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论述文化自信,传递文化理念与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含物质需要,而且包含精神文化需要.对于学生而言,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重重挑战,德育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教育话语面临困境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凸显应有的价值.基于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呈现新的特征:热情为主,个性明显;途径多样,偏爱网络;接受传播,看重互动;认知碎片,倾向微小。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陷入如下困境:意识被动式,融入性占比不高;内容碎片化,整体性设计不足;输出单向度,互动性交流不强;叙事宏大化,生活化观照不够。破解这些困境,要结合新时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新特征,在融入过程中做到:厚植本来,自觉吸纳;登高望远,把握全局;双向奔赴,互联互动;关注微小,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渠道,精选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教师将其合理渗透到中职思政教育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意义,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中职思政教育内容的共通性以及中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工作,缺乏文化的教育工作如同海底捞月,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内涵。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传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教育应当自传统文化不断向外延伸,传统文化在教育中传承和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对此,本文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首先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然后阐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原则,指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利用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结合实践及传统节日等多种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均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文明演化而汇集成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绵长悠久,祖先们以杰出的智慧创造出的灿烂的文明和文化,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是当今时代"中国梦"重要构成部分,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习近  相似文献   

9.
秦瑛  秦鹏 《林区教学》2023,(5):24-2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立德树人教育观的思想源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教师主体缺乏学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课程设置缺少系统性和持续性以及网络文化冲击等现实困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应提升教师主体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打造“互联网+传统文化+思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教师》2019,(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它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拥有中华美德,树立坚定志向,破除小我、成就大我的力量源泉。将其精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文化宝库。有针对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发挥其道德育人和以文化人的思政教育价值。从教师、教学、教研三个维度去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策略,凸显其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承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功能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晶,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有着高度的精神契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当中,对教学和学生都有极大的意义。但是由于授课模式机械化、缺乏实践、认知不足、与学校特色未能形成良好的融合等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效果并不好。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广博精深,其蕴含着“以德为先”“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等丰富的育人元素,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实现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高校铸魂育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及现实困境,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晓青 《教师》2023,(1):15-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目标和内容上存在耦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凸显高职特色、提升思政实效、传承优秀文化、营造文化环境。针对当前融入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多种多样的活动支撑、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多维度厚植文化氛围,充分打造媒体化环境等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以文育人是思政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激发思政教育内在活力、增强育人效能的重要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展现浑厚深沉的精神力量,沉淀日益丰富完善的哲学思想、人文理念、道德情操。它不仅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宝贵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发挥以文育人的内在价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精神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朱泳 《成才之路》2024,(11):125-128
新时代下,思政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能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技双修的优秀人才。文章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创新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其精华就是"德",在当代国学盛行必然有其理由,因为"适者生存",流行必然是社会之需要,更何况是精华。文章从做人做事、孝悌、人格等方面做出点滴思考,让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6所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查,发现高校存在明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精心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面对西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流行文化中不良文化的挑战,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和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中,加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主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进行引导以及教学的学科,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重视学科知识,对于社会来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真正需要的人才,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便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根基,在高校思政课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了解中华文化精妙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建设祖国的责任感。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校思政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方法,期望为今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素养,文章在论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