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16):27
向"训导式"教育说不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2011年12月17日在清华大学论坛上就国内"训导式"教育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直言其束缚了年轻人吸收新知识、新方法的手脚,导致他们在做学问的道路上走得不够远。他认为,国内学生对待学问都很专注和专一,且知识储备扎实,但由于追求专  相似文献   

2.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20):38
实施新课标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博士在2月29日教育部网站上撰文认为,在义务教育段新版本课标全面贯彻之际,一线工作者需要努力把握实施新版本课标的四个关键点:1.细心对比找变化。在实施新版本课标之前,应首先关注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进而分析为什么要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新版本  相似文献   

3.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3,(4):30-30
课改问题的根源在于顶层设计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平在《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反思1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课程改革在持续推进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混乱;二是教师不能辨析和处理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学矛盾冲突;三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评价难以开展。从表面上看,导致这些问题的责任方都在一线教师身上,但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却与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有关。课程设计者对课程理论基础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24):34-34
校长要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李瑾瑜3月6日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是现代校长的新使命,这意味着校长要从人、财、物、事所构成的“有形学校”的权利性管理,转向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学校与教育、教育与人的内在关系,也意味着校长对学校教育本质特性与价值的坚守,更意味着校长对教育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12):39
提升教育品质呼唤智慧型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田慧生在1月4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对个体而言,智慧是人生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对教育而言,教育智慧则首先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正面临改革攻坚的新阶段,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需要的不仅是教育智慧,而且更需要  相似文献   

6.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32):31
教育新活力有赖于转型发展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局长唐国均在5月3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教改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但是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更多地只想着教育自身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事情,比如抓质量、抓特色、抓队伍等,而忽略了技术性之外的东西。比如教育的对象,由于不顾人的发展需求,学生负担多了、个性少了;比如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关系,所培养的对象不能为社会所需要。正如经济发展一样,教育发展也亟待实现转型。唐国均建议,今后应  相似文献   

7.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8):31
基础教育的价值是育人不是选拔2011年12月11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在北京举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上指出,目前,应试教育现象之所以如此顽强地存在于学校之中,重点学校之所以愈炒愈热,重  相似文献   

8.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3,(8):30-30
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的建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朱彩兰在《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目标区别于传统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具有过程性和结果性的双重属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28):29-29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项贤明在3月23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高中课程改革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1.进一步增强高中教育的选择性,即在高中阶段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4,(16):37-37
正道德课堂建设的三个追问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在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全文刊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期)时指出,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构建道德课堂。在课堂上,每一次启迪生命的道德之旅,都要追问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即确定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即采用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1.
前沿观点     
正给选课走班的五点建议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何通海在参与《中国教育报》发起的话题《选课走班:种种现实如何应对》(全文载于2014年6月4日刊)探讨时,给准备进行选课走班实践的学校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全面了解,理念先行。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社区的资源优势,对教师、学生、家长就选课走班的改革理念进行宣传引导。第二,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制订系统的学校课程方案,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做到蓝图先行、有条不紊。第三,培训教师,提升能力。做好师资培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第四,比较研究,建章立制。比较研究班级授课制与选课走班制的差异,完善开发制度、选课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实现制度创新;研究中西走班制的差异,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第五,分步  相似文献   

12.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44):27-27
课程资源问题需深化认识 在日前举行的“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成果报告会上,课题负责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研究员张廷凯认为,课程资源是富有教育价值的,是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乃至自然中的教育资源,是学科与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在本质上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13.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4,(44):33-33
正普通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行动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副教授杨明全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9期上撰文认为,大学先修课程(在普通高中开设、由部分高中生选修的具有大学水平的学术性课程,英文为A 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简称AP课程)的教育价值包括选拔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高中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高中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与民主化等等。普通高中开设AP课程须明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教育学历艰辛,但在近20多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教育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创新。创新要有敢于创新的气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2,(9):80-80
李希贵:教育的使命是“发现” 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李希贵:教育的使命是“发现” 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校长的成长一般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普通教师一教学骨干一教研组长一学校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一校长。校长不仅是学校的行政领导.而且绝大多数校长也是教学方面的能手。但是近年来我们却遗憾地发现,许多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校长在从事学校行政领导工作后.整天忙于行政和评价别人的水平.自己却陷于会海之中难以自拔.往往不知不觉远离了课堂,丢弃了教学工作,脱离了教学第一线.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过去,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不一样的孩子教成一个样子,符合统一的标准。现在,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让学生感受平等,让学生发现自己,让教育回到原点!——摘自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2012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9.
观点集萃     
《基础教育课程》2012,(3):45-46
陆志平(特级教师,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多的将来自学校和教师课程改革的十年是在改革创新引领下建设的十年,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今后十年的课程改革,将在建设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化将聚焦于教学,改革的重心将移至学校。与十年前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多的将来自  相似文献   

20.
观点     
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校长职业化与校长专业化,教育观的后现代转化,“解构一建构”教学观,对建构主义的超越,预设和生成;校本教研应有的视角[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