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思路分析[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具体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课标要求则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7,(3):61-65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永宁初年(公元301年)张轨出任凉州刺史主持凉州事务开始,至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焘占领姑臧,共计有138年的历史。由于该时期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五个称"凉"的政权,故称其为五凉。五凉时期河西地区曾发生大规模多形式的移民活动,这些移民活动的类型规模,都直接间接的影响到河西地区区域性历史的演进与变迁,是推动河西地区成为"民族走廊"的动力性元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历史学科大概念下的单元设计为切入点,对高中教材必修1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进行设计。本文首先解释何为“历史学科大概念”;然后在“历史学科大概念”的指导下,探讨高中阶段中国古代史的阶段特征;最后在中国古代史的宏观视野下,突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内容的授课重点。  相似文献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设计思路陆汉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是中学历史第一册的一章内客。我对这一章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媒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介绍了当时数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杰出人物和突出成就。时隔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5.
(本课按照上海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讲授) 师:上一章讲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同学们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这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生:不利的影响。师: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大批少数族人迁徒中原,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这又给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下面请同学们列举一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往、融合的史实。(学生小声议论后发言) 生:三国时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和好政策,注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生:三国时孙权派兵进入山区,让少数族山越人出山当兵、屯田。师:北方呢?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材里有一部分是叙述历史上的文化现象的。在本学期的最近一个阶段,中国历史课本里将讲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一章。现在就请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为例,谈谈关于历史教材文化部分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希望读者指教!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 这里分几点来说。第一,历史教材里文化部分的范围是什么?广义的文化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历史教材里所讲的文化,一般是狭义的,只指精神文化而言。物  相似文献   

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漫长纷乱,形势动荡,但却又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极其重要的阶段.南北分裂更迭中孕育着新的大一统.本课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之"乱"中所蕴含的民族交融发展之"序"为主线,横跨400年历史,勾连政治、民族关系和经济等关键问题.在建构基本时空观念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复杂、曲折的...  相似文献   

8.
●学习提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高考在本章的命题较为集中 ,涉及的知识点有 :淝水之战 (出过材料题、选择题 )、士族制度、江南的开发、孝文帝改革、南北朝一些朝代的地理位置等。出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考虑 ,加之高考提前 ,新出台的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本部分内容作了大面积的删减 ,四个知识点 ,有两个知识点被首次列为阅读内容 ,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本单元内容复习只需关注 :“社会经济”和“文化”两大内容即可。●知识图解1 .魏晋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在各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要上好这节课,首先要正确理解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共350年,除两晋有过30多年的短暂统一外,其余都处于分裂状态,总的趋势是南北对峙。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四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科书内容分为“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子目,基本涉及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各方面成就。从大的时间段来说,这节课主要分成两大阶段,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是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频繁更迭、战乱频发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工作的开展能够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征,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由韦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魏晋南北朝考古》一书,是一部系统的魏晋南北朝考古论著,  相似文献   

12.
朱惠文 《教学考试》2023,(35):36-38
<正>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曾经存在过的社会现象。历史思维就是学会从历史的眼光出发,观察、分析历史现象,其核心是史证思维。史证思维不是简单地分析史料、得出结论,而是学生基于史料建构时空景域、官感世界和问题环境,培养观察、想象、分析和判断的历史思维。这一思维的养成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裨益。限于篇幅,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三个子目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要点为例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最为频繁的时代,政权更替带来的社会动荡,包括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文化冲击与碰撞,造成了此期丧葬文化在观念、仪式、形态等方面的迅速变革,加上战乱、动荡、政权交替、移民等使当时文献资料灭失,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者寥寥。叙述、建构和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文化,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从通史、生活史再到民俗史,从宏观叙述研究层面,勾勒了百年来魏晋南北朝丧葬文化研究的全貌,为魏晋南北朝全景式丧葬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五凉时期的凉州歌谣为研究对象,从地理优势、人文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五凉时期凉州歌谣产生的原因,以及其主要类型即文人诗歌和民间歌谣的创作风格,探讨了五凉时期凉州歌谣的文学价值、本身拥有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属于初中历史统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内容。本课主要学习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部分内容。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时代,南北朝时期出现局部统一,北魏孝文帝通过改革进一步加强北方民族交融,为以后隋唐统一奠定基础。这一历史时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和亲次数众多,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有很大特点。第一,开放的通婚观念导致魏晋南北朝和亲繁盛,且涉及众多政权、民族;第二,魏晋南北朝和亲受少数民族婚俗影响大于汉唐统一时期;第三,魏晋南北朝和亲通婚的政治层次比汉代和隋唐高;第四,隋朝与后梁皇室通婚是唯一一次汉、汉和亲,成为分裂时期汉族政权间关系的特例,是南北统治集团中高门大姓的联合,有助于减少统一的阻力。总之,和亲各项主要特征在魏晋南北朝已完善齐全。魏晋南北朝和亲不比汉唐逊色,而且影响着以后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士族是魏晋南北朝地主阶级中一个腐朽没落的阶层,但士族与敦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追溯河西士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便可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众所周知,早在西汉后期,河西就形成了地主士族势力,魏晋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已成为一股势力极强的特权阶层。十六国大动乱开始,中州世族也流转河西,加入河西士族的行列。《资治通鉴》123卷文帝元嘉十六年十二日条胡注:“永嘉之乱,中州士人避地河西,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中原士族的加入,使河西世族集团势力大增。五凉时期的各个政权,其兴衰成败无不与世族大族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大单元教学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为例,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知识结构的建构的阶梯性,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学评价机制的多元性,以高效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争不断、政权变换频繁动荡时期 ,这一时期法律取得了长足发展。各封建政权极为重视立法 ,在继承秦汉法律传统文化的同时 ,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 ,推动了法律儒家化的进一步发展 ,法律形式规范 ,法典体制科学合理 ,法令明审简要 ,为隋唐法制的成熟和完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南阳人才在东汉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南阳人凭借他们的渊博的知识,杰出的才能和优越的政治地位,对东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东汉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科学的进步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促进了东汉一代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一直影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