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礼仪之争"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发生终止了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繁荣局面。究其原因,天主教的两种传教政策——"适应政策"和"征服政策"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中国对天主教教义有限接受的背景下,适应政策必然失败;而征服政策的难以实行,亦是天主教廷开始考虑终止传教活动的重要原因。因而,"礼仪之争"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理”与“欲”是我国传统思想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理欲之争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之始终。剖析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围绕理欲之争所展开的理论探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明清,即使中国的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变得缓慢,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却有着绝对的信念,对于外来文明始终处于不积极或是排斥的状态。就如同今天的西方对于东方文明,或许好奇或许新鲜却始终拿着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探究这个世界。在当时的情况下,西方的传教士是如何传播他们的文明的,对此的研究将会对今天我们如何传播自己的文明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主题导引】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  相似文献   

5.
李姝 《亚太教育》2019,(8):48-49
目前,很多高校将现代礼仪教育边缘化,导致大学生礼仪修养欠佳,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基础上进行现代礼仪教育,并让学生在良好的礼仪氛围中成为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阐述了现代礼仪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意义,然后分析了现代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挥现代礼仪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作用的主要途径,希望对大学生道德素养和礼仪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婚姻是人类异性之间通过社会认同的方式而结成的一种夫妻关系。中国传统婚姻的目的主要是广家庭、繁子孙、求内助、别男女、定人道。中国封建传统婚姻观念主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良贱不婚、门当户对、压抑女性、倡导贞节等。中国传统婚姻观念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残着广大的妇女。在中国近代,伴随着封建传统文化观念的动摇,出现了背叛传统婚姻的新式婚姻,这种新式婚姻与传统婚姻并存于中国近代社会中,从而形成了新旧并存,由旧式婚姻向新式婚姻过渡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瑛 《教育与职业》2006,(26):65-6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现象。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关系,明确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并阐述了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中国进行大量的报道与深入研究,并留下众多相关的西文著述,这些活动对西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为殖民者起情报搜集作用、为西方政府和差会等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对西方大众起到知识信息传递的作用、对西方宗教界与信徒民众起传教的鼓噪作用及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汉学的近代转型起推动作用等方面。深刻反映了近代传教士文化传播者与沟通者的角色属性;也折射出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使得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在统一的中国底色下得以系统性布局和协同,激活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能动性,为观念体系和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治着力点,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开辟新的政治空间。在治国理政新空间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目标与措施包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为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结合“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程,从探讨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定位、理念、功能等问题出发,对课程的立意和教学实践做了总结和分析,认为应该发扬我国古代人文教育“知行合一”的优秀传统,将变化气质、涵养德性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贴近原典,引导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学习。  相似文献   

11.
《易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经书,引起了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的关注,相应的译介著作相继出现。其中以法国传教士为主的索隐派以对《易经》的翻译和研究为基础,提出儒学与天主教同源的观点,缓解了因“礼仪之争”而引起的清统治者与罗马教廷的紧张关系,并推动了欧洲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在清末民初普及教育的思潮下,语文课程目标呈现服务儿童经验世界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务实取向,表现为语文教材追求接近生活日用口语的通俗文体和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内容,语文教学强调儿童的自动学习。  相似文献   

13.
籍田祀先农之礼是中国古代和农业相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制度,商朝已有施行,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是耕籍之礼发展的顶峰时期,雍正朝把籍田礼中的三推之礼改为四推礼,并且规定地方长官也要设先农坛行籍田礼,反映了有清一代重农劝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东北会党即为明清以来活跃在东北地区的胡匪、马贼以及部分由白莲教衍化、派生而来的黄天教、金丹教等下层群众秘密集合体。东北会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辛亥革命期间,东北会党积极响应同盟会号召,策应革命,充当了北方起义的先导;护国反袁革命期间,东北会党成为中华革命党在东北组建军队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15.
古文小说即渗透了古文的意趣与笔法的小说。在清末民初,受国粹思潮的影响及骈文小说的刺激,古文小说的发展呈现出十分繁兴的态势。当时的古文小说可分为两类:一类在题材、主题或叙事模式上趋向新变,其中有的作品堪称现代小说的先声;一类则在意趣及写法上秉承了传统,其中产生了复古意味甚浓的古文体传奇和初步呈显自叙传小说特质的作品。由于作品的纪实和载道功能被有意识地强调,清末民初的古文小说在发展中出现了过度向古文靠拢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裘廷梁是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白话为本”的理论,创办了《无锡白话报》,在“五四”白话文运动后期,坚持以白话文普及教育的观点,是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人物。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中国妇女的政治意识主要表现为一种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在戊戌辛亥年间,其主要表现为知识女性“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爱国意识和“驱逐鞑虏”的革命意识;在五四运动期间,主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帝爱国意识。清末民初妇女的政治表现和要求体现了她们政治参与上的醒悟自觉。  相似文献   

18.
谭树林 《历史教学》2002,4(6):25-29
中国人到欧洲留学始于清初,发起者为在华欧洲传教士.这些留欧学生在海外学习西方语言和基督教理的同时,也向所到国家适时介绍有关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谱写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清末教会大学为我国提供了传播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渠道,在改变清末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教会大学所带来的西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和动摇了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导向作用,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到欧洲留学始于清初,发起为在华欧洲传教士。这些留欧学生在海外学习西方语言和基督教理的同时,也向所到国家适时介绍有关中华民族的思想化和生活习俗,谱写了中西化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