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5,(5):46-46
咸宁日报社朱封金认为:党报副刊如何既有学性又有新闻性?如何办得既有深度又有活力?就要坚持“三唱”。  相似文献   

2.
对于报纸而言,文学副刊以其绚丽多姿的魅力,修改与调整着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节奏,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着各种政治的与非政治的综合信息,并以此成为成熟报纸的坚实一翼,与新闻报道共同拓展着报纸的发行市场和读者群。对于文坛而言,文学副刊为文学注入了新鲜活泼的血液:一方面在不断培育着新的作家,同时又使成熟的作家拥有了一片张扬自己思想与声音的阵地;另一方面,依附报纸巨大的发行量与涵盖面,文学副刊为文学构建出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使文学与市场,作家与读者更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我国的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散文创作高潮。这两次高潮的出现,除了出版快速发展的因素之外,都与报纸的文学副刊有着直接的干系。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人的眼里,做报纸副刊编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将别人的成品拿来,用红笔在上面圈圈删删,就大功告成了.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做一名合格的报纸副刊编辑,绝非易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报纸副刊编辑,很多人成了大家、名家.<申报>、<大公报>等报纸的副刊在全国具有难以替代的影响力.这些报纸的副刊,对正刊来说,所起的已不是绿叶衬红花的作用,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放异彩.一张报纸的副刊能办到这种程度,当然是编辑的功劳.只有高素质的编辑,才能办出让读者喜爱的副刊.  相似文献   

4.
地方报特别是地市和县级党报的文学副刊,与中央大报和全国发行的各大晚报文学副刊不同,与文学期刊更不同,其面向的是当地所有市民,应定位在为当地最多的普通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从业者服务上,而绝不仅仅是为少数文学爱  相似文献   

5.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使报纸副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言,这是报纸副刊所遵循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鲁中晨报创刊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没有设副刊版面,这在媒体中是非常罕见的。笔者观察淄博几家媒体的副刊版面,对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拉动也并不明显。如何使副刊生存下去,成了鲁中晨报新设立的《闻韶》副刊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鲁中晨报创刊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没有设副刊版面,这在媒体中是非常罕见的。笔者观察淄博几家媒体的副刊版面,对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拉动也并不明显。如何使副刊生存下去,成了鲁中晨报新设立的《闻韶》副刊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4年10月1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工作座谈会. 会上, 习主席围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以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等问题与参会的各界文艺工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强调,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 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低俗不是通俗, 欲望不代表希望, 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一部好的作品, 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的开始,存在了百年之久的报纸副刊伴随着经济大潮,内容突破了传统纯文学的框架,延伸到文化、生活、休闲娱乐、汽车、房产等领域;大众倾向日甚,尤其是周末版、星期刊、周刊突出了社会性,强调了可读性和娱乐性,副刊由此变得异彩缤纷.  相似文献   

10.
刘元娟 《青年记者》2007,(12):82-82
乍一看,策划似乎与报纸正版新闻类板块关系更紧密一些,而与副刊关系不大,特别是文学副刊关系不大。报纸正刊为了及时反映新闻事件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需要进行精心策划,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副刊一般时效性新闻性不强,但有专家曾经说过:“如同报纸的理论版代表报纸的理论水平,报纸的副刊反映报纸的文化品位。”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副刊在文化宣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学副刊在报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高品质生活的享受。文学副刊如何赢得更多的读者?这里粗略谈谈编辑文学副刊的一点体会。 文学副刊也要有指导性 文学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办好文学副刊无需争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文学性是报纸副刊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获得广大读者欢迎的内在原因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作为报纸新闻版的延伸与补充。关注现实、介入生活、服务受众。已成为新时期副刊发展的方向。副刊主动向新闻性靠拢,用新闻性保证其可读性、时代感,已是信息时代传媒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3.
文学副刊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践中,必须旗帜鲜明地高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精选丰富多彩、情操高尚、积极健康的文学作品与读者见面,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学副刊《春秋楼》是《许昌日报》自1987年创刊时就有的专刊,17年来,从不间断,已出版六百多期。它以清新大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青睐,成为《许昌日报》重要的一翼。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文学副刊普遍存在格调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在情感观念上的起伏变迁视而不见,认为小小的副刊无法担此重任-而对生活中的小情调、小情感,却极尽铺张与渲染.这显然是文学副刊的误区,要让文学副刊真正成为反映社会文化思想的标尺,就要求编辑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副刊,在革新求变中为它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
面对千变万化的文化市场以及读者需求,文学副刊应该怎样办得更具特色,更有魅力,以其崭新的面目呈现于读者的视野,这其中,副刊编辑的艺术审美的更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文学副刊的编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审美与美的再创造的过程。编辑是一座桥梁,沟通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与读者的审美感受.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编辑人员通过阅稿,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在改稿中体现审美  相似文献   

16.
副刊三戒     
副刊,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它同样肩负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共产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人的重任。好的副刊,应当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我省大多数报纸的副刊既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又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但是,在有的副刊的版面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不甚健康以至少数低级庸俗的  相似文献   

17.
副刊三问     
李伟明 《新闻窗》2012,(5):57-58
由于笔者做过较长时间的副刊编辑,又是副刊的热心作者,且一直是副刊的忠实读者,虽说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不再具体从事副刊编辑工作,但对报纸副刊的感情不变,故以书面形式提出如下问题,看看是否值得副刊界同仁关注或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副刊三题     
一、关于报纸副刊的地位 中国报纸副刊最早是以“附张”的形式出现的,第一张副刊则是1897年11月24日英商字林洋行创办的《字林沪报》附张“消闲报”。从报纸问世的那一天起,副刊就如影随形。不过那时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版面协调和对读者欣赏品味的调剂。当时,它确是正报的次要部分,称“副刊”则是名副其实的“副”。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报纸事业的发展,副刊的作用、地位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过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地把副刊看成是正报的延伸和补充,副刊也一直甘当配角,居于从属的地位,甚至在历年来开展的我…  相似文献   

19.
黄亚华 《新闻知识》2003,(10):51-51,59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保证党报副刊的导向正确性,如何使副刊成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最佳载体,又能保证副刊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味,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我认为,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进一步使党报副刊在深  相似文献   

20.
李建伟 《青年记者》2006,(16):65-65
近年来,在“三贴近”宣传思想的指引下,愈来愈多的文艺工作者脚步往下走、目光向下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文艺创作的视角投入基层群众,写出了许多洋溢时代气息的好作品。而作为副刊编辑来说,就是要把握时代脉博、了解社会需求、洞察审美时尚、分析观赏心理,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