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沁露  张译匀 《传媒》2023,(22):43-45
AIGC是数智化时代的新型生产力工具,既能满足用户便捷、快速、高效的内容生产需要,也带来了颠覆性的媒介技术变革。本文在人工智能技术与视频生产应用深度合成趋势的基础上,分析B站UP主应用AIGC如何提升创作特色,逐步拓宽UP主群体发展路径,突破困境并带来重构发展。同时提出AIGC技术革新助长了技术实践隐患和现实风险,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规空白带来监管和治理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2.
3.
王鑫 《新闻传播》2023,(8):24-26
科普视频在各大视频平台遍地开花的背景下,随着受众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的增加,科普视频的形式和种类逐渐丰富多样,除了专业领域和高学历的知识博主做科普视频外,以小学生为主的科普传播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并引起观看热潮。本文将从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理论出发,探讨仪式化传播在“小学生+科普视频”中的具体表现,分别从身份、表演、内容、弹幕四个维度探索刘同学仪式化传播过程,并在其传播过程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婷 《传媒》2022,(17):50-52
“一带一路”背景下,在非洲工作生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部分人摄制了与非洲相关的视频并上传到B站,这些视频作品参与塑造了非洲形象。本文分析了B站UP主非洲叙事的奇观化、浪漫化、在场性、个体化、去魅化特点,指出了“草根”身份媒介实践的局限,提出应创新挖掘非洲叙事模式,以合拍片形式打开叙事格局,以推动中非故事传播得更深更远。  相似文献   

5.
肖奎 《新闻前哨》2022,(18):74-76
本研究分析了短视频平台中乡村教师自我建构了怎样的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乡村教师在短视频传播中,大致建构了四种媒介形象,分别为“乡村教育的无私奉献者”形象、“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形象、“学生成长的守护人”形象和“积极乐观的平凡人”形象。乡村教师在短视频中建构的形象,提高了乡村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职业吸引力,推动了优秀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网络媒介形象,乡村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6.
韩迪  王雪艳 《今传媒》2021,(4):55-58
当下科普视频的内容良莠不齐,分析"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科普视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对当下科普视频的内容创作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科普视频为研究对象,以"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科普视频为个案进行分析,对其科普视频的视频文本和文字文本进行切入,从传播环节中的传者、内容、受众三方面对其传播策略进行探讨并分析,以期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9,(1):34-43
短视频在"火山爆发"式的增长后,将进入"细水长流"的长线应用。短视频是从民间文化走向公共传播的,它从一开始就是以"生活化"为其底色,进入公共化传播后,生活化也是一种基本的表达策略,而以人为本将是其持久的文化基因。传统媒体要在专业化资讯短视频生产方面培育新视觉生产力,就需要在文化基因改良基础上,优化短视频要素配置、凝练移动平台上的微叙事模式、培育硬核新闻等优质种子。短视频在一些方面也有自己的局限,在调查报道、记录片等领域,长视频仍不可取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视频直播悄然兴起,视频主播在这一热潮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直播软件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到视频直播的热潮之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认识个体参与网络直播的现象,文章从拟剧理论角度对视频直播中的主播角色进行分析,认为非职业主播通过直播活动,实现了虚拟的自我角色实现过程和身份重构体验;半专业化主播经由直播活动,实现了其主播的大众角色认知转向明星的身份重构;专业化主播通过直播过程,实现了主播的大众角色认知走向多元的重构。在我国转型时期下加强对网络直播现象的关注,才能更好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之间有差异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现象.早期研究者发现,因为自我差异长期存在,难以消除,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他们过于注重自我差异的消极效应,而忽略了自我差异的积极效应.网络的崛起,引发一些研究者开始研究网络情境中的自我情况,他们认为,人在网络中更易进行理想化的自我陈述.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当今网民热用的新媒体——微博,分析其使用者如何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理想自我”,研究发现,微博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建构理想我:通过印象管理策略来美化自我,将“理想我”投射于他人,虚拟想要成为的另一身份.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当下,乡村生活题材的话语生产在社交视频平台涌现。本文以社交视频建构的“美好生活”话语为研究对象,以在抖音平台上进行中国乡村生活题材内容创作的视频博主为研究样本,探究乡村美好生活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作为话语生产者的视频创作者和作为话语消费者的视频观看者在乡村振兴的主流语境内,同构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汪雪吟  李莹莹  张赟 《视听》2023,(4):114-117
伴随着新媒体平台赋能、国家政策支持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云健身”模式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风尚。刘畊宏作为这一模式中的典型代表,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独特的标签,还致力于以全体受众为主体,打造具有共通性的健身场景,满足用户对于健身塑形和情感宣泄的需求。这些实践对整个短视频领域输出优质内容、提升粉丝接纳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安远 《新闻战线》2020,(14):79-82
在平台、资本、用户、创作者的共同催化下,短视频成为新的风口,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表达形式和发展模式,加速了主流媒体内容生产和融合传播的规划布局。主流媒体不能简单地将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而是要将自己放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体系当中,坚守导向、担当责任,发挥专业媒体的比较优势,形成强势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王长潇  刘瑞一 《当代传播》2013,(3):10-12,16
本文借助戈夫曼拟剧理论中前区与后区的相关论述,将网络社会和日常生活划分为个体活动区域的前区和后区,认为个人在视频分享网站上进行的视频分享行为,如上传自拍视频、自制MV等是一种前区的角色扮演。这种角色的呈现有时与现实后区的个人形象相符,有时却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产生个人后区的消逝,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本文针对视频分享中个人前区的角色扮演与个人后区的角色伤害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刘亚琪  钱莹  杨凯 《视听》2024,(3):105-109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纷纷推出扶持新农人的政策。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农人借助短视频进行自我呈现。本文采用学者臧国仁的高中低三层次框架理论对抖音平台“新农人计划2022”视频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对抖音中新农人媒介形象的自我呈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人短视频呈现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农人形象,干净整洁、田园宜居的乡村景象,各有所长、自给自足的日常生活。此外,新农人短视频还具有展示农业技能与经验、提供推广农产品的平台、展现乡村文化与美景等价值。针对新农人形象自我呈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加强流量变现、拓展视频议题和运用多种视听符号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王铎洁  王康 《新闻传播》2022,(16):119-121
新媒体时代下,图文类、视频类以及其他形态的新兴媒介逐渐分流传统媒体的受众,主持人群体作为传统媒体当中的关键成员,也开始探索在新媒体当中构建自身形象的策略。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表述与节目定位相同,大致分为新闻类与文艺类主持人。在众多风格形态各异的节目主持人当中,少儿类节目主持人在新媒体平台当中的形象建构要易于其他类型,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和个性。本文试分析新媒体中主持人角色定位的变化以及从成功案例中找出共性,进而探讨短视频平台中少儿主持人的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人口流动中,以追求个人发展为主导动机的城市"新移民",在迁徙行为完成后,空间情境的变化,必然伴随着自我建构的调整,地方差异性的媒介景观造成"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以及社会网络的重塑与调整。本文从"景观"差异出发,研究城市"新移民"由于环境变化自我建构的调整,导致媒介使用方式和内容选择的变化和差异。  相似文献   

