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在这其中要把握好至关重要的三个定位:第一,学校发展定位:理性建设学校个性。发现学校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确定适合本校的办学目标,并引导学校充满激情的去追求事业的发展;第二,教师发展定位:鼓励教师张扬个性,为教师个性的展示和发展提供舞台,为教师个性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第三,学生发展定位:激发学生生命发展,着眼学生发展。唯有如此,才真正抓住了学校管理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实践方面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本质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式等都给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现实背景。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形成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特色学校,体现个性。追求学校发展的附加价值取向,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选择,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学校之间有差异,教育才有活力;学校之间有差异,学生发展的多种选择才成为可能。多样选择的社会需要.进一步成就学校的特色发展,引领学生、教师的个性发展;学生、教师的个性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差异性和独特性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差异是学校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学校多元教学生态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开发和利用教师差异资源,是实现学校内涵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杨清 《教育科学》2021,37(3):39-45
有效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理解浅表化,将"发展"指导等同于"选考"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碎片化,缺乏系统思考;对学生发展指导所需资源支持不足,思路过于封闭.为此,普通高中要厘清学生发展指导分别与学生发展、高考改革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其价值定位;立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持续推进、动态调整;搭建多种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培训,促进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指导"意识和能力;拓宽思路、优化整合,构建开放的资源网络,为推进学生发展指导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理念,它启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差异,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应定位在: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必须释放教师个性,培育个性化的教师。反观今天的教育,压抑教师个性、阻碍教师创造的状况还普遍存在。释放教师个性,要转变观念,确立教师人的地位;教师自身要确立自主意识、发展自主能力;学校管理者要为教师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管理空间。  相似文献   

8.
潘红 《天津教育》2005,(7):29-30
“发展现代学校文化,构建研究型品牌学校”是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近三年的办学目标。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我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和谐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全人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人,包括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以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富有人文关怀和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健康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发扬传统中铸造新的辉煌.尊重教师,构建和谐的九中文化 "全人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与个性差异,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劳动成果,为学生和教师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学校个体差异为基本前提的战略性命题.其直接目标在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本质在于追求优质.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相结合是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最为重要的策略;从提升学校竞争力的角度来说,实施差异化策略是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对策;从学校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说,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是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策略.评判一所学校是否已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应重点关注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配套管理制度及学生个性发展特征等维度,它们共同构成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构建一些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却缺乏对教师个性特征的最起码的尊重,使得教师的个性特征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渐行渐远,甚至于淹没了。  相似文献   

12.
当前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家庭教育、基础教育、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对此,为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必须采取如下对策: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发挥教师作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发挥家庭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从新课程提出的学生发展观入手,倡导作为学校组织应该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发展,并就怎样研究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办法。一要定位研究人员,把学校组织中的各类管理和服务人员都定位成研究学生发展的成员;二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给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机会;三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办法;四要有科学的、合理的研究方法。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将关注和研究学生当作学校工作的重头戏,促进学校育人环境的改善,使学校成为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参考》2012,(13):14-16
近年来.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以“共建共享”思想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人和个性精品”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准确定位以民族文化引领课程建设.以优质特色课程体系为学校生命力支撑,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特长、终身发展,促进学校优质、协调、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个性的成长、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儿童大量阅读的课外读物也大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大有可为。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大致体现在: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促进教师语文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和条件进行的有特色、适应性强的课程开发,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的形式。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只能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学生个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生本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策略是:转变观念,树立健全的学生观;发现个性,提供发展学生个性的客观依据;尊重个性,营造适合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制;追求卓越,做有个性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人价值的一种体现,往往只有那些有个性的人,才能够有良好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行动能力.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生成.个性的生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主体性,这是个性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二是人的独立性,这是个性生成和发展的前提;三是人的独特性,这是个性生成和发展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促进学生个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和学科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染和熏陶的意义重大.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涉及丰富的德育内容,可以作为德育的脚本.在58个单元中,能够实现的德育思想有五点:一是开拓视野;二是创新精神培养;三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四是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五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形成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正确给校本教材定位新课改从2001年起实施,该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课程管理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根据规定,国家课程占80%左右,地方课程占5%左右,校本课程占15%左右。"三级课程管理"是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基层学校抓住三基点——校情、生情、师情(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开发校本教材,为基层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提供了可操作的载体。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热潮中,出现了一些单纯追求校本教材的数量、追求豪华本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