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两面论是大卫.J.查默斯(D.J.Chalmers)于1994年提出的一个旨在用非还原论方法解决意识之困难问题的新意识理论,主张信息是世界的根本特征,它具有物理和现象两个基本方面:信息的现象方面产生出心理意识现象,其物理方面则具体化于物理的神经加工活动之中。因此,信息两面论似可以不违科学规律地说明心理意识的产生与存在。然而,信息乃是一非独立的、无形质的意义性抽象东西,属于虚在的属性范畴;心理意识则是实在的主观现象,有具体可感的持存性,因而它不能以虚在的抽象信息为产生根据。又则,心理意识是有其活动主体的,但作为抽象意义的信息能够内含或产生出一种有支承能力的主体来吗?这是大可疑义的。再从科学机制上看,是大脑神经活动产生了心理意识现象,心理信息以心理现象为载体,它是神经活动信息的转换形式,而非神经信息的另一方面。所以,信息难能具有心物两面性。但查默斯的信息两面论以其对意识难题的深刻难解,从而也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它科学地提示了意识的本质。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一命题 ,对于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意识与人脑的关系“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人脑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识的物质器官 ,是因为人脑是组织高度复杂、功能高度完善的物质。现代科学证明 ,人脑是通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来进行意识活动的 ,人脑的意识活动就是神经细胞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人脑就如同形成意识的“加工厂”。意识还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一般动物有大脑但没有…  相似文献   

3.
脑科学简介     
研究对象转向人脑本身脑科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只是在本世纪这门科学才得到真正的发展。而脑作为控制人们的活动、调节人体内的各种功能,并作为一个产生意识的高级器官存在,可能已是几十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前的事了。人类运用自己的脑,通过双手的劳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使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明达到了巨大的发展。史学家们总是认为社会的进步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来,也可以把这一切成就归之于人脑组织和功能的发展所给予人类伟大创造力的结果。没有人脑的发展就谈不到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4.
幼儿玩线系列活动初探侯书霞,赵军妮,王俊芝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生理科学的研究也证明:人脑中与手指相联系的神经所占面积较大,经常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大脑就会日益发达。经常让孩子依靠双手去活动,会使孩子大脑的相应...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后期,人类开始兴起对人脑的关注和研究,脑科学的发展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一、条件反射是语文学习的生理机制人脑是人体最高级的控制中枢,通过神经系统与身体的各部位相连,负责运动、思维、记忆、情感和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脑神经细胞对学生眼睛和耳朵  相似文献   

6.
意识问题的科学探索之路上,以进化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的神经达尔文主义意识观,反对意识研究的还原论,认为意识是进化高级阶段出现的特性,不能被还原为低阶级段的特性。神经达尔文主义意识观对意识研究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转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也面临种种困境,后现代互助论可能成为其未来的进路。  相似文献   

