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真正的阅读,当指向儿童的生命成长。阅读教学应找到儿童阅读的心理呼应、知识链接、思考突破、审美生长,在平等对话、多元开发、有力生成、美好突围的过程中,实现认知重构、智慧重建、心灵重塑、品格重铸。  相似文献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吟诵杜工部的《春夜喜雨》,那春风化雨般的语言让我产生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联想——儿童的生命成长多么需要"喜雨"的滋润呀!  相似文献   

3.
何谓心智?心智是人们的心灵与智能的一种表现,心智是人的心灵通过意识散发出的智慧。阅读是启迪人类心智成长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知识、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等,在这个时期儿童各方面都是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因此,阅读对儿童的生命、精神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阅读,应具有儿童经典意识儿童到底应该阅读哪些作品?应该在他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4.
面对大量阅读与语文学科有限的课时形成的鲜明反差,我们需要从多方面重新构建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这重新构建不管涉及的面有多广,道路多么漫长,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儿童阅读的意义在于在书海中发展自己的心灵世界,而不是能应对当前语文试卷上那几道考题。阅读的过程就是滋养自己心灵的过程,阅读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获得心灵的慰藉。  相似文献   

5.
儿童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绘本阅读是儿童快乐阅读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还能将儿童生命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浸润其中。儿童的阅读兴趣可以用绘本阅读激发,通过绘本阅读品味语言,感受行文之律;拓展想象,感受起伏之韵;联系生活,感受童年之趣。绘本阅读能将一颗颗温暖又幸福的阅读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灵,让其感受生命之美、阅读之美。  相似文献   

6.
书,使我更近地走近了孩子们。书,成了我和孩子们联系的一条纽带。我和孩子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的主体是儿童,当阅读的视角聚焦在儿童的生活状态和内在需求时,强调儿童成长的个性化阅读便成了我们的目标追求。为此,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整合文本资源,创设儿童成长的别样路径1.构建框架,为个性化阅读预留空间。个性化教学要求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认知渠道和思维空间,所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置应该为学生构建粗线条式的框架,让  相似文献   

8.
故事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应当体现教学的故事味情趣味和人文味等。教学中,教师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故事兴趣;通过活动的巧设,引导学生解读故事文本;拓展延伸,让学生主动创编故事。  相似文献   

9.
郑伟 《福建教育》2010,(9):14-16
童话在孩子的早期阅读经验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温馨的睡前时光,听着妈妈讲的奇妙童话进入梦乡,已成了许多人美好的童年记忆。在一个社会价值取向比较单一的社会里,父母给孩子讲童话故事的动机也较为单纯,他们更多的是把童话当做对孩子进行文学熏陶的一种方式。甚至仅仅是为了哄哄孩子,让他们不再吵闹,或快快入睡。  相似文献   

10.
阅读经典名著,对夯实初中学生文化素养,浸润生命意义重大。如何让经典润泽学生生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以《水浒传》为例,就如何让经典阅读涵养人生、浸润生命谈自己的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是德育教学实效性的首要任务,必须植根学生生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涵;贴近学生生活,打通生活通道,促其感悟提升,使品德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真实可信的生命磁场。  相似文献   

12.
牧式阅读是一种指向儿童精神生命自由成长的阅读。牧式阅读要实现阅读的根本转向,从文本阅读转向生活阅读,从他主阅读转向自主阅读,从单篇阅读转向群文阅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文本、反刍文本、整合文本,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意味、意义和意趣。  相似文献   

13.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的阅读来滋养。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要引导儿童“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图书馆工作,说真的,在与孩子们相处的岁月中,看着身边的一个个孩子们,最小的从三四岁开始,就成了图书馆的小读者,又看着他们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有的成了大学生……感受是颇多的。这些年,在看似简单平常的工作中,带给我许多的感动。其实,有时只是这些年的工作体会与感想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16.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秒乙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人成长的必修课。在学校教育中,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在与经典的交流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并以教师阅读带动学生阅读,坚持从上到下、从课内到课外的全方位阅读,形成师生热爱读书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8.
正前面老师们都已用自己的话给经典下了定义,在此就不再谈"什么是经典"了。我主要结合自己在校学习的经历来谈经典的阅读方法。我本科学的是英语,我阅读经典的第一个方法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细细咀嚼"。在我们的翻译课(特别是口译课)上,老师常要求我们阅读中英双语读物,并仔细揣摩源语和译语进行转换的工巧之处。比如,在读曹雪芹的前六十回《红楼梦》时,老师要求我们同时阅读林语堂的译本。除林之外,老师最推崇的几位翻译家还有穆旦所译的浪漫诗(九叶派创作的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章志先在<心理学>一书中这样写道:"只有那些由经验和学习所产生的较为持久的心理变化才能叫做成长."绘本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阅读期待,在促进儿童精神成长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请大家阅读下而的作文,读后说说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