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在高中课堂中应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接班人,因此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文章结合地理学科的性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并提出了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平 《考试周刊》2012,(77):142-14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重要议题,这在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未曾有过。在中学的众多课程中.地理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有着绝对的优势,作者对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探讨性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探索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文章深入分析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即深度解读教材,串联生态文明教育的点、线、面;信息技术赋能,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情境课堂;课内课外联动,落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教学评一致,吸纳生态文明教育意见。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是地理学科的应有之义。文章从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和实践方式三个维度阐释了生态文明理念与高中地理课程的契合性,构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路径,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解读,结合人教版教材具体章节,梳理了自然辩证法与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融合点,并从辩论式教学和问题导向两个角度,提出自然辩证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双赢的文明.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涉及器物、行为、制度和观念等四个层面的建设,其中观念层面的建设是基础,将为其他层面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指导,而观念层面建设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保证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安全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与国家安全教育的结合点,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应坚持的原则,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基本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解读了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教育的内涵,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的角度说明生态安全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价值,并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为例,阐述生态安全教育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路径,旨在为广大地理教育者提供育人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安全的教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安全”做了专章论述和战略部署。面对日益动荡的国际形势,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高中地理教材中含有许多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内容,具有开发国家安全教育的优势,且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中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策略,能够把国家安全教育有效融入高中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将有力促进其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态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大大提升我国生态治理能力,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不断的对自然进行攫取,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攫取资源速度远远大于资源再生速度,已不适合时代发展。因此一种新型的提高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新措施便应运而生。生物是一门自然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随着我们的对环保的认识逐渐加深,生物新课程明确提出了提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目标,生物教学已不仅仅是教授生物科学知识,提高学生成绩,更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态善恶观。据此,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从哪些方面去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有利于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养成一 个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本文针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分 析,并且提出了关于如何把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生物 教学中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生态安全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有自然的因素 ,更有人为的因素。我国人口素质不高导致了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因此 ,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十分重要 ,中学地理课应该把国家生态安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在提高未来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和急需解决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及其教育的含义进行阐释,进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作用及其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的进步的成果的总和。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准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生态教育正是提升社区居民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参与的重要途径。我国社区生态教育面临着居民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知识贫乏、生态认知偏颇、生态参与意愿低、生态破坏行为缺少约束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多方联动,针对社区居民各自的群体结构、人文状况、受众特点,以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为原则,在生态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运作机制上,创新生态教育模式和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 中,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其中,让学生们认识到生态文明与 生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的知识和技能,改善自 身的生态文明行为,是提高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有 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含生态环境知识,承担着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使命。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探讨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开展生态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在此视域下,教育应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发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大学语文作为高校母语教育公共课程,具有工具—人文—审美三位一体的优势和特点,在课程里将生态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值得探索的课题。大学语文应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培育公正友善的人格;凸显诗教的文学特质,培养和谐高雅的生态审美情趣;践行知行合一,融天地之心于社会关爱的实践;在教学理念上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生态文明人文母题;在教学方式上重视分享与实践;在教学资源上较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