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理学科大有作为.文章阐述了地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并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了乡村地理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搭建市(区)工作室、成立农村工作站、创建学科特色联盟和设立农村基地学校等方面构建了城乡地理教学研训共同体,以"学科+"主题式地理融合课程的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助推公平而有质量的城...  相似文献   

2.
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六盘水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提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原则,根据此原则,构建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的提纲、简要内容、摘编体系结构等,以期为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立足乡土大地、厚植乡土情怀、赋能乡村振兴是当前农村地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明确了农村地理教师乡土情怀的内涵,即坚守乡村教育初心、增强乡土教育智慧、促进乡村社会发展、融入乡土文化生活,指出乡村教育的异化、乡村生活的逃离、乡土文化的割裂是当前农村地理教师乡土情怀失落的主要原因,而强化责任自觉、能力自觉、行动自觉、文...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内涵、总要求与地理教学的内容和理念相契合.文章阐明了在地理教学中宣传、助力乡村振兴,是地理学科应有的时代担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对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提出了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一步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逻辑应遵循乡土中国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坚持乡村教育发展的"四个自信",建构特色化现代乡村教育体系。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培养乡村儿童文化自信和生存自信、利用各方力量重振家庭教育、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建构本土开放化乡村教育、坚持开放与融合原则开发乡土课程和乡土教材等路径可以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范洪鉴 《考试周刊》2022,(33):138-141
近年来,乡土文化的传播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乡土地理对我国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与乡土地理都存在着脱节的问题,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出现让人们愈发了解到帮助学生提高对乡土地理思想的完善的重要性。因此,应当积极为学生开展乡土地理相关的教育教学课程。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完成自身学业的同时提高对我国乡土地理的认知水平,就应当尽可能地将我国乡土地理与课程相结合,并且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有效渗透,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乡土文化为中介的本土化回归,是当前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之举。经探析,提出乡村振兴以乡村教育振兴为共生式发展、乡村教育振兴以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为原点支撑、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以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为依托的乡村幼儿教师回归乡土逻辑意蕴。针对当前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仍面临观念维度上乡土文化附庸思维下的“向城性”、课程维度上乡土知识匮乏状态下的“单一性”、行为维度上功利主义取向诱导下的“离土性”的困境,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幼儿教师回归乡土的发展路径:乡土观念方面,文化自信下城乡二元对立观念的转变;乡土课程方面,地方知识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转化;乡土情怀方面,乡土文化里乡村幼儿教师情怀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肖丽利 《教育评论》2022,(4):139-143
为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重拾并认同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基于乡土文化视角,分析乡村教育振兴发展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内在诉求,是对乡土文化再认知的迫切需要,是培养复合型乡土人才的核心抓手。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实现路径转型,表征为“三个转向”:发展内驱动力,从“局外人”转向“内部人”;乡土文化的再认知,从“同质化”转向“特色化”;体系构建,从“单一性教育专长”转向“跨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乡村是陶行知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也是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起点和落脚点。陶行知开展的乡村劳动教育秉承“农科教结合”原则,具有浓厚的乡土意味。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和当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初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立足当前乡村劳动教育发展实际,陶行知乡村劳动教育思想可以为学校开设乡村特色的劳动课程、践行乡村劳动育人新模式、探索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新路径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乡村学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本文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学校教育的互动逻辑关系。乡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对乡村振兴起巨大的助推作用,而乡村振兴则为乡村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支持。审视当前影响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三大主体——课堂、教师、学生,未来应该落实乡村学校教育实现“小班化”“数字化”“乡土化”“个性化”的变革,构建“理想信念、角色认同、专业发展”的乡村教师服务体系,抓住优质乡村学生生源、增强乡村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这几个突破方向。以乡村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构建乡村社会发展共同体,实现乡村学校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天水市丰富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依托,将其与地理课程内容有效整合,并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用案例,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师范生是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从源头上树牢师范生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赋能乡村教育优质发展、赓续传统乡土文化根脉、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同时师范生也面临乡土情怀淡薄、乡土文化教育渗透不全、乡村实践经验贫乏等困境。为了促进师范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须加强国情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发乡土教材和设置乡土课程、增强乡村教育实践,不断增强师范生乡土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激励师范生到广大乡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塑造者,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的人才.因此这也给中学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学的文科课程中分为地理、历史、政治这三大块.地理教育这做为文科生的重要课程,现在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近几年,乡土地理教育也是中学地理学教育的一个热点.因为乡土地理教育有着极大的好处.杨斌…认为乡土地理教育是学校地理教育重要的传统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开展乡土地理教育的意义 “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是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它要求教师在选择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时,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以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改革理念,从而使乡土地理教学真正成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应肩负时代责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有意识地在地理教学中提炼或融入乡村振兴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例,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选取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设计乡土教学活动案例。案例的设计围绕创设真实情境、遵循导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进行,最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村振兴战略时往往存在窄化学科价值、忽视学科思想等问题.基于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从地理学视角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蕴含的地理学思想和地理意义,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路径等,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蕴含中国精神的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整合,尝试在地理实践类作业中融入中国精神教育,从而落实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理实践类作业“设计—实施—讲评”的完整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推动教学顺利进行、提升地理教学价值。为落实环境教育,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并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技能。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乡土文化教育具有多重价值意蕴:强化人才支撑的重要基础、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营造文明乡风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教育实践必须立足乡土文化,切合乡村振兴需要,重塑乡村学校功能,增强乡土文化自信.为切实推进乡土文化教育,必须从匡正价值导向、加强校园文化、提升教师文化自觉、发挥学...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育振兴是阻断山区规模返贫的重要环节,地理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等地理知识。以Y中学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对应的地理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地理条件对于家乡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而使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