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教世界》2011,(5):9-9
女孩受了伤,住进医院。她的眼睛上缠满了厚厚的纱布,世界在她面前突然变得漆黑一片。医生告诉她,一个月后,这些纱布才能拆掉。她问:"我的眼睛能好起来吗?"医生说:"当然能。不过,你必须忍受一个月的黑暗。"女孩有些害怕,一个月的黑暗?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疯掉。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新生     
左莉莉 《辅导员》2014,(10):68-69
9月1日,迎来了我的又一届新生。在众多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女生。用"与众不同"来形容她,可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她用独特的方式介绍了自己开学那天,我带着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我提示说:"你们可以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今年几岁,来自于哪个幼儿园,喜欢做什么……"孩子们按照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陆可爱 《学子》2012,(8):53-57
一、考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缺陷...  相似文献   

4.
丁香姐妹花     
她是我姐,我是她妹。小时候,别人都说我俩像双胞胎。可事实上,她胖胖的,我瘦瘦的;她白白的,我黑黑的;她文静,我调皮。不过个子倒差不多,穿上一样的衣服也就有那么一点相似了。反正我是无所谓啦,说像就像呗,我又不吃亏。她却着了急,端起镜子瞅瞅我再瞅瞅自己,小嘴翘得老高,鼻子一抽一抽的,气极了的样子:"双胞胎?我和她?妈呀,我有这么丑吗?"呜,我好冤!  相似文献   

5.
池莉 《生活教育》2012,(7):32-34
池莉的作品关注市井生活,文字能够与读者坦诚相见。她不但是一个懂得思考生活的人,在家庭教育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她曾说:"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的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  相似文献   

6.
曹阳 《成才之路》2011,(2):10-I0005
在人人都追求成功的当代社会,怎样去理解"成功"?对于孩子的教育,"成功"和"成长"的区别在哪里,哪一个更为重要?不久前,著名媒体人杨澜来到北京史家小学,在以"和谐奠基生命的底色"为主旨的"史家讲坛"上,作为一名家长代表,她用自己两个孩子的教育经历,讲述了对于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王艳 《现代教学》2009,(10):5-5
课间,我与小红闲聊,她说:"我姐姐今年上初三。"我便跟她开玩笑:"呦,你快有高中生姐姐了。""她上高中根本没戏。"她听了我的话把嘴一撅说。"为什么?你姐姐学习不是很好吗?"  相似文献   

8.
李月梅 《班主任》2013,(8):70-71
总想和女儿谈谈心,因为她最近的成绩有所下滑。 一天我在上网,她也凑过来,我借机和她交心。我问她:"能告诉妈妈,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吗?"女儿说:"有亲和力,不古板的。"我问:"那你觉得老师的亲和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她回答:"很多,比如能和学生用心交流,彼此之间不会因为师生关系而拉出一条警戒线;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我认为,教师的亲和力也体现在衣着和教学方法上。您知道为什么我们都不喜欢老教师吗?  相似文献   

9.
徐继红 《考试周刊》2012,(40):52-52
近日读的一篇小文章: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时风吹得更急,不久开始有闪电、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小女孩会被打雷吓着,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来愈大,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她的车,沿着上学的路线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却发现每次闪电时,她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问她:"你在做什么啊?"她说:"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相似文献   

10.
朋友每每做了噩梦都要向我报告一番,以便把这噩梦"破掉"。她一边喋喋不休一边哀叹:"怎么做了这样一个梦,多不好的兆头啊。"看我在这边一脸窃笑,她更愤愤:"怎么这样幸灾乐祸?""做噩梦有什么不好?我喜欢做噩梦。"我说。"喜欢做噩梦?有病。"但我真的是喜欢做噩梦。做噩梦常常让我感觉幸福。"有什么理由感觉幸福?"于是我一五一十地向朋友陈述:  相似文献   

11.
程宏杰 《辅导员》2014,(2):48-48
上学期的一节数学课上,同学们正在习字,忽然刘雪影同举起了手,我悄悄走到她面前小声问有什么事,她泪眼汪汪地说:"20元钱丢了。""什么时候丢的?"她说:"上节课还在,我把它一直放在文具盒第二层里。"刘雪影一直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自幼失去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20元钱对她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呀!  相似文献   

12.
沙龙里来了一位美女,已经到该结婚的年龄了,身边的姐妹基本都抱娃了,她却连男朋友还没有,家里人催得也紧,压力很大。我问她:"对于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想了解一下,你之前做了些什么?比如你有没有常上交友网站?经常参加交友活动?拜托周围的人帮自己介绍?"她说:"没有。我不知道交友网站靠不靠谱,参加了几次交友活动没有效果就没有再去。拜托朋友帮自己介绍,除非特别熟,否则不会去那么做,好像自己嫁不出去似的。"她着急找男朋友,为此焦虑,但却没有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已经被困在原地很多年。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新近出土的《雷峰塔》、《易经》延续了其一贯的家庭叙述。而这两部作品所叙述的内容,几乎在她早期的作品中都有所涉猎。她不断重复书写的动机何在?通过对其生平梳理和文本解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消解家族在"族谱"意义上的崇高以及在"血缘"意义上的温情;从个人潜在的心理因素上来说,这种书写还是一种"复仇",向曾带给她身心伤害的整个家族的"报复";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又包含了以此来减轻自己童年的痛苦以及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两方面的动机;以及期待打开美国市场,书写旧日"传奇";缓解写作焦虑,寻找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4.
古典 《八小时以外》2011,(12):95-95
"等死"不是心如死灰、坐以待毙,"穿越"不是逃离现实、躲避问题。 我曾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失败.但是随后出乎意料地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考还是不考?她已经纠结半年了。  相似文献   

15.
谢细妹 《高中生》2013,(6):53-53
小梅是一位"高四"生,她有一个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失眠。每天中午,她都在焦虑与煎熬中度过。她感觉心跳加速,脑子混乱,仿佛有一个声音不断在告诉自己:"你还有很多英语单词没背,还有数学题目没弄明白……"另一个声音又告诉自己:"你现在还不休息,下午就没有精力,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请看你们手上的画册,这是什么动物呀?它是一只鹿。大家看这只鹿身上是不是有很多白点?这种身上有白点的鹿是梅花鹿……"2月28日,对于史女士来说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作为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以下简称七星托幼集团)的一名家长义工,她在这一天给该集团七星高新幼儿园中(2)班的孩子上了一节识物课。为了上好这节课,从未做过老师的她做足了"功课",不仅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还提前向园里的教师请教了"教学经"。她激动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7.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教读课文。教这篇课文时,我一直在想,杨先生因什么而对老王感到愧疚?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个"不幸的人"?每个读者都试图解读杨先生的这份情感。笔者觉得杨绛先生写作《老王》之前,应该曾多次回顾自己与老王交往的点滴。几年之后,她觉察到了自己感到愧疚的原因,这就是:她没有真正地理解老王的内心需求,因而在他们之间的交往中,他对她、她对他付出的情感是不平衡的。情感的天平在老王那头重,在自己这头轻。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一份刊物上看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9.
在一份刊物上看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20.
赵冬冬 《河南教育》2010,(11):56-57
在郑州大学,张红英绝对算得上一个"老"辅导员了,她在辅导员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6个春秋。有人问她,做辅导员那么长时间,你不觉得厌烦和枯燥吗?这时,她总会坚定地摇摇头。因为她心中装着学生,所以从不觉得厌烦;因为她一直在努力探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所以从不觉得枯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