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指的是实现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共同基础上的双倍增长,这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通过研究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体情况,探讨实现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的具体路径.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需要劳动者收入增长水平不断提高,与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一致;还要保持居民收入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共同发展.广西要想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还面临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选取1992-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数据和200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建立两者动态回归模型,以此探究国家教育经费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运用实证分析对人均可支配收入走势进行预测,得到了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波动趋势、周期、异动的相关结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二五”期间仍将保持上涨趋势,其增长率波动周期大致为5年。  相似文献   

3.
logistic模型是一种实用的增长阻滞模型,利用logistic模型根据1978年至2010年年人均收入数据,并结合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经济战略规划,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和年涨幅度多少应考虑到多种因素。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承受能力应是制定高教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5854元,农村人均年收入为2210元。按学费占家庭年收入的25%计算,1999年我国城镇三口之家的年收入为17562元,可负担学费约为4390元。农村四口之家的年收入约为8840元,可负担学费约为2210元。二平均可负担学费为3300元。显然,我国今  相似文献   

5.
选取1988-2011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提高0.338 44%.因此,可通过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出游动机,进一步完善假期制度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带动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加快经济发展进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中心任务。关键是要尽一切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树立正确发展观一一根据比较优势制定湖北省经济发展战略,争取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有突破性的发展,进而在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再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我省城省居民的生活状况,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状况的特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生活状况的前景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主要考察了职业教育在脱贫、促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2009年四川省实行“9+3”免费教育计划,为研究提供了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对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9+3”免费教育计划对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显著正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免费教育计划对所在的县域经济亦有促进作用。研究既是对已有教育扶贫政策效果的检验,也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正确认识并揭示收入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对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3~2013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青海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收入、消费的实际情况,力求准确如实地反映青海省城镇居民收入的现状、消费的结构,并对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刺激消费需求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分析,验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受经济、二元体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是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城镇居民收入扩大的原因很多,通过建立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直观统计图,实证分析了居民的收入差距,归纳出了影响收入差距内在原因与外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居民在总体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的同时,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高低收入户在收入、消费结构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扩大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为例,利用协整理论和1995—2011年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构建了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存在协整关系,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到可支配收入的明显影响,同时,前一期的误差对当期的消费出也有着显著作用。此外.由于福建省的低水平社会福利导致了居民的预储蓄行为,这就需要加大调整力度将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非均衡状态拉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综合适用于短期预测的GM(1,1)模型和适用于随机波动较大的数列预测的马尔科夫模型GMM(1,1),对2000年-2006年十堰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建模计算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为制定新一轮的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一方面非农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均资本存量上升,生产效率提高使得务农收入提高。早期城镇化研究的一般理论预设和实际研究认为,在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农民整体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然而,分析我国1978—2013年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发现: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缓慢。对我国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知:城镇化具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但因被其他变量的作用效果抵消,从而两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反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解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的最重要因素,二者成反方向变化.中国巨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它是国民收入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初次分配的结果.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城乡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文中概述这些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始终落后于城镇居民、且收入差距趋于不断扩大的状况。重点分析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并简要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如何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调节收入差距的视角下,结合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对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由于受个人所得税的相对规模、征税范围和课税方式等的限制,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非常微弱,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应着重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课税力度,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河南省经济的发展,而工资性收入差距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分析河南省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从提高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机会,改变农村居民生活观念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整套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河南省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