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视野关乎有效教学的明了性、发展性和引领性。需要在新旧教学理念发生碰撞时理性地做出分析判断,更需要用最合理的课程视野带领教学,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应在课程视野的观照下,用读与听构建课程教与学的“桥梁”,用“倾诉本”构建师生情感的“桥梁”,用语文活动构建学生与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课改离不开“全球视野”,更需要“本土行动”。我国新课程改革全球视野存在一定程度的“西化”倾向,不利于本土行动的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应依托教育传统,直面教育现实,追求“本土生长”,落实本土行动。  相似文献   

3.
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中国教育进入历史新时期.随着背景演进和利益分化,教育领域中各种问题凸显.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对此人们常常想到“体制改革”,而在一些人那里出现了极端主义对待改革的倾向.其实,“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更为需要的是“文化视野”,而这也是既往教育改革所缺乏的.“文化视野”把握多元价值,强调兼容兼顾.以文化视野审视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极教育研究之“高明”,而道实践运作之“中庸”,从思想行动两方面双管齐下,多元整合,文而化之.  相似文献   

4.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设世界级湾区,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和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参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从国际视野、课程组合优化以及校园环境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入手,构建满足大湾区建设和我国对外交流合作需求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引导教师参与教科研,自觉走上教科研之路,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的重要概念,“一流的教师就是有思想的教师”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教师如何从事教科研呢?本文拟从视野、视角、视点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有两种哲学视野:理性哲学视野,解释学视野。理性哲学视野的本土心理学有意识地强化了本土化与外来化的差异,凸显了它们的边界,以“本土”的名义进行研究,这是一种二分式的研究,缺乏现实性与真实性。在解释学视野中,本土心理学有意模糊了本土化与外来化的界限,以“现实”的名义进行研究,打破了二分式的研究模式,突出了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整本书阅读”设置为首位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的地位明显提升,重要性更加凸显。“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关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要确保“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就需要具有主体性、差异性、能动性等特征的“期待视野”理论的融入与融通。基于“期待视野”理论,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维一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实现不断巩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思想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它贯穿了邓小平理论整个体系中,是这一理论的总坐标,展示了邓小平理论开拓创新的多维视野:“面向现代化”展示了邓小平理论的目标视野:“面向世界”展示了邓小平理论的空间视野;“面向未来”展示了邓小平理论的时间视野。“三个面向”是统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空观,它赋予邓小平理论崭新的时代内容和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对提高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的“期待视野”包括动力、目标、加工、调节四个子系统,可通过满足接受主体的自我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目标导向系统、优化接受主体的加工系统、构建积极的调节系统,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拓宽教师专业发展视野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教师专业发展视野的定位从“教学”到“课程”,逐渐演变到“全面育人”,并表现出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本位到专业素养本位的专业发展诉求。教师专业发展视野的拓宽,需要教师在政策文件的引领、外部实践的推动以及良好实践情境的影响下不断挖掘自身的专业自主、自觉、自律和自信。  相似文献   

11.
作为幼儿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阅读教学,应是在审美视野下而非知识、文化视野下进行的教学。一方面,审美视野所具有的整合科学性、人文性特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进行阅读不仅要从中获取知识,更要从中感受到语言美、图画美、人格美等;另一方面,在审美视野下进行早期阅读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基础上,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关学理论。运用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和“空白”两个核心术语,从不同时期译者和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以及“期待视野”下译者处理“空白”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处理译文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受实证主义和技术理性思潮影响,追求精确化、客观化的教育量化研究模式广受重视。量化迷思反映了主体进行经验处理的技治思维,具体表现为“去思想化”、方法与问题颠倒、为量化而量化等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忽视自然科学认知模式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应用边界、缺乏“总体性”视野以及部分研究者的功利性取向是教育研究中量化迷思的成因。推进教育学科学化的确需要这一研究范式,但需要通过确立适合的量化“教育科学”尺度、形成总体性视野下的教育经验实证观、基于语境论的量化方法应用以及重申学术道德等来规避或治理可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鉴于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目标语读者——儿童的特殊性。本文将接受理论引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以证明该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接受理论提升了译文读者与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他们在理解和翻译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其“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等主要观点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什么样的课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前存在分歧.课程理想与改革行动中默认了视野与发展的关系,但对于课程、视野、发展三者的内在联系,在理论上尚未自觉、系统的揭示出来.从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看,课程与视野具有内在一致性.从对杰出人才成长过程的分析看,杰出人才都具有大视野,大视野促进大发展.拓展视野是内在于人性超越性的基本需求与表现.关于课程价值的争论可以统一于“视野”概念,课程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其给学生提供的时空体验中,致力于开阔学生的物理视野和心理视野并使两者相互作用的课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詹益凤 《天津教育》2021,(5):114-115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构建之一,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化内容常在教学中被忽视而错失“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拓展文化视野”的机会。本文以《阿房宫赋》的“绿云扰扰”为例,从艺术解析和知识归纳两个角度来谈拓宽语文课堂的文化视野:艺术上主要抓住“绿云扰扰”所体现的互训、比喻、讽刺的手法,知识上主要抓住“绿”“绿云”的内涵进行拓展归纳。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反映着学生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在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利用“阅读期待视野”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期待视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概念,是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前由其全部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之总和所构成的对作品预定的鉴赏趋向和心理定势。学生“期待视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潜在地支配着学生对教育的选择和接受意向,其中“视野融合”是实现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认识吴勇.缘于在众多的期刊上。读到了他一系列追寻“童化作文”教学的文章:《“童化”:守望精神意义上的童年——“童化作文”教学的行与思》《童年:习作教学的一片芳草地——在儿童视野下的习作教学的重构》《主题单元:行走在课程视野中的习作教学——“童化作文”课程的建构》……一篇篇都是那么亲切、深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越来越趋于像“地球村”的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胸襟意义重大。通过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和培养学生国际胸襟,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学生把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及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人之整体“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最终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国际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