:有学生认为CH3COOH溶液中有CH3COO-又有H2O会水解,这种理解是否合理呢?CH3COOH溶液中的H+有两个来源,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主要来自酸的电离,CH3COO-结合的H+绝大部分是CH3COOH电离的H+而不是水电离的H+,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淀粉、淀粉酶反应体系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模拟实验,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验预期。开展探究实验,引出争议问题。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对淀粉遇酸水解的反应条件作出推论,并进行实验验证。针对碘液失效的问题,提出简易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北川驴蹄草(Caltha dysosmoides)新物种,本文研究了一定条件下驴蹄草种子过氧化物酶的最适pH以及驴蹄草种子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通过实验测定的数据以及SPSS 19.0软件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驴蹄草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在pH28的范围内最适pH为5.8;在同一pH下(pH48的范围内最适pH为5.8;在同一pH下(pH47范围内)20、40、60 min测定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反应中相对酶活力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驴蹄草种子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重铬酸钾作为常用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强弱与体系的酸性强弱相关。通过手持技术,利用氧化还原电势(ORP)传感器和pH传感器探究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的条件。实验发现,重铬酸钾与乙醇反应,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当溶液pH小于等于1.47时,0.1 mol/L Cr2O72-被还原为Cr3+,溶液由橙红色逐渐变为绿色。  相似文献   

6.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改进中,新增实验材料和能够精确测定pH值的生物传感器,并通过绘制实验记录表和曲线图更加直观地反应pH值的变化趋势,通过定量测定、定性分析,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设计数字化实验,测定电解质溶液混合、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帮助学生通过pH曲线,理解并归纳解决复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溶液酸碱性、水电离程度变化等问题的一般方法,感悟电解质溶液中各微粒间相互依存、各变化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使得数字化实验更好地与教学融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电离是物质在溶于水或熔融条件下,自身解离成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的过程;水解是物质在受水分子的作用下,物质分子和水分子电离出的离子H+和OH+和OH-作用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过程。本文就来谈谈电离和水解的相互关系。1.电离和水解对盐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弱酸根离子A-的水解能力是由弱酸HA的电离能力决定的,HA的电离能力减  相似文献   

9.
王臻 《成才之路》2009,(8):41-42
一、教学内容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有盐类水解的概念、规律,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进行探究式的实验与分析。会深入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意义。因为在学习盐类水解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在此基础上,依靠探究式学习。其认知结构完全可能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在pH试纸上进行的微型电解、实验、纸色谱法、验证溶液酸碱性以及演示水解平衡等实验。  相似文献   

11.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为例,展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培养过程.通过以数字化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活动来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建立宏微观念、认识物质变化、建构认知模型、感受学科价值,全面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模拟研究的方法,试验探讨了温度、pH值对雷克拉在水溶液中水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其降解速率也随之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3.
“化学反应调控”是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指导实践的重要内容,是学科知识的实践价值体现,教材以“合成氨工业条件选择”为例,主要通过图表、数据和化学史等信息分析归纳并解释合成氨最优工艺条件,学生缺乏真实的感悟和体验,难以使学习真正发生。以“探究乙酸乙酯碱性快速水解条件选择”为例,通过改变反应体系温度、浓度以及接触面积来加快乙酸乙酯碱性水解的系列创新实验,引导学生感悟基于化学反应原理认识模型实施化学反应调控的思维历程,引导学生从反应限度和反应速率等视角构建真实情境下反应条件选择的方法与思维模型。  相似文献   

14.
勒沙特列原理是中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原理,它贯穿在气相或多相可逆反应,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盐类水解及电解质的电离等平衡体系中,因为上述一些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平衡体系。倘若有些反应其正反应进行得非常完全而逆反应非常微小,甚至无法测出,如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就是如此,通常认为强酸和强碱生成的盐是不水解的。像这样一些反应就可以认为是不可逆反应,这类反应为非平衡体系,因此,不会因改变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发生平衡移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水解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SDS对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酪蛋白浓度为4%、加酶量2 500 U/g、pH为7的条件下,选择温度为50℃,水解时间为80 min,酪蛋白的水解效果较佳,水解度为7.30%;同等条件下向此体系加入适量的SDS后,使SDS终浓度为0.001 28 g/mL,水解度提高为13.50%.  相似文献   

16.
<正>在学生的习题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个题:若图1中曲线X、Y分别表示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则X为何种溶液?[已知Ka(CH3COOH)>Ka(HClO)]很多教师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NaClO的碱性强,分析时把它看成氢氧化钠,稀释时NaOH的pH变化大,因此NaClO溶液稀释时,pH变化大,因此X是NaClO溶液,但这样的说法很难让学生信服,因为氢氧化钠在稀释的过程中是不能继续电离出OH-,但是ClO-继续稀释时,仍然能继续水解出OH-。其实用平衡常数可以很容易计算出等pH的CH3COONa与NaClO稀释以后,CH3COONa的碱性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17.
利用等浓度弱酸盐溶液的pH判断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进而证明对应弱酸酸性强弱,此方法仅适用于一元弱酸盐或多元弱酸正盐.多元弱酸酸式盐溶液的pH由于受到水解与电离的双重影响,不适宜作为多元弱酸酸性比较的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变量控制”角度理解“越弱越水解”规律的理论依据和掌握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化学实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深入剖析了水在电解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电离反应,揭示了电解还原水的生成机理以及还原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一、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例1 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参考答案:已知室温时,纯水中的[H+]=[OH+]=[OH-]=10-]=10(-7)mol·L(-7)mol·L(-1),又因水的电离(H2O幑幐H++OH-)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致使[H(-1),又因水的电离(H2O幑幐H++OH-)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致使[H+]=[OH+]=[OH-]>10-]>10(-7)mol·L(-7)mol·L(-1),即pH<7。答案是:因室温纯水的pH=7,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使[H(-1),即pH<7。答案是:因室温纯水的pH=7,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使[H+]=[OH+]=[OH-]>10-]>10(-7)mol·L(-7)mol·L(-1),则pH<7。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提出离子反应的相关问题,尤其是涉及“盐”的问题,是高中的重难点之一。而运用中学阶段的阿仑尼乌斯酸碱理论,学生解决“盐”的相关问题时比较困难,尤其是涉及酸式盐的问题。例如,在处理盐的水解相关规律的问题上,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棘手。再如对“写出HS-与H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更是无从下手。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酸式盐在反应中复杂多变,既能水解,又能电离,表现出两面性。而质子酸碱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