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5月20日至6月初,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98柏林·中国湖南图书展。在此期间,还随团进行了一些文化出版方面的参观访问活动,收获很大,尤其是对加强新闻出版业中几大资源的管理,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充分开发、利用选题资源,是繁荣出版业的关键所在选题是出版社最为重要的资源。充分开发、利用选题资源,是出版社一项最根本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德国的出版业在管理模式上虽与我国不同,但在选题开发与利用的主动性和灵活多样性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书籍出版社有12000家,从分类看,有3000…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出版业转制改革以及生存发展并逐步融人国际出版业的大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很猛,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朵奇葩和亮点。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大学出版社的事业,人们都在作着各种各样的思考。大学出版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别于非大学出版的特点何在?它的关键定位又是什么?在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形势下,大学出版未来的走向又应该是怎样的?通过对美国大学出版社的观察和了解,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德国图书出版业概况谢晋洋德国的出版业和印刷业均较发达。德国人口7910万,有出版(集团)社22D0多家,年出书6.8万余种,图书的1/3销售到国外,国外市场主要是欧洲和美国。大部分出版社属于中、小型,他们具有自己的特色,能很好地适应市场与竟争。少数出...  相似文献   

4.
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与本刊联合主办的“博鳌论坛——创造教育出版社与民营书业的新合作”活动,于今年3月8日至10日在海口、博鳌两地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论坛,是本刊多年来主办的论坛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教育出版社与民营书业实现高层次对话的第一次。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出版业一直被认为是比较“计划”的行业;而在出版业中,教育出版社又是特别“计划”一些的阵营;出版业中的民营板块,却是最活跃、最“市场”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我国的出版管理水平,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出版管理人才,2000年夏天,新闻出版署组织全国部分出版社管理人员,赴美参加了纽约大学出版中心主办的出版管理研讨班。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研讨,现将学习中的一些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体会草成此文,并略陈拙见,敬请出版界同仁指正。 市场营销(Marketing)是指促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策略与特殊技巧。市场营销在诸多产业中已广泛运用,但目前我国的出版业中却极少涉及或相对滞后,这与出版社的产业化程度不够有关。在美国,出版业同其他产业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或特殊性,在出版产业的整个…  相似文献   

6.
中央级大出版社是我国出版业的支柱,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今天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这部分大出版社辉煌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我们在21世纪出版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  相似文献   

7.
德国的出版业德国人口不到一亿,出版书籍的数量及人均购书率均居世界前列。德国各出版社出书范围略有侧重。如施普林格偏重出版学术专著,胡贝尔出版各类文史科学著述,朗根沙伊专出外语辞书及教材,国际出版社制作录像、磁带及配套教材,德意志袖珍书籍出版社出版袖珍本...  相似文献   

8.
英国现代图书出版业的特点及对我国出版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岁末,在新闻出版总署的组织下,笔者有幸参加了赴英编辑出版和版权业务高级研修班,深入英国的出版社和英国的大学实地考察了英国出版业的历史和现状,结合中国的出版现状进行思考和比较分析,很有启发,感觉英国出版业在全球化出版、出版集团化与小型出版社专业特色化、注重市场营销、政府对出版业的支持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王巍 《现代出版》2001,(2):12-14
随着我国加入 WTO日期的临近,对出版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作为中国出版业的一部分,大学出版社从初创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为国家的出版事业,为教学、科研以及知识的传播积累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我们也该认识到,在基础和定位、体制和特征、职能和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大学出版社同一般社会出版社 (或称商业出版社 )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广大大学出版工作者,要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些差异进行明智的辨析,进而探索大学出版社的运作规律,最终形成中国大学出版业…  相似文献   

10.
教育出版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二是教育出版社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事业单位,在图书出版上必须面对十分强调意识形态的国情,同时又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必须面对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此点与其他出版社是共同的。二是按一些同仁的提法,“教育出版社姓‘教’”,依照出版业的分工,主要出版教育类图书。随着升学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学历要求的日益提高,大多数教育出版社在上述基本现状的制约和提供的有利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出版社的信息化,特别是福建省出版社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出版业信息化的进程总体上落后于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日益增长的出版信息需求和落后低效的信息机制、规模生产和低水平管理的矛盾依然存在。为此,笔者于2002年9月至11月先后网上调查并走访了福建省9家出版社,了解出版社信息化的实施情况,以及出版信息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试以福建省的出版业为例试析其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唐丽 《出版视野》2008,(1):18-18
从当下图书出版业的形势来看,出版业产业链的若干环节若干项目联系得更为紧密,而出版社和书店.无疑是这条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两环。以协作、双赢、沟通、效益为基点,重庆大学出版社在社店合作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办发[03]105号件和财税[04]39号件精神,全面深入学习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3月27日至29日在京组织召开了来自全国73家大学出版社社长、财务及税务负责人参加的2005年度全国大学出版社财务、税务工作研讨会。这是在全国大学出版社面对改革发展关键之时,版协召开的又一次财务、税务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德国图书市场的启示──兼谈我国出版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周绍华党的十四大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潮浪涛汹涌、为了了解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学习借鉴他们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笔肯于1993年4月,随中国大学出版社代表团前...  相似文献   

15.
应当承认,在当前出版业竞争非常激烈的局面下,由于诸多原因,一些出版社在自己的产品———图书的运作发行中,还明显地缺乏一些系统性和前瞻性,还明显地缺乏出版社的品牌意识和营销观念,表现出更多的盲目性和短期性,这就影响了双效益的实现,影响了把握新机遇的适应性,更影响了出版业所肩负的特殊使命的完成。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可以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方面是出版社本身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是出版社出版某一类或一组图书而形成的品牌类图书的形象,如80年代风行一时的“五角丛书”,90年代的“布老虎丛书”等。出版社本身的品牌形…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出版对我们的启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宏 《现代出版》2005,(4):41-43
导言 对于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定性,以前许多年里国内业界其实本来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或争议,原因在于我国设立出版社的审批制以及大学出版社在整个出版业并没有呈现出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然而,最近几年里,大学出版社像一股积聚了多年的能量,在中国出版业中异军突起,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令人刮目。而同时,非大学出版社在近年面临的许多问题也同样给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警示。这样的比照和背景下,加上出版业本身正在经历的变革、图书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大学出版社自身生存问题的日益突出,业界对大学出版社的评判以及大学出版社自身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如何正确地给我国大学出版社进行定位,正确地认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地认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并进而科学地认清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我们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每一所大学出版社都应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走向世界──访德见闻与感悟韩天雨一、走向世界,弥补并发展B己1993年9月,我参加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访德代表团。我们在德国考察期间,除去访问出版社和发行公司外,每到一个城市,见书店就进。和德国的图书装帧印制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我们见过少量在德国...  相似文献   

1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出版业面对外国出版业,与狼共舞在所难免。我们的出版社要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从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培育、发展自己的品牌——以图书品牌树立出版社品牌。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们的出版业无疑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构成WTO的三大部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都有与出版业密切相关的条款。其中版权保护协议及出版、印刷市场准入等条款,都将对我国出版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美术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仅“美联体”就有46家成员社。各个美术出版社都在为发展美术出版事业作出自己的不懈努力。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由于几乎每个省都有一家甚至数家美术出版社,因此形成了大多数美术出版社的经济规模不大,集约化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出版社每年都往前走一小步,没有大起大落,还曾被评为良好出版社,但我们也明显感到步子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新世纪的思虑还要更多一些。首先要认清发展形势,增强应变能力。虽然我国出版业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还要有一段过程,但随着国内出版业的发展与国外出版业的渗诱,各种工作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