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梁 《教育文汇》2008,(9):48-49
《走在研究的引桥上》这本书刚发下来时,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一是因为手头上有两本书还没有读完,二是在此之前我几乎没有听说过冯卫东这个名字,三是这本书是批量采购的,由此我武断地认为,这种书只是作者为了沽名钓誉,出版后没什么销路,所以推销来的。然而,在不久后的一次教科中心组成员会议上,教科室主任又一次郑重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并声称他觉得还没有接触过如此“高”人。  相似文献   

2.
王秋声 《快乐阅读》2013,(17):74-75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从它问世的那天起直到现在,斩获了世界上无数读书人的心,当然也包括作者自己。狄更斯就曾经说过:"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欢这一部。正如许多父母一样,我内心有一个宠儿,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主角,是如何成为狄更斯的宠儿的呢?我猜测,最终的答案,绕不开狄更斯的个人经历。大  相似文献   

3.
<正>李育善的第三本散文集《惊蛰之后》不仅收录了《新华文摘》上曾转载的《乡镇干部》和《一个村子的选举》,也收录了他涉及扶贫攻坚一组散文,如《惊蛰之后》《担保支书》《过了霜降》《在皂河村过重阳》等扶贫内容的散文。这是他这本书中的一大亮点,其中的《担保支书》曾原刊在《光明日报》上,被全国多家报刊转载,《惊蛰之后》在《美文》杂志发表后被《散文选刊》选载,亦在读者中引起关注。这本书取名《惊蛰之后》,其  相似文献   

4.
周末,英国青年伊恩在帮助母亲打扫阁楼时,发现了已故曾爷爷艾伯特·钱伯斯于1914年10月20日从爱德华国王六世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书。然而,在是否要把这本书归还的问题上,母子俩发生了分歧。伊恩主张不要归还,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100年,恐怕连图书馆都忘记了曾有过这本书。而最为棘手的是,如果把书归还给图书馆,按照规定,将要支付逾期罚金4380欧元,这是本书售  相似文献   

5.
我和龙超     
龙超是我生命中出现过的一个重要的人。可是,他从未在我的生命中存在过。这句话再配上你问的“为什么”,就成功地组成了一个蹩脚的脑筋急转弯的谜面。龙超是我的小说《正在发育》中的男主角。当这本书出版后,他依然在我的许  相似文献   

6.
定位的快乐     
余永定 《留学生》2010,(10):60-60
《生活十讲》这本书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在电台主持“文化广场”节目的结集。他的节目一做就是十年.抚慰过太多处于寂寞困顿情境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7.
走进职校,新的生活就开始了。经过三年职校的学习与磨炼,能否从容地走向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接受挑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这几年的职校生活是如何度过的了。记得十几年前保加利亚的一位未来学家在他的一本书中讲过这样一句至今让人颇感余味的话: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  相似文献   

8.
向往的快乐     
那天晓上,玛吉曾在她的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公元2155年5月17日那一页她写道:“今天汤姆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是一本年代久远的旧书。玛吉的祖父有一次说过,在他小时候,他的祖父告诉他,从前所有的书都印在纸上。玛吉和汤姆一页页地翻着,这本书又黄又皱,更有趣的是书上的字静止不动,不像屏幕上的字是动的。然后,他们又往回翻,这些字丝毫不差地跟他们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9.
向往的快乐     
那天晚上,玛吉在她的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公元2155年5月17日,汤姆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这是一本年代久远的旧书.玛吉的祖父有一次说过,在他小时候,他的祖父告诉他,从前所有的书都印在纸上. 玛吉和汤姆一页页地翻着,这本书又黄又皱,更有趣的是书上的字静止不动,不像电视屏幕上的字是动的.然后,他们又往回翻,这些字丝毫不差地跟他们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10.
紫音插话     
还记得5、6期合刊“书香一缕”栏目里的内容吗?短短几个月过去,张云成的书已经出版了。这是第一部由肌无力患者写就的、真实再现肌无力患者生活及其坚强意志的励志之作。云成知道自己只能活28岁,但他终于在25岁这一年实现了自己写成一本书的愿望。他说:“我终于证明了一点,在这个世界存在过,奋争过……”  相似文献   

