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小学、初中、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简称《读本》)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课程教学一体化螺旋推进,不断提升各个学段《读本》教学的实效性,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耳入心,是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任务。结合小学、初中、高中《读本》教学实践,以“中国梦”篇章教学为例,着眼于提升《读本》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评价四个维度,设置“情感启蒙—思想筑基—素养提升”螺旋上升式一体化教学目标,创新“具象认知—活动体验—议题探究”迭代纵深式一体化教学方法,运用“适切生动—深化情境—启发思辨”共建共享式一体化教学素材,实施“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动鉴评”综合递进式一体化教学评价,构建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提升《读本》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厘清教学逻辑,建构理论体系,让学生学深悟透,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价值引领,让学生立德立行,坚定政治认同;坚持优化情境,让学习入脑入心,坚定情感认同;坚持探究实践,让学生活学活用,坚定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3.
韩贤发 《江苏教育》2023,(50):87-88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之“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人间词话》有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笔者认为,议题式教学也当有一“入”一“出”之逻辑,“入境”而真学,“融境”而真懂,“悟境”而真信,“出境”而真用,在一“入”一“出”间,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涵育素养,这也是议题式教学所追求的效果与境界。本文结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八上《诚实守信》一课,探讨议题式教学如何开展。  相似文献   

4.
以“整本书阅读”理念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读本》的整体认识,提升学生学习《读本》的主体意识,奠定师生研讨《读本》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要加强课外阅读。据此,人教社同步编写了必修教材和《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而且要求《读本》须与教本配套使用。但在教学实践中,《读本》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学校,教师对《读本》的处置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或漠视之,或闲置之,甚或废弃之,《读本》几近边缘化。高中语文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这固然是事实,但是教师指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应在“题”的设置和“议”的活动两个方面下功夫,选题要做到科学严谨,议题要力求有深度,确保议题教学方式有的放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选题与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自使用以来,经过几次改版,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受到师生的喜爱。而与之配套的《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还重视不够。而《读本》在“质”上可与课本比肩,在“量”上则远远超过课本。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把课本比做富贵娇艳的牡丹,那么《读本》就像山坡上疯长的花草,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用心采撷,精心收藏,她是语文教学不可多得的养分。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以下简称《读本》)进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已有两年。思政课教师应在第一年教学实践基础上,以更宏观的视角、更有效的方式、更扎实的举措推进《读本》教学,形成教育合力、传递思想伟力、提升育人效力,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文章从“坚持教为主导,做到以教促学,用教师真教引领学生真学”“坚持读为抓手,实施多维阅读,用叠加裂变促进学生真懂”“坚持行为根本,落实知行统一,用序列活动实现学生真用”三个维度,浅谈《读本》一体化、综合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同时,它更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语文读本》不同程度的被忽视了,或束之高阁.或视而不见,或形同虚设,《语文读本》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课时紧张、教学负担、升学压力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认识不足.导致了《语文读本》在使用问题上的普遍“虚化”。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又是政治、历史、哲学、民俗等学科的宝库。作为散文巨著,它又是世界文学的珍品,从文学角度探讨其艺术特色的论著为数不少,但我仍愿步其后尘,拾上几点零碎。《古兰经》是便于诵读的散文。“古兰”是“诵读”、“读物”、“读本”的阿拉伯语音译。传经、读经的目的是使信徒常  相似文献   

11.
船山评点诗歌有其独特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观照。在他看来,诗歌的功能,在于“陶冶性倩”;诗歌的韵味,在于“象外有意”;诗歌的极致,在于“妙在自然”。在我国古代仅有小说评点、戏剧评点而唯独短缺比较系统的诗歌评点的情况下,船山的“三大”(《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诗歌评点弥足珍贵,期待着研究者去探骊得珠。  相似文献   

12.
周建成 《学语文》2008,(6):46-47
古文语句,有貌似浅易而真解难求者,《史记·项羽本纪》“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即是。与此句有关的内容,一般古文读本不选入。就已出的全本来说,大多对此句也不予注释.可能是认为“浅显易明”吧。笔者所见到的两种翻译,似乎均未得正解。  相似文献   

13.
《扪虱新话》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我认为古人这句话对文言文教学极其有用。我这里说的“入”就是紧扣教材、深入讲析;这里的“出”就是据文悟...  相似文献   

14.
《芋老人传》是清代作家周容的一篇传状文,故事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历来为人们传诵。前人论曰:“文至清代,极盛难继矣。”(《清文评注读本·序》)又说:“诗宜顺读,学诗者必先读古诗;文宜逆读,学文者必读近世文。”(《清文评注读本·编辑大意》)今天,我们读《芋老人传》一文,深感此言有理。  相似文献   

15.
<正>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倡的,与活动型课程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方法。"议"是议题式教学的基本活动。课堂围绕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议",从中生成学科智慧,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准确掌握各种"议"式的特点和要求并加以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议"中对话自我、对话同伴、对话生活,多多善"议",议议生"慧"。本文结合议题式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对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物理解题“上当”的含义以后,对《物理教师》上已刊登的16组“上当题析”共47道例题,予以分析,概括出八种解题“上当”的共同原因;要避免解题“上当”,提出教学上应该采取的六条意见。  相似文献   

17.
这套读本共分七卷,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初级读本一至三卷《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心灵的日出———青春心智生活读本》与《世界的影像———文学理想启蒙读本》,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生命读本”,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精神命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和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高级读本《古典的中国———日常生活人性读本》、《白话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人文读本》、《人类的声音———世界文化随笔读本》,则可以视为“文化读本”。最后一卷《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秋季开始,浙江省高中学生开始使用与苏教版必修(以下称“课本”)配套的浙江文艺出版社版的《语文读本》(以下称“读本”)。实际教学中,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很多学校,学生虽然拿着读本,但是并没有有效利用,使读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读本的使用情况作一些回顾与总结,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9.
《读本》教学聚焦组织实施什么样的教学、怎样组织实施、怎样组织实施更高效等关键问题。观照当下《读本》教学实际,教师应重新审视《读本》的价值导向,着重反思《读本》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追寻提升《读本》教学实效的可能进路,进而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的出现 ,无疑为学生扩大语文阅读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读本”利用好 ,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只是依靠一本课本 ,没有相关的阅读教材 ,学生阅读面之狭窄是可以想见的。“读本”的出现 ,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但是 ,面对“读本” ,要运用好它 ,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1.时间的困惑。阅读“读本” ,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但一般来说 ,学生只能利用课外时间来阅读“读本”。“读本”中的文章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