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整本书阅读能提升语文学习的深度、广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内容与教学范畴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整本书阅读存在学生不会选书,教师缺乏阅读指导,阅读效果缺乏有效测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选书依据,结合课例介绍了对比阅读、搭建学习支架等阅读指导,以及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性测评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系统思考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融入过程性评价,是促进持续有效阅读的必要程序之一。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包括阅读品格、阅读策略、阅读内容和阅读成果。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将过程性评价嵌入教学流程、开发高质量的评估量规、提供促进学习的描述性反馈信息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文章聚焦整本书阅读评价,介绍如何基于真实的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在大数据精准分析学情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进行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阅读评价跟进。尝试通过构建阅读评价体系,助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目前,整本书阅读评价标准缺乏细化,评价过程缺少反馈、诊断和激励,评价策略单一,方法简单,因而影响其实施效果。参照课程标准,结合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特点,构建小学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表现性评价的内容序列,设计针对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操作性强的表现性阅读评价方案,细化目标,积极发挥表现性评价情境性、指导性、过程性的作用,在真实活动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的表现,以此促成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合适的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自主阅读动机。但当下高年段的整本书阅读仍存在着评价生成主体意识薄弱、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教师可通过整本书阅读评价载体——"阅读打卡"来展开教学,在"阅读打卡"的生成、实施阶段,强调多元化、生成性,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底蕴、语言交流和阅读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生成课外阅读目标意识,从而缩短自身与课外读物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置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板块,使其真正嵌入语文课程中。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成效不理想可归因于弱化过程性指导、泛化过程性评价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和评价的脱节。为此,教师可以基于“评导=信息收集+价值判断+活动支持”这一公式,建构评导嵌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型和实施路径,引导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7.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需从“短线”走向“长程”:注重过程性指导,体现对整本书阅读进程的整体观照;观照不同阅读活动的设计,保障整本书阅读层级的循序渐进;提供策略与工具的支持,强化整本书阅读方式的自如切换。“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实施需从“浅表”走向“深度”:梳理整本书内容,打好深度阅读的根基;组织话题交流,铺设深度阅读的路径;创设任务情境,创建深度阅读的场域;编制阅读评价单,提供深度阅读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标志着在基础教育阶段整本书阅读完成了由泛在的课程资源向正式课程内容的转化。通过学习任务群这一结构化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整本书阅读强调学习经验的分阶建构、学习评价的过程性与可见性。未来推动整本书阅读课程实践落地,需要梳理历史经验,发挥传统智慧的当代价值;科学规划教与学时间,确保阅读活动真实发生;强调问题驱动,支持学习经验的自主建构;创新试题命制,突出考试评价的正向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9.
整本书阅读自步入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以来取得了许多成就。目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存在评价目标、评价维度、评价策略、评价结果定位偏差的问题。立足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厘清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定位,通过设置清晰可操作的评价目标、丰富评价维度、优化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评价结果等,促进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的转变,发挥整本书阅读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整本书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其实质是深度阅读,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改变本区域整本书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阅读现状,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和整本书资源的特质,可以建立五条科学的阅读实施路径,即完善课内外双线组元方式,解决整本书阅读学生不读的情况;创建整本书阅读课型范式,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不科学的情况;设计深度阅读专题教学活动,解决学生阅读浅层化的情况;激发积极的阅读动机,解决被动阅读的现状;建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解决整本书阅读评价缺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侧重于深度阅读,其中整本书阅读是较好的深度阅读方式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做到精选作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阅读进度、精心设计阅读活动、及时反馈与评价等,以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廖丽萍 《福建教育》2023,(10):33-35
整本书阅读评价面临评价目标缺乏理性审视、评价方式缺乏系统思考、评价实践缺乏持续稳定等问题。教师应从彰显层级特色、关注阅读品质、指向能力建构等方面把握整本书阅读评价的特征,从延伸评价主体、实施评价监控、设计评价工具、拓宽评价视角、设计评价活动等维度,打造整本书阅读评价样态。  相似文献   

13.
许可馨 《福建教育》2023,(10):36-38+43
评价意识缺失、评价形式虚设、评价内容脱节、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是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突出问题。为了实现阅读工具与评价工具的适配、评价环节与阅读过程的融合、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可以根据阅读逻辑、评价工具等要素,构建整本书阅读评价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教材中增加了“整本书阅读”部分,我们运用了织锦式阅读,即“章回联读、多元评价;点面结合、人才引领”的阅读策略,力求解决整本书阅读的瓶颈问题。梳理《红楼梦》情节,把握阅读层次;关注学情,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多元评价推进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阅读作为教学任务出现在课标中,其作用在教材中日益得到凸显。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iMindmap10灵感"捕获"功能应用于整本书分析阅读环节,对小组专题交流及时捕获成员发言灵感创作"内容重构"思维导图的方式与传统的分析阅读方式进行比较,提高了整本书阅读在某一专题层面上理解、记忆、评价和复习的效益,使阅读的价值最大化彰显。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高中语文教材也把《乡土中国》《红楼梦》《复活》等作为整本书阅读举例纳入其中,整本书阅读得到了充分重视,但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窄化了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忽视了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全科阅读和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价值。返璞归真,回到阅读本身,是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积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曾经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可见整本书阅读具有特殊的意义。实践证明,读整本书与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读整本的书能够拓宽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通过读前方法指导、读中讨论交流、读后展示提升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8.
李皖 《学语文》2021,(1):12-14
整本书阅读旨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等,是促进语文学习方式转变、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整本书阅读区别于传统单篇阅读的最核心特点就是一个“整”字,要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完整的”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通过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通读、梳理、探究”中推进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整本书阅读,那么也可以看出整本书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学生正处在信息化发展时代,网络学习空间或平台的构建已成为新时代学习的有效方法,而这也逐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育,使得教师在网络学习空间的影响下思考如何促使学生抓住碎片化时间开展阅读,同时能够弥补浅显性阅读,增强学生对整体阅读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整本书阅读评价策略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空间网络平台,建立阅读共同体评价、精选学习阅读书目,增强个性化阅读评价、开展网络学习新模式,增强阶段性阅读评价、增强群文探究能力,构建多维度思辨评价、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增强共享阅读效果评价,以增强网络学习空间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评价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整本书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指的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科学规划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供给,以满足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学习需求。这既是整本书阅读教学规范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的外在保障。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契合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及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定性,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何建设整本书阅读课程,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明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目标;强化顶层设计,精心组织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注重过程管理,合理规划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实施;提升阅读成效,科学设计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