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盐类的水解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与电离、物质的浓度、pH、强弱电解质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时思维容量大,要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需分析清楚其中的道理,下面举几例.1.CH3COONa电离出CH3COO-会水解,CH3COOH溶液中的CH2COO-是否会水解?解析:有学生认为CH3COOH溶液中有CH3COO-又有H2O会水解,这种理解是否合理呢?CH3COOH溶液中的H+有两个来源,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主要来自酸的电离,CH3COO-结合的H+绝大部分是CH3COOH电离的H+而不是水电离的H+,  相似文献   

2.
稀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是高考热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如:NA选择题、溶液中酸碱混合图象题等,解答这类题时容易与溶液中的c(H+)和c(OH-)混淆.本文将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通过例题解析,归纳计算技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快速、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3.
<正>一、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及离子积:c(H+)=c(OH+)=c(OH-)=1×10-)=1×10(-7 )mol·L(-7 )mol·L(-1 )K_w=c(H(-1 )K_w=c(H+)·c(OH+)·c(OH-)=1×10-)=1×10(-14)(室温下)。(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含弱离子的盐、加入活泼金属单质、升温均促进水的电离。2.pH的计算:pH=-lgc(H(-14)(室温下)。(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含弱离子的盐、加入活泼金属单质、升温均促进水的电离。2.pH的计算:pH=-lgc(H+):酸溶液根据c(H+):酸溶液根据c(H+)求pH,碱性溶液根据c(OH+)求pH,碱性溶液根据c(OH-)得  相似文献   

4.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5.
氯水是氯气溶解于水后的溶液,且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O+HCl,HCl=H++Cl-,HClOH++ClO-,H2OH++OH-。所以,新制的氯水中含有分子H2O、Cl2、HClO和离子H+、Cl-、ClO-、OH-。由于氯水含有多种成分,从而决定了氯水具有多种性质,氯水中的Cl2、HClO、ClO-均具有氧化性,且HClO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来感受水的电离随温度的变化,直观感受到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的碱性增强;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的c(OH-)/c(H+),便于理解醋酸钠水解随温度升高碱性增强而pH变小的事实。基于实验论述了醋酸钠水解随温度升高的pH变化的复杂性,分析了二氧化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在学习了水的电离即溶液的pH这部分知识后,经常会遇到不同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大小比较问题,有些学生由于概念不清,在解答的过程中常常会出错.要想避免或减少错误的发生,应明确以下两点:第一,在25℃时,不论纯水、稀酸、稀碱还是盐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为1×10-14,由于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是相等的,这是解题的关键.第二,不同介质的溶液都可以按1 L计算,由于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较少,所以水的体积约为1 L,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10种含膦胺配体的1,2-二芳基乙烯-1,2-二硫醇的镍配合物[(p-XC6H4N(PPh2)2)Ni(S2C2(C6H4Y-p)2)](1:X=Br, Y=CH3O;2:X=Br, Y=CH3;3:X=Br, Y=H;4:X=Br, Y=Br;5:X=Br, Y=F;6:X=F,Y=CH3O;7:X=F,Y=CH3;8:X=F,Y=H;9:X=F,Y=Br;10:X=F,Y=F),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镍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DMF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镍原子处于近乎完美的四方平面构型的S2P2配位环境中,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在三氟乙酸(TFA)存在时的电催化制氢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大幅改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抗湿性能,增加其应用潜能,将4-叔丁基吡啶(tBP)作为添加剂添加至碘化铅(PbI2)前驱体溶液中,采用热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改性后的PbI2-tBP薄膜和CH3NH3PbI3-tBP薄膜进行观察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tBP且浓度达到80μL/mL时,tBP与PbI2结合形成造孔结构,更利于两步法中碘甲胺(CH3NH3I)溶液渗入PbI2薄膜层内部,从而促进PbI2薄膜转变成无PbI2残留且表面平整的CH3NH3PbI3薄膜.这样制成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不仅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效率,还具有高抗湿稳定性.将未封装的器件暴露在大气下500 h,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仍能达到初始...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不过多注意整个事件的过程,而是直接从起始条件或原因找到结果或其中一种较为突出的题眼的思维过程.它的特点是过程简洁、步骤简单,往往能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下面试举几例来说明之.一、运用整体思维进行替换解题例1将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1.8 mol·L-1的HNO3溶液中,固体完全溶解后,在标准状况生成1.12 L的NO(HNO3还原后的产物假定仅此一种),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 mol·L-1NaOH溶液.若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应为多少.解析:NaOH的作用相当于用OH-代替与Fe形成盐的NO3-,所以NaOH物质的量等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有  相似文献   

