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媒体融合成为数字时代新旧媒体、市场与政治、技术与政策、私有与公共、传播与治理等诸多要素和矛盾的汇聚点,形成了一个业界、政界和学术界复杂交融的研究场域,业界话语、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高度混杂。2022年中国媒体融合的研究充分展现了上述特点。本文围绕基础理论、县级融媒体、媒体深度融合、元宇宙、媒介化和社会治理等不同主题和热点,展开系统全面的扫描和梳理,以期呈现这一领域的学术共同体一年来的知识和思想成果。无论是实践还是研究,媒体融合经历了政策驱动的前期热潮,正处于一个理性回归和攻坚克难的深入阶段。中国媒体融合在数字时代信息传播和社会治理走向融合的进程中引领全球,也很可能成为中国理论体系和中国话语的先导领域。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学者们从技术、产业、政策、个案等不同视角对媒体融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使这个领域日渐繁荣。在以往的研究中媒体组织是主体,技术、政策、市场甚至受众本身都成为了行动的驱动要素,从而忽视了受众对媒体的实际使用以及媒体与认知体验的关联。因此,需要从现象学出发,将媒体置于人与世界的联系中,分析媒体融合在宏观发展上所带来的从"诠释"向"具身"的突破,以及微观实践上建构的更多层次的"放大-缩小"结构,为媒体融合研究提供指向人类体验与使用知觉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现实实践。在内容、技术、经营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以及建党百年等历史节点的共同助推中,2021年我国媒体融合呈现出创新性、系统性的突出特点,在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虚实相生的智能技术、链接万物的泛在传播等前沿实践中取得突出成就,面向未来的媒体深度融合蓝图已初显雏形。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5G技术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对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也形成了较大影响。其中,媒体融合发展中,在媒体信号传输以及共享等发展环节,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态。5G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对现代传播与发展环境下的媒体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文通过对5G技术及其特点的分析,结合5G技术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围绕媒体融合发展中对5G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赖永强 《传媒》2023,(13):23-24
<正>2023年是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第十年。站在这一时间节点,回看媒体融合这十年,媒体人感慨万千。其中,技术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最大的。以什么态度面对技术,又怎么运用技术?这类问题曾经困惑着主流媒体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这为主流媒体探索运用技术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主动探索运用各类媒体技术,并收获了一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鹏 《传媒》2019,(4):12-13
媒体融合发展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三个段落,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到智媒体。全媒体是刚刚开始媒体融合阶段时追求媒介形式的全,种类多,品种齐全,是物理的反应,相加;融媒体是我现在在推进的,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各种要素、各种资源的重新组合重新嫁接,努力形成合力。但从未来来看,应该是从基因进化角度推进融合,也就是智媒体,让信息传播跟人工智能相融合,最终实现传播的蝶变。  相似文献   

7.
2022年初,山东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启动了“济南报业数字孪生强基融合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将数字孪生技术与媒体融合发展相结合,依托济南报业媒体平台,是具备济南特色的多维信息融合、线上线下联动、智能数据分析管理的媒体数字孪生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本文通过介绍平台功能设计和效益情况,旨在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城市发展、政务服务与媒体传播融合一体化推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杨 《新闻传播》2010,(3):73-74
数字报纸技术是传统报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大创新。本文根据数字报纸的发展现状,对数字报纸与纸媒体的互动作用、数字报纸的广告升值前景、纸媒体报纸资料的全新整合模式以及数字报纸的可开发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的媒体发展形式来看,数字媒体得到重要应用,数字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目前数字媒体已经成为影视制作的重要工具,对影视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数字媒体的了解发现,数字媒体要想取得积极效果,重点在于后期制作。为此,我们应该对数字媒体的后期制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对数字媒体的后期制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具体的后期制作策略,保证数字媒体的后期制作质量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学术动态     
众专家议媒体融合,人才与业务是焦点2015年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北京印刷学院、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公司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电子网络编辑年会暨数字出版与新媒体研讨会在北京印刷学院召开。来自全国的80多名学者专家围绕"融合发展:新媒体、新常态、新机遇"的主题,就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融合与国家传播战略、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编辑、新媒体技术与现代出版、媒体融合与数字化转型及实践、全媒体人才培  相似文献   

11.
曾祥敏  杨丽萍 《传媒》2023,(2):28-3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媒体融合战略深入实施,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壮大主流声音,引导主流舆论和价值成为检验媒体融合发展成效的标准。在主流媒体迈入媒体深度融合阶段,本文结合三年来调研全国各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获得的数据,分析提炼出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在战略顶层设计层面、体制机制、内容生产、技术应用等十大方面的创新探索,研究发现媒体融合的系统、分层推进与实际发展的创新相结合,标准化规范与差异化创新相结合。未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人才、平台和盈利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的主题为“融合、发展”。以技术为支撑、以内容为根本,从商业模式、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多角度入手,整合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方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数字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概念最早在美国产生,当时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深度融合和灵活多变营销传播需求的作用下,媒体需要创新升级技术与服务能力,数字营销传播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突破口。本文探讨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重要节点上,如何利用数字营销传播重构和升级融媒发展模式,将自身的品牌实力延展至互联网端,并为更多的企业互联网转型赋能。本文以近年来国内“跨圈破壁”的融媒体产品为案例,研究其数字营销模式,总结其创新实践的宝贵经验,提出主流媒体利用数字营销传播赋能的对策路径,旨在为传媒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以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为分析基础,重点探讨媒介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栏目转型创新的方式、思路、必要性。广播电视新闻栏目为保持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迎合媒体融合已然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栏目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应该是如何平衡媒介融合所提出的新挑战与自身原有定位、发展思路等。  相似文献   

16.
张蕊 《传媒》2023,(24):61-63
<正>2020年9月,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加大广电机构市场化发展支持力度,深化媒体融合项目技术要素、市场要素、资本要素等的整合,采用市场手段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品牌影响力、核心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新型广电企业,积极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传媒+”运营模式,为新时代广电产媒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2月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数字化驱动优势,促进“数”与“实”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是人类媒体演变的主基调。自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媒体融合,数字技术是其根本的驱动力。这种迥异于传统媒体技术的信息传播技术使得由其推动的媒体融合型塑成了不同于其他媒体融合的特征。因应这些特征,相应版权制度创新的维度也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8.
卢剑锋 《传媒》2019,(8):56-59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媒体融合在政策、技术等的推动下一直处于创新和发展之中,特别是近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力度、广度、深度都在不断加大。本文从媒体融合模式、手段、范围、体制机制、技术前景、国际趋势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创新实践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吕琼 《青年记者》2017,(17):36-37
当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备受关注.媒体融合呈现出“技术层面融合速度快,而其他要素融合速度慢”①的局面.然而,内容的融合仍然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不容忽视.研究媒体新闻内容的融合,就必须结合传媒生态环境的转变,针对媒体融合中新闻叙事潜在的问题,研究融媒体新闻叙事效果最大化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韩璐 《新闻战线》2020,(2):83-85
自2017年起,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每年评选出当年的“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旨在表彰媒体融合和技术创新的领军者。观察三年榜单发现,我国对媒体融合的探索不断深入,在技术、主体和产品方面均有进展,主要体现为:作为融合动力引擎的智能技术不断演进;参与主体的数量、类型增多;视觉化、移动化、社会化产品迭出等。从榜单的变化来看,未来的融合可以从差异化融合定位、场景化思维生产和人工+算法的内容分发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