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六国示意图说明自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前赵)至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我国先后出现了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及汉族建立的政权,史称十六国.以淝水之战为界,十六国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有汉(前赵)、后赵、冉魏、前秦、前燕、成、代、前凉;后期有西燕、后燕、南燕、北燕、后秦、夏、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各国政治中心如图所示.现将图中不便标明的内容说明如下:一,刘渊于304年于左国城称汉王,先后都离石、左国城、蒲子,304年迁平阳;二,后赵初都襄国,335年迁邺;三,前燕先后都于大棘城、龙城、蓟,357年迁邺;四,前秦初都长安,后期残余政权先后都晋阳上邽;五,后燕都中山,397年迁龙城;六,西秦都苑川,一度迁金城、枹罕;七,南凉都乐都,一度迁西平;八,南燕初都滑台,后迁广固;九,西凉初都敦煌,405年迁酒泉;十,北凉初都张掖,412年迁姑臧;  相似文献   

2.
渤海政权建立之初,自称震国,唐朝政府则称其为袜辐国,两个国号同时存在。“渤海”这一国号应与以郡望封爵有关。渤海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大约在其第三代王大钦茂执政时期,其主体是袜辐人。渤海遗民南迁的时间在天显四年(929年),而不是天显三年。南迁渤海遗民之举是东丹王耶律倍的建议,并不是耶律羽之自作主张。耶律倍没能继承皇位,应该是辽太祖生前的安排。  相似文献   

3.
息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方国早在商代便已存在于豫南地区,主要活动于淮河上游南岸的今信阳市罗山、光山境内。至西周时期,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在商代息国旧地重新分封同姓方国,也称为息国,文王第三十七子羽达为第一代息国君主。周代息国始为伯爵,后为侯爵,活动中心向北移至淮河北岸,主要在今天信阳市息县县境,故城在今息县县城西十里处的青龙寺。姬姓息国在公元前683年为楚人所灭,息人被迁往楚地安置,息君自称为“息子”。息国故地沦为楚的一个县,成为楚人向北与北方诸侯逐鹿中原和向东经略淮河中游地区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4.
邾国的地理变迁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难点问题。围绕邾国在邾文公之前的初封地、在迁绎之前邾国曾在何处建都以及黄冈之邾与山东之邾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一直有多种说法。  相似文献   

5.
"申息之师"是楚国在灭淮河上游的申国、息国后建立的一支部队,它多次参加楚国开疆拓土的战争,近年来,"申息之师"成为信阳对外宣传的名片之一。然而,历史上对"申息之师"的记载疑窦丛生,对"申息之师"的构成、规模、战功和历史作用进行考证和辨伪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大美"思想是道家美学思想精华之一,也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突出表现.在<庄子>丰富的物象描绘中,庄子以其独创的具有"道"象、"道"境特征的"大物"之象--大鹏之象、"大木"之象、飓风之象、大海之象等的诗性描绘,从不同层面包含和体现着庄子的"大美"思想.大鹏之象是诗人自由之境的诗意传达;"大木"之象以其形象的不断拓展与增殖体现着"道"的超功利性;飓风之象是进入"道"境的心灵自由飞升的审美体验;大海之象则是"道"之本体的艺术抒写.  相似文献   

7.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维持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在分析高职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后,提出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在服务社会和国家的"大我"中实现"小我"的价值意义,践行报国之志,为民族复兴伟业发挥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弦国源于北方狄人的一支隗姓的赤狄,是古老的炎帝部族的后裔。早在商代便已进入中原,西周时在豫南建国,为子爵,公元655年楚人灭弦。弦国故地在汉代软县和西阳两县之间,即今天罗山县西北部,北为息国,西北为江国,东边是黄国,弦国的建立体现出周人分封方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曾国武成了苗山上第一位中学特级教师,他的名字飞出了他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凤凰一中.随着他一起受到人们称颂的,还有他的那位朝鲜族妻子王素华.他和她认识于哈尔滨,结合于哈尔滨.然而,他们又是怎样双双南迁的呢?1从哈尔滨到号称"蛮荒"的湘西去——这问题摆在二十一年前的他和她的面前.其实,关键在她.他是南方人.可怕的传说象《天方夜谭》:"那是一个极落后,极野蛮的地方,吃人……"."吃人倒未必,吃生食,住山洞是实……".……就因为这,"南迁"成了"难迁".要回的非回不可,要留的非留不行.再好的夫妻也只好分手.这种事不鲜见,复转队里已有先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古和夷部族迁移路线、开明人及开明国史、三星堆等三个不同的民族、地城和国家进行了思考。古和夷部族的南迁,应该是五帝时期或之前已抵达古南海的西南面地城,在此过程中,和人部族完成了游牧民族向农业民族的转变。尧舜之前,和人部族已迁至峨山一带定居,并成为一文明强盛的大民族。直到夏代前期,和人部族被迫再次南迁,从此失去了与中原民族和中央政府的联系。开明人对古蜀地域文明的影响,因春秋中叶开明人西迁入古蜀地城而起。大约周桓王或周庄王时,开明人在古蜀地域建国,始有开明国。不久,开明王国就取代杜宇王国成为古蜀地城最强大的国家。开明王国延续了12代王朝,约三百八十年,至公元前316年,秦灭开明国。中原史家称之为“灭蜀”。目前,三星堆出土文物被学术及非学术界认为古蜀人蜀国的遗物。事实上,诸多证据表明,三星堆并非古蜀人遗址,而应是苗族先民即当时的三苗部族在南迁过程中最后一个三苗国的遗址,它是两千多年三苗国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7.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是人民大众意志的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