7.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首先要了解脑的结构和机能,了解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一、脑的结构人脑大约由140—15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有细胞体和细胞突起两部分构成。突起有两种:树状突和轴状突。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枝分梢同另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或细胞的突起相接触。神经系统就是依靠这种神经元的联系进行有机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但在近代落后。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需要论以及儒家思想与科举制度的紧密结合出发,把中国近代不能诞生科学技术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中国不具备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动力与原创力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破除意识的神秘性,使得意识成为可科学理解的物理或生物现象是秉承科学主义传统的当代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一直不懈努力的哲学——科学议题。鉴于笛卡尔哲学中的意识概念并未真正经过理性法庭的审判,使得意识祛魅具有不彻底性,还原论者开始了意识的科学还原和概念取消多种进路尝试。笛卡尔主义者内格尔针对还原主义论证提出现象学论证,由此指明意识还原的科学纲领在方法论上同样犯了范畴错误,即在科学的还原过程中遗漏掉主观性。还原论者忙于通过修改物理本体论承诺来消除主观性难题,结果为神秘主义、突现论和目的论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0.
郭卫兰 《成才之路》2014,(12):88-88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导、全国课程改革小组主任钟启泉教授在论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时指出:“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遭遇到理智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思维活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只有借助于自己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内部联系,才能变革自然和社会,成为历史发展的主人。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高级过程。它比一般的思维活动更复杂、更艰难,因而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化学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正如足球运动员的射门意识,没有旺盛的射门意识,便无从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破门得分:同样,没有强烈的化学创新意识,更不能启动积极性思维去获取新颖、独特的化学成果。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史—探索”教学模式的“重演”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探究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科学教育领域热点问题之一。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否让学生亲历或"重演"人类科学发展史过程中关键性、突破性的科学研究活动?人类探究经典物理学的进程与人类物理概念的学习进程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即学习者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重演"着人类探索物理的过程,从而提出基于"重演"论的"科学史一探索"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人脑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人脑是所有行为与思想的发源地,是文化产生的源泉;而文化储存在人脑中,文化经验活动会改变人脑的结构与功能。每一种持续性的活动,无论是文化观念与活动,如文化学习、思维想象,还是生理活动、感觉活动等都改变着人类的心智与脑,使人脑成为文化脑。人的文化具有复杂性与累积性的特征,通过人类独特的合作、模仿、教学等独特的文化能力而代代传承。脑、认知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化学意识就是人脑对化学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人在从事化学活动中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反映化学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高级形式。当学生的化学意识达到较高的水平时,学生就能快速正确的依据化学原理,处理面临的化学问题。因此,化学意识的水平是衡量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4.
李小丽 《成才之路》2013,(13):50-51
我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教授曾多次讲过:"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化学史系统地阐述了化学发展的过程,它又如实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情,而且还展示了化学家们为了揭开化学现象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化学史的学习,不仅可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对理论与实践、人类与自然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正确认识,从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任何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人之所以成为自然界最高等的生物,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由于在进化中获得了最完善的信息机构。人体的信息处理机构是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人脑的结构与功能对于人本身的认识来说,是一个高深难测、进展缓慢的课题。这是由于人脑的复杂性非其他任何物质可以相比,加之人类本身还没有掌握足够的技术手段来揭示这个复杂的信息机构。但是,人脑的研究又是当前科学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我们对脑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  相似文献   

16.
正一、心理意识主导歌唱发声的生理和物理的活动过程人类歌唱发声的过程是一种生理和物理的活动过程,但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理意识的活动过程。人体的各种器官和肌肉都布满了神经,这些神经全都与大脑相通,当人体需要做出某种动作时,大脑便会通过联通某一部位肌肉或器官的神经发出指令,这些部位的肌肉或器官便会按照接收到的指令去工作。与此同时,这些部位或器官的神经又会配合人体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和听觉器官)适时地将现场情况不断的反馈给大脑,供大脑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精深知识、完整人格、体魄健康的人。那么怎样培养具有这样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呢 ?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艺术教育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首先 ,艺术教育能启发人脑的意识活动 ,激发意识活动的能动性。人类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依赖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也依赖于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的大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为意识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脑这个思维器官是不能离开客观世界这一物质对象的 ,同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通过感性和理性这两种认识形式实现的 ,…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人类智能是指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 ,用脑力活动表现出来的智力。主要表现为 :感知观察力、记忆力、逻辑判断力和语言表达力等综合性的心理能力 ;而人工智能则是指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模拟和代替人的某些智能 ,也叫“机械智能”或“智能模拟” ,也可以说是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人工智能作为对人类智能的模拟 ,它的出现和发展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它进一步表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属性 ;引起了意识结构的变化 ,扩大了意识论的研究领域考察电脑对人脑某些智能活…  相似文献   

19.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脑的许多功能已能被机器高效地替代,惟有人脑的创造力是机器难以取代的。整个人类正在启动一项21世纪的人类智慧工程,积极地开发人脑的潜能,而这个工程正是以发现人类多种智能为基础,以开发人的创造性为核心的。它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我们的孩子。人脑是创造力的源泉。近些年来,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已使人类对人脑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客观事实。但是,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创造力是人脑的最高级功能,人类“惟一一处永远无法征服的边疆,便是心灵创造力的边疆。每个人的脑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与别人的脑不一样。对于…  相似文献   

20.
姚满团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20-22,26
埃德尔曼提出了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神经达尔文主义意识观,认为进化高级阶段出现的特性不能被还原为低级阶段的特性,反对意识研究的还原论。这一意识观对意识研究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转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也面临种种困境。后现代互助论方向可能成为其未来的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