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8月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书林写意—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著名画家马书林等出席开幕式。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主持仪式。马书林先生是卓有建树的艺术管理者,也是在中国写意画领域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他在  相似文献   

2.
旧事重提     
干了一辈子的新闻出版工作,经验不多,教训倒不少。 1957年,正逢十月革命40周年。我所工作的《时事手册》(可以说是《半月谈》的前身),请一位画家画了一幅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宣传画做封面。这位画家在画的上端写了一行中文,还另有一行俄文,大概也有点像现在有人喜欢到处写几句英文吧!他写  相似文献   

3.
写眼睛     
只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的一些手法,写新闻的人完全可以借鉴。写人物,最重要的是写面部,尤其是眼睛。鲁迅说过一句话:“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所忘者,乃晋代画家顾恺之。此人写真,画出人像以后,往往搁置一边数年不肯点睛。别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9,(5):41-41
第一次看见吴为山的雕塑是2000年4月,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博物院。我立刻就喜欢上了他的多件作品。青铜的“齐白石”,从瘦削的脸孔,到长髯,到许多皱褶的长袍,捕捉了一个癯然独立的精神。费孝通是国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我曾多次听过他的课与他的演讲。吴为山的“费孝通”比真人似乎更像费孝通:开朗的面貌,幽默的谈吐和乐观的精神都刻画了出来。“荷兰女王”是另一件我十分欣赏的作品。通常西方艺术家很难画中国人面或塑中国人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说崔海     
崔海的大作出来了,说是要篇前言。我其实是很怕自己的文笔降低了他作品的档次。但转念一想,有些人是画以文章显,所以他们不惜千金找名家写美文,唯恐别人不解他画中之妙。就好像五十元钱的衣服非得挂个名标签,好把价钱标到五千。但真正的好画,明眼人都不会错过。崔海的画有目共睹,算得上是"天生丽质",想来也无需我唱什么颂歌。有很多人想知道崔海为何画得这么好,下面说他几桩日常小事,也许大家能咂出点味道来。  相似文献   

6.
谈题画     
一 题画,即写在画上的题识或跋文,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西洋油画没有题写文字的,画家只是在不起眼的地方署个名字了事。 我爱看画,也爱看中国画上的题识和跋文,尤其是才子们的题画文字,信笔写来却意味无穷,从中可以看出画家的性情、趣味。  相似文献   

7.
妙趣横生     
哈利·劳德告别剧坛演出(20年代) 画如其人,看美国漫画赫希费尔德的自画像,就可以想像出他是一位洞察人生、充满浪漫情怀的“老顽童”。艺术家们爱说人生是舞台,赫希费尔德是在戏中画人生,他作为《纽约时报》等传媒的“戏剧版”专栏画家,画了60多年戏剧人物漫像,谈起创作生涯也是充满戏剧情节的。赫希费尔德1903年出生于美国  相似文献   

8.
闲读偶记     
《东山魁夷散文选》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画家。他画中那种宁静、和谐、深切、悠远的情调,最使我倾倒,虽然见到的都是印刷品,无缘欣赏原作。绘事之余,他也写散文。他的散文,可算画论散文,也像美学论文,和他的画一样,有宁静、和谐、深切、悠远的美。《东山魁夷散文选》(陈德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文39篇。翻开书,就好似进入一道长长的画廊,作者用那支善于创造视觉形象的彩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读他的散文,如看他的画。读他的散文,也更能理解他的画。他的散文,和他的绘画一样,天衣无缝地将自然、人生、艺术三者融为一体,有对自然界万千气象的生动写真,有对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谱系中,许江被公认为中国最具成就的表现主义画家。十年来,他一直在画葵。他笔下的葵花大都枯干、倔强,葵园既像广场又如废墟。这是他精心找到的语言,他觉得这样的葵就是那—代知识分子的写照 许江站在展厅里,含笑看一群小学生在他的作品前站成一排、笑容灿烂地拍照。  相似文献   

10.
在基层工作的业余通讯员,常常因写的稿见报少或不见报而苦恼。有的埋怨编辑对“无名小卒”不重视,有的就“洗手”不干了.但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这段弯路,我也曾走过.我是工人,可是比较热爱通讯报道工作.我自1981年开始为党报写稿,由于写作基本功较差、见报心切,稿子写了不少,却一篇也没有被采用.后来我在读书时,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名画家,在访问德国著名画家门采尔时说:“自己一天画一张画,而要卖出去却需要一年.”门采尔让他倒过来试一试.即一年画一张,在提高绘画质量上下功夫,这样画出的画,会一天就可以卖掉。它告诉人们无论干什么,只有注重质量,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联系自己写稿实际,开始检查自身的问题,我是犯了只讲数量,不求质量的毛病.于是,我决心象门采尔说的那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先生于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桐乡的清朝举人家,少时家境贫寒,自幼酷爱美术,在私塾中因奉师命画孔子放大像成功,人称小画家。后受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先生和文学家夏 尊先生的影响,确立了一生从事美术事业的远大志向。五四运动以后,开始了他的漫画创作,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家。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最早出现在以葛饰北斋为首的日本德川时代。而在中国现代,据丰子恺先生回忆:“‘漫画’二字,的确是在我的画上开始用的。他不是我的自称,却是别人代起的……编者定曰《子…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夸儿子两位家长互夸自己的儿子。甲:我的儿子真是个天才,昨天他在墙上画了只蜻蜓,他妈妈捉了好几次。乙:那算什么?我儿子在地板画了条蛇,我吓得破门而出,谁知那扇门原来也是他画在墙上的!  相似文献   

