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它与历史上“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口号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几种相近的科技思想作了对比,并与日本的“科学技术立国”战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实现了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后,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在质量上、内涵上的科学发展之路。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三条发展路径,即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紧扣育人质量生命线不放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抓人才第一资源不懈怠;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坚持办学特色建设不动摇。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围绕“教育救国”问题曾经发生过一场争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口号持批评的态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弄清“教育救国”这个口号的谬谈,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一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围绕“教育救国”问题曾经发生过一场争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口号持批评的态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弄清“教育救国”这个口号的谬谈,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伟...  相似文献   

5.
强国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爱国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教育救国”与“科教兴国”都是把教育看成是强国之本,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从“教育救国”与“科教兴国”实施的历史过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执政党与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近代由于政府的腐败使多少仁人志士报国无门、强国无望,这就是教育救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我们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走上强国之路正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提倡和高度重视科教兴国战略,并成为党、政府的路线方针,科教兴国战略才得以自上而下的实施,这是科教兴国能够大见成效的重要因素。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成为救国、强国、兴国的重要手段。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严复是近代中国教育救国论的先驱,独特的求学背景是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基础。其以译书为媒介倡扬教育救国的思想,以“三民”教育为救国之纲领,以学习西学、开展科学教育为救国之良方。其教育救国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影响至深,对当今教育改革、“科教兴国”仍不失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文江不仅是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奠基者,而且是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和实践,主张以科学观念更新人们的思想,以科学精神作为指导人们行动的准则,强调科学在救亡图存中的决定作用,并身体力行地参与科学救国事业。为捍卫科学,他积极发起“科玄论战”。在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广、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机构的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尤其在地质调查所的创建和“中央研究院”的改革方面,成就颇大。他为近代中国培育了第一代地质人才,为近代中国科学事业尤其是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地质学界第一位将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的科学家。他用自己行动上的积极奋斗努力实践其毕生倡导的科学救国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提高“普九”质量,必须淡化“选拔教育”观念。把人才的标准理解得很单一、很片面,把基础教育的目的看成仅仅是为了层层“选拔”人才,这是当前我国教育上的一个弊端,也是妨碍落实“普九”战略任务的一大绊脚石。要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淡化“选拔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张学文 《教育研究》2024,(1):133-145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充分表明其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政策价值。随着当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科技一元超级结构的形成与科技生产力快速发展变迁,科教兴国战略的“政策之窗”再次开启,必然迎来科技、教育、人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互动互促的恢宏实践。通过对近现代史上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考察,为今天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丰厚的历史遗产与理论资源。选择并建构适当的公共政策议程理想类型,解析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政策治理、科技生产力与高等教育系统之间错综复杂、交汇重叠的关系,以清晰展现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重大公共政策议程从出台到实施的历史线索与未来趋势。深入探讨不同时期、地区、形式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国家兴衰的联系,总结其经验教训和变迁规律,既可以为科教兴国战略向纵深展开助力,也是科学学、知识社会学、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需要涵养的家国情怀和应当承担的学术责任。  相似文献   

10.
记者:质量是新形势下高校安身立命的基石,教学质量工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贵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上确定了怎样的思路?取得了哪些成绩?  相似文献   

11.
王祖林  黄义武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1):102-103,111
张伯苓“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是爱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本质体现。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痛矫时弊,育才救国”的教育目的;“五项训练”的“公能”人才培养目标;“土货化”的实用主义办学方针。这一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是:立足国情,结合社会需要办学;与时俱进,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人才;勇于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对区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下,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上,积极主动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努力推进“人才战略一体化”、“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序跋是窥见学者学术思想、性情志趣及学界交游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林纾高度重视序跋的写作,“林译小说”的大量序跋是其启迪民智,探寻救国图存之道的重要载体。在林译序跋中,林纾提出了“变法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一系列重要的理念,是林纾渴求民族自立、自强的“强国之梦”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仁人志士的各种救国主张,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本文试图概括勾画甲午战后出现的救国主张和实践的轮廓,抛砖引玉,求教方家。一、实业救国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级的仁人志士纷纷挺身而出,提出自己挽救民族危机的救国主张。孙中山等人组织兴中会,酝酿以革命“振兴中华”;康有为等人发动“公车上书”,力图以维新救亡。在此同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数学的发端,起始于一些留洋的学生,熊庆来就是其中一员.他早年留学法国,毕生胸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念,以数学为终生专业,致力于为国家培育人才,培养出了不少诸如华罗庚、陈省身这样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亦被誉为“中国近代数学之父”、数学界的“伯乐”.  相似文献   

16.
陈文 《现代教学》2010,(9):F0003-F0003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的前身,是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沪上名校——立达学园。1925年,为了实现“教育救国”“文化救国”的梦想,“五四”学生运动领袖匡互生与丰子恺、朱光潜等在上海集体创办了立达学园。“北有清华,南有立达”“武有黄埔,文有立达”——立达学园曾以一种崭新的教育理想,引领了一个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人才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为专章进行部署,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出台系列人才工作政策,从“育、引、用、留”四个方面提出若干具体举措,推动了全区人才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垦区实施“人才强垦战略”是推动垦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垦区已将人才工作纳入到垦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进行“人才强垦战略”的实践与探索。以创新的观念认识“人才强垦战略”;以创新的机制用好人才;以创新的政策引进人才。垦区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市场化取向不强,政策配套不够,国际化水平不高。构建和谐垦区,实施“人才强垦战略”的建议与思路:提高对“人才强垦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组织在实施“人才强垦战略”中的领导作用,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人才队伍和谐。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在人才工作的根本目的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定位在“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才工作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在人才工作的理念上,提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在人才评价和使用上,提出要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强调党政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新时期教育的任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人才为本、质量领先”,从这个层面上看,如何在快速发展中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将是21世纪初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一、21世纪初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随着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和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日益突出,21世纪初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1.高起点发展21世纪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面对的是日益强盛的国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