11.
小熊巴巴布最爱看图画书。在他的蓝色书架上,放着许多本漂亮的图画书,每一本他都看过许多遍。有一天,巴巴布忽然发现,在他的书架里,有一本他从来没见过的图画书。这本书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谁把它放在了我书架上的?巴巴布觉得很奇怪。更奇怪的是,这本书没有书名。一本书没有书名,还算是一本书吗?不过这本书倒是有个漂亮的封面,封面上画着一个可爱的、蓝眼睛的小姑娘。巴巴布好奇地翻开第一页。第一页画的是:蓝眼睛小姑娘坐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正在往远处望着,她的样子就像是在等什么人。画的下面印着一行字:这个小姑娘叫琳(lín)达。她正在等…  相似文献   

12.
晚自习的铃声响过不久,我拿着一本《短篇小说选》向教室走去。这本书是李老师在生物课上收缴来的,他把书交给我时,显得很生气地说:“李新这学生太不象话了!上课时总看小说,批评他几次,可就是不听……”作为班主任,我决定立即找李新好好谈谈。  相似文献   

13.
《书的故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两本书一块钱?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听错了?卖票工人很惊讶,……他突然想起在杂志上看见过的鲁迅先生的照片,越看越像,这时候他更惊讶了……”。这两次“惊讶”都生动地刻画了青年工人买书时的心理活动,具有很深的含义。教学时,引导学生注意理解这两次“惊讶”的含义,对整篇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次,是他听说两本书只需付一块钱,怀疑自己听错了,不敢相信,觉得意外,所以“很惊讶”,他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这一“惊讶”一方面反映出  相似文献   

14.
<正>马里奥·邦格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哲学教授, 生于1919年。他在98岁高龄时, 出版了这本书。他坚持在系统论的唯物论的启示下从事科学研究。我在1979年曾到麦吉尔大学访问他, 他送我许多著作。可惜我只翻译了他的一篇批评辩证法的文章, 发表在1979年的《哲学译丛》上, 对他的其他著作都没有研究介绍。 2011年他曾来清华访问讲学, 我见到了他。今年他已百岁高龄了。这本书可以说是邦格一生工作的总结。全书除前言、序之外,  相似文献   

15.
暗夜巴士     
小时候,我曾在一本叫做《暗夜传说》的书中读到过关于暗夜巴士的记录,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从曾祖父那里得到了那本书,他年轻时是个顽固而执著的石油商。这本书是他在翻越那座石油界著名的锡格纳尔山时捡到的。当时书被装在了一个形状奇怪的陶瓷罐里,没人  相似文献   

16.
作家声音     
正余秋雨自称新书《泥步修行》是"最后一本"余秋雨日前在河北廊坊举办的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再推新书《泥步修行》,70岁的他尽管未显老态,但他表示,"这是我最后一本书了。"他好像在自问自答,"别写了,再写下去谁看?虽然我的书很好卖。"谈及写这本书的起因,余秋雨说,现在网上几乎每半个月就有大量"他的诗文"发表,他还记得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句子"你的过去我没法陪伴,你的将来我将奉陪到底"。"有人说,余秋雨先生一生写过  相似文献   

17.
开卷     
<正>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费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经营这一家书店。命运从未眷顾过他,爱妻去世,书店危机,就连唯一值钱的宝贝也遭窃。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沦为荒岛。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包袱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  相似文献   

18.
任文与我认识和来往,算来已有11年了。在洛南教师进修学校,我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他是我的学生;来信或见面常谈到他对我发表的著述、文章的看法,他是我热心的读者;1995年,他在商洛师专进修中文大专学历并在我主编的《商洛师专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他是我的作者;1997年冬,他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小学作文技法指津》,嘱我写序,我成了他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读了全书纲目和大部分小样,在惊喜之后,便不揣浅陋来为这本书写序。  相似文献   

19.
杨民 《科技文萃》2004,(10):54-55
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学术上,"人种"都是个麻烦的问题.许多学者都从事过破除"人种"迷信的工作,但是,大概没有人比美国人类学家孟塔古(1905年-1999年)做得更多了.他1942年就出版了<人种--人类最危险的神话>,直到他过世前还在进行修订(1998年第6版),至今这本书仍是这个问题最权威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20.
李育善的第一本书是我写的序,现在出第二本书还是我来写序,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事,况且多年前就宣布不再写什么序了。我之所以这样,一是李育善为我的同乡,巴不得他这个文学人才赶快出来,二是他的散文真的越写越好,使得我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