17.
短视频的兴起为图书馆员展示自我形象提供了新的舞台。文章借助拟剧理论和网络民族志方法,对图书馆员在短视频平台中的自我呈现行为展开分析,以期探究该群体的自我呈现逻辑并为改善该群体的社会形象提供参考性意见。研究发现,图书馆员在短视频平台中主要呈现出忙碌敬业的“打工人”、博学睿智的阅读推广人、耐心热忱的科普人、严谨细致的专业人和热爱生活的文艺人五大类形象。在自我呈现实践中,图书馆员采取了积极理想化演绎、剧班化共谋、后台化展演和符号化表达等叙事策略。总体分析,图书馆员的此种自我呈现具有解构公众刻板印象、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拉近与公众的心理距离等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表演痕迹重、范式同质化、社会影响弱等局限。基于此,图书馆员可以从弱化表演痕迹、提升媒介素养、深化后台前移、把握流量密码等维度优化短视频实践,塑造更为良好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8.
卞琳琳 《今传媒》2023,(1):18-21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得乡村社会图景以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呈现在外界面前,乡村社会内部也开始快速适应并积极尝试融入当下的媒介化社会,尤其是在各类乡村短视频的镜头中,乡村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美食或家常美食、地理风貌以及民风民俗被充分展现,但是,通过乡村短视频的呈现建构,乡村社会生活图景也呈现出了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短视频的内容类型,探讨了乡村短视频的关注图景与内容偏向,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乡村短视频所建构的虚拟图景,实现身份认同与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1,(9):44-57
聚焦农民工短视频社群建构与乡土记忆关系,探讨新媒介如何影响记忆生成与再现。以抖音"福建村"为个案,将其作为"网络中的田野"进行民族志考察,访谈代表性成员,并走进他们的线下生活,探寻短视频对"福建村"农民工乡土记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因技术赋能下的情感互需,抖音"福建村"以在线社群方式被建构。抖音"福建村"借用"地方",利用地方资源再生产创作短视频作品,使用仪式化直播进行展演,开展乡土记忆实践,依托地缘、血缘形成文化认同与共通交流内容,成员在互动与分享中让共有的乡土记忆得以生成。在城市文化、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博弈中,乡土记忆趋向融合与延续,并通过个体行为和互动行为再现。研究认为,新媒介的出现使得记忆场域不断拓宽,短视频平台独特的算法推送机制为拥有共同乡土记忆的网络社群形成助力,生成了介于绝对领导与人人平等间的记忆场域。相比于媒介产生的明显界线,记忆本身也具有排他性,对拥有共同记忆社群外的人设限,即使外人有类似经历也难以走进社群开展记忆活动。此外,记忆并非被动的,在媒介与人的双向交互下,它愈发具有反作用于现实活动的力量。同时,立足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文章在记忆研究主体性回归和对记忆理论中国化做出一定尝试。  相似文献   

20.
视频文本是粉丝圈的符号游戏场,也是粉丝自恋情结的艺术表达.由于沉迷于对象崇拜,他们具有敏锐的嗅觉,适切的故事素材与已有的认知框架、情感态度发生碰撞,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粉丝通过对原视频符号的解构与重组进行二次创作,意义编码带有浓郁的粉丝意志,其自制视频流露出粉丝群集体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视频文本也是粉丝自我精神赋权的形式,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粉丝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