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其中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何谓整体性数学整体性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何作用所谓整体性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整体出发去理解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建立起有序的立体知识结构的教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突出整体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国外学术界一般把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类,而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归结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国内学术界要么否定马克思有一般的历史哲学,要么认同、沿用西方对历史哲学的这种二分法。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历史哲学,但它是在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与思辨的历史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具有辩证性质,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既各有其优长,又各有其致命弱点。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应该扬弃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4.
1.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误区。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但它不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简单堆砌和集合,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5.
桂花 《湖南教育》2002,(1):25-25
历史课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形成开放意识、国际意识,自觉继承人类的优良道德传统。历史课的功能不可忽视。然而,据调查,有部分初中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甚至讨厌上历史课。为什么会有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历史的现象呢?第一,历史现象、历史史实纷繁复杂是部分初中学生厌学历史的一个客观原因。历史史实发生在过去,历史现象不能重现,师生在教学中只能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想象。历史年代的久远、历史知识的浩繁、历史现象的复杂,对一部分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历史高考题基本上杜绝了那种小切口、深分析。类似政论式的考题考查法,不过多要求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但与这一历史事件相关联的纵向的横向的历史事件却是必须了解的,而且分数的获得讲究“采点得分”。这样,引导学生梳理出历史遗留给今天的内在脉络,从单向静态认识向动态历史时空结构体系行思维渡越,把问题定位在历史三维空间的交叉点上,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就尤为重要,借给学生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的真真切切,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下面通过例题分析说明如何把握历史问题的多角度,以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历史学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就如自然科学学科必须进行实验一样。它可展拓和深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素质教育。历史资料还被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历史测试中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题型中,对综合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简言之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为政府所要求的行为。然而,素质有多方面,立足于中学历史教学,该如何进行历史教育,以什么作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中心呢?这是一个有争议、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了素质教育,但令人困惑的是,这些素质教育在根本目标和具体操作程序、手段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向。其主要表现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上传播历史知识,搞应试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  相似文献   

9.
柯的《历史三调》认为历史研究难以尽善尽美,经历、事件、神话这三种认识历史的途径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很大的合理性和价值,表现出作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怀疑。尽管如此,历史学在本质上有科学的成分,历史认识具有不“严格”的、独特的客观性。如果历史学家具有必备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实现历史叙述和解释的客观性;同样。历史学家如果能站在人类整体的高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价值评价作用,历史评价同样也可能实现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是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因、外因、具体原因等等。因此,首先要学会分清原因含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高中历史的内容较初中历史有较大的加深和扩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它要求在初中历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台湾地区高中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有六套,与旧历史教科书相比,它们在编写理念上,有很大不同。其中龙腾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的历史教科书(简称“龙腾本”)较为出色。它的编写理念和特点是:注重对历史人物的描叙;呈现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知识;写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整体历史”架构;重视发挥课文辅助系统在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历史写作的目的有三,即提供一部准确的真实的历史发展概况,提供一套继续深入研究历史的材料索引,提供认识历史规律推动历史发展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践,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都很重要,学习历史也是如此。如果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通过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是以对教师的信任为基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对知识丰富,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道德品质好的教师是钦佩的,对他所教的课程也就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  相似文献   

15.
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研究中,通过对历史概念的重新阐释,借助于“总体性”范畴,卢卡奇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走向总体性历史辩证法。他的早期历史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重建有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面对历史教育备受冷遇的局面,屡有专家学者论述历史学科的价值和呼唤社会对历史教学的重视,也曾见有人发出忽视历史教育将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警告,却鲜见有人认同,反而是“读史无用论”日见流行。历史学科遭遇到今天这样的困境,原因多多。审视历史教学自身所存在的弊端,并对其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相信会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当前历史教育的主要弊端1.偏离经世致用的方向,为史学而史学。“鉴古观今,经世致用”是历史学科的价值所在,而历史教育的现实如何呢?孙达人先生指出,当前的史学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割断了史学与现实之…  相似文献   

17.
由激进主义大显于中国近代社会而引发的现代“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大可不必,近代激进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发展本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受内外诸多因素所左右、以其内在必然性而展开。彻底否定激进主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至少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两种主义”相互作用的适度张力依“自然历史过程”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刘学章 《山东教育》2006,(10):43-44
《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有人这样比喻:倘若历史是滚滚的长河,那么时间就是长河的里程碑;倘若无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一盘散乱的珠子,那么时间就是串起珠子的线索。可见,指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时间,是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亡人国必先亡人史。足以见历史教育与国家兴亡关系之重要。是以历来皆以历史教育为国民教育重要之一环。这就是日本当国屡以教科书问题大做章,蓄意向青少年灌输歪曲的历史,以求一逞其非分之想的原因所在。国民教育重在向青少年施教,而历史教育的主要渠道即通过中学历史课程而取得应有的社会效应。课程质量之高低端赖乎课本质量,历年颁行之中学历史课本虽屡有修改,但终难为师生所满意,以致历史教育之效能渐趋低落,以致大多数青少年对祖国历史知之不详,  相似文献   

20.
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在历史认识论方面,他解答了历史学的性质;提出了历史学的任务——解释和描述;指出了历史学的选择性和历史认识的相对性;阐述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意义。波普尔的历史认识论内涵丰富,既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也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