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9):150-153
以语用观为指导,开发了聋人大学生语文课程教学媒介素养实践项目,以切合信息时代聋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需求。项目遵循能力本位、主题引领、实践取向原则,依照重构课程内容、确立项目目标、构建项目框架的过程进行开发。以"微电影广告中的人物形象解读"为例,通过"确立主题—设计项目—明确任务—开展活动—完成评价"呈现具体实施步骤。该项目在实践反思基础上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与二次开发,形成活动化教学单元样章,使聋生语言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知识内容,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说,有三种存在形态,即"课程预设的语言知识内容"、"课本建构的语言知识内容"和"课堂创生的语言知识内容"。区分语言知识内容的三种存在形态对于正确把握语言知识内容的具体内涵,使语言知识内容的编制与教学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整体结构中是依附于选文而存在的。这种状况决定了教学语文知识,教师必须首先注意和善于从范文中提炼和抽取出有用的语文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语言、言语"的社会性知识、他人言语经验中的人文性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程序性知识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知识"?笔者仅以自己的两个教学案例对"语文知识"的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这一点出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思维训练,而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培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外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读,可以发现,当前外国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为明显地体现了下列特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忘强化母语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注重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注重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突出批判性、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重视"媒体语言"、"多模式文本"的教学,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重点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关注语言教育的整体设计等。今后,我们在修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时,一方面要尝试做好语言教育的统筹研究和整体设计,另一方面要增加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选择性,还要处理好语文课时和教学效率的问题,增强对语言教育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语文课程目标由单一的"知识能力",逐步向"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成为老师  相似文献   

7.
方润 《考试周刊》2014,(1):34-34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肩负审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语文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特别是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总是通过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  相似文献   

8.
张志公先生是语文课程性质"工具论"的主要提出者与重要论述者,他在"语文不是什么"的否定性探讨中,明确否认了知识(文化)性、文学(审美)性、思想(政治)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在对语文课程性质讨论不能达成统一认识和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泛语文"、"非语文"现象突出并影响到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提高的今天,重温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科学论述,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语言是人类交际和沟通的必要工具,因而语言的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注重教师语言艺术,它不仅反映了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还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成果。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教师语言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用实际  相似文献   

10.
赵联振 《中国教师》2014,(18):22-2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语文的基本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言习得是指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大,在教学中利用语言习得来提高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语言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基础,也是语文教育中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要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此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在实践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语言知识教学依然有着许多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教师要增强对此部分的教学,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借此来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深层次地研究小学语文语言知识教学中的短板与问题,提出实际可行的语言知识教学策略,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语感"是当下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词汇,语文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照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不难发现,新颁布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语言修辞知识"的教学在提法上有所变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  相似文献   

14.
杨海蓉 《语文天地》2013,(10):43-4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以语言实践为核心,通过踏实的诵读记背,形成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设计尤为重要。语言教学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形成"研读赏析"、"体现反思"和"拓展延伸"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下了定义:"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实践性的课程。"这句总揽全局的话清晰地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低年级虽然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可是语言积累也不可忽视。识字写字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进行。万丈  相似文献   

16.
叶军 《宜宾学院学报》2007,7(10):114-115
语文课程"知识问题"是课程、教学、评价诸方面需关涉的对象。如何对待知识,持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最有价值,这些是语文课程知识问题必须关注回答的命题。任何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范式的转换,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从知识观而言也呈示着范式的更迭,即从旁观者之"占有"到参与者之"存在"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从"语文知识核心时代"走向"语文核心素养时代"。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通过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想象力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想象力之重要:"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知识的积累就是读书,然后对重要知识进行积累背诵。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价值本位,就是通过阅读—作文教学,以引领学生在生产主体语言能动地反映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其个体的生产主体语言的知识体系。其间,阅读教学以作文为归宿,作文教学以阅读为依托。二者构成的内在机制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