11.
<正>一、提出问题在电解质溶液的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是,pH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如何变化?二、理论探究方法一:氨水是弱碱,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氨水被稀释,使它的电离程度增大,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则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增多,混合物碱性增强,所以pH增大。方法二:氨水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的影响,使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弱,氨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氢氧根离子减少,则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
<正>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大家在分析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时,要灵活运用勒夏特列原理,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考虑以下"四因素":(1)溶液加水稀释: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但稀释后,弱酸溶液中c(H+)减小,弱碱溶液中c(OH+)减小,弱碱溶液中c(OH-)减小。(2)加热: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加热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数目减少,其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氢氧化铝两性的学习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定性地认识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并通过电离平衡[H++H2O+AlO2-■Al(OH)3■Al3++3OH-],将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的宏观现象与微观辨析相结合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4.
题目.(2011年浙江理综化学26题)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3I2+6OH-=IO3-+5I-+3H2O;KI+I2=KI3……(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ub><sub><sub>。解析:依题意知,K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介质不能  相似文献   

15.
<正>1.单一溶液的质子守恒的写法质子守恒可以由最简单的H_2O谈起,在H_2O中H_2O得到H+生成H_3O+生成H_3O+简写为H+简写为H+,H_2O失去H+,H_2O失去H+生成OH+生成OH-,因为失去的H-,因为失去的H+应等于得到的H+应等于得到的H+,所以得到H+,所以得到H+的H_3O+的H_3O+应该与失去一个H+应该与失去一个H+生成的OH+生成的OH-浓度相同。故质子守恒就是溶液中得到的H-浓度相同。故质子守恒就是溶液中得到的H+的浓度等于失去的H+的浓度等于失去的H+的浓度,下面我们来看几种代表性物质的"质子守恒"。  相似文献   

16.
董顺 《化学教学》2023,(2):75-79
由两道高考试题引出对Fe2+与H2O2反应的探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亚铁盐与H2O2作用的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在无外加酸碱时FeSO4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碱式硫酸铁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FeCl2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聚合氯化铁胶体。在酸性较强时Fe2+与H2O2作用主要生成Fe3+;在酸性不太强时主要得到胶体,往往得不到沉淀。亚铁盐与H2O2混合除了发生Fe2+与H2O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外,同时含铁物质会催化H2O2的分解,H2O2分解放热还会促进Fe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42):155-156
高中化学教学中,遇到有关二元弱酸酸式盐NaHB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我们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稀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的二元弱酸酸式盐中NaHB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结论是c(Na+)>c(HB+)>c(HB-)>c(OH-)>c(OH-)>c(H-)>c(H+)>c(B+)>c(B(2-))。本文利用质子守恒以及假设c(HB(2-))。本文利用质子守恒以及假设c(HB-)≈c(NaHB),详细推导计算得出NaHCO_3溶液和NaHS溶液浓度在0.1mol·L-)≈c(NaHB),详细推导计算得出NaHCO_3溶液和NaHS溶液浓度在0.1mol·L(-1)到0.01mol·L(-1)到0.01mol·L(-1)内的关系为c(Na(-1)内的关系为c(Na+)>c(HB+)>c(HB-)>c(B-)>c(B(2-))>c(OH(2-))>c(OH-)>c(H-)>c(H+),这与我们高中教学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并且,笔者还探究了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NaHSO_3溶液,在溶液浓度为0.1mol·L+),这与我们高中教学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并且,笔者还探究了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NaHSO_3溶液,在溶液浓度为0.1mol·L(-1)到0.01mol·L(-1)到0.01mol·L(-1)内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Na(-1)内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SO_3+)>c(HSO_3-)>c(SO_3-)>c(SO_3(2-))>c(H(2-))>c(H+)>c(OH+)>c(OH-),也与我们高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8.
围绕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用能否引起氯气中毒的争论,从考察两者混合反应有无碱和氯气生成入手,设计系列实验进行求证;结合理论计算,讨论分析影响氯气逸出浓度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发现,在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的初始阶段有少量氯气逸出,而体系中存在的酸性物质会促进Cl2的生成和逸出;当C2H5OH的氧化产物CH3CHO积累到一定浓度,CH3CHO与Cl2、NaClO在强碱催化下可发生卤仿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一、单一溶液型例1 H_2SO_3是二元弱酸,NaHSO3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NaHSO_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HSO_3(-1)NaHSO_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HSO_3-)>c(SO_3-)>c(SO_3(2-))>c(H_2SO_3)B.c(Na(2-))>c(H_2SO_3)B.c(Na+)=c(HSO_3+)=c(HSO_3-)+2c(SO_3-)+2c(SO_3(2-))+c(H_2SO_3)C.c(Na(2-))+c(H_2SO_3)C.c(Na+)=c(HSO_3+)=c(HSO_3-)>c(H-)>c(H+)>c(OH+)>c(OH-)D.c(Na-)D.c(Na+)+c(H+)+c(H+)=c(HSO_3+)=c(HSO_3-)+c(OH-)+c(OH-)+c(SO_3-)+c(SO_3(2-))  相似文献   

20.
易错题型一考查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例1已知Ksp(Ag Cl)=1.77×10-10,Ksp(AgBr)=7.43×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