13.
三、“架桥”的秘密在南阳市医圣祠后院的三间东屋里,我和一位蓄着长发的中年人谈得十分投机。这位颇有艺术家风度的人就是张一平。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已出版了几本画册和若干单幅画。我们的话题,是从他学画开始的。这一话题,一下子触动了他那根最兴奋的神经,他的谈话,一经开始,简直如同一泻千里的江河,一发而不可收。他讲到一九六五年考取了广东美术学院,还不甘心,一定要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年正赶上“文革”,考取了也未上得成,弄得他对“文革”憋一肚子火。加之,他画的裸体素描成了破四旧的突破口,就被打成  相似文献   

14.
最近接到穆虹电话,要我写郭汉江。想想我与郭总已经有不少日子没有见面了,也不知道他的近况。但我还是愿意写他,因为在我认识的报社掌门人当中,他确实有点另类了,值得写。说郭汉江另类,是因为他到报社前压根就没有接触过传媒圈或者广告圈,甚至也不是宣传工作出身,一步迈进来就当主管经营的副总编,随后又成为商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这在中国报业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这似乎有点传奇,但正是郭汉江的传奇造就了重庆商报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方力钧是我想念最多的一个朋友。其实我只写过一篇关于方力钧的稿子,有时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写什么,而且我又不会象那些艺评家那样评论他的画,说他“玩世”或者“泼皮”,而且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我以为是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对我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读过他的“艺术手记”,其实那“手记”在别人看来好象跟艺术没大关系,说是全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也看到过别人的文章里援引“手记”,每当这时我都想发笑——因为我觉得他的“手记”象小学生作文,稚嫩得能掐出一把水来,而引用者居然还真把它当一  相似文献   

16.
在我采访的许多艺术家中,农民出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别有风采。他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对民族戏剧事业的无私奉献,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写一个人的“角度”,可以在采访之后产生,也可以在采访之前萌发,被采访人物的强烈的特色,往往使作者在采访之前就有这样的萌发。我第一次采访宋长荣在1983年5月初,当时他是淮阴地区京剧团团长,率团来徐州演出。当我打电话找宋长荣时,剧团的同志告诉我,他就住在剧场的后院,没有住宾馆,随时可找他。我来到剧场院子里问宋长荣在哪里,一个小演员说:他刚和我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次到朋友家里做客,看到客室墙上挂着一幅题为《按乐图》的画,便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好一阵子。旁人问他,你看了这么久,看出了什么奥秘?王维说:这画的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他说得这么神乎其神,人家都不相信,便叫乐工来当面演奏这支曲子。乐工演奏时的神情和手技动作,几乎和《按乐图》画的一样。王维观察得如此精细,在场的人无不惊服。细致地观察对我们新闻工作者也十分需要。我初学写新闻时,常犯不注意深入观察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毛病。一次村上的老会计和我  相似文献   

18.
我爱读散文,也常想写散文,因为散文是文化品味很高的文体。记人的散文,与小说不同,大概主要在于没有虚构的余地。《河南日报》举办的碧云天纪实散文征文,既特别标明“纪实”,是要写真人真事无疑了。我是先见了“泥猴张”的作品之后两三年才看到这位艺术家的。最初看他的泥猴,眼前为之一亮,别看是只泥猴,煞是机灵有  相似文献   

19.
展览演出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行将于4月22日、23日举行春季拍卖会,此次拍卖会上最抢眼的拍品当属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卷》。 北宋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既是亡国之君,也是名垂青史的艺术家。他能书善画,在书法上自创了“瘦金体”,在绘画上尤擅花鸟,形神逼肖。历经千年,  相似文献   

20.
编辑的幽默     
我是画图画的,有时也作文,投寄报纸发表。因为怕丢,就复写一份自己留下。积数十年之经验,越来越感到非留不可了。拿最近一次来说,有家报纸的一位编辑约我写一篇讲幽默的文章。他是我熟识的青年朋友,自然要按时交卷,他也按时登在了报纸上。我从头到尾读了三遍,才发现1,000字里,只有第二段开头16个字的那一句是我写的,还有一个句点;此外,没有一句是原文。我那篇作文有1,400字,选用了1.14%强,按原稿署名“方成”。因之也越来越感到当编辑之难了。一篇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