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少年》2015,(3):54
<正>欧·亨利(公元1862-1910年),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欧·亨利把小说的灵魂全都凝聚在结尾部分,让读者在似乎平淡无奇而又诙谐风趣的  相似文献   

2.
小主持人:老师,你今天拿的这幅画像是哪位大作家?他是哪个国家的?主讲老师:这位大作家名叫莫泊桑,法国人,他跟我们前面讲到的美国作家欧·亨利一样,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短篇小说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喜有泪,有哭有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着眼于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分别从夸张手法的运用、出乎意料的结局、微笑中的眼泪三个层面去分析他的短篇小说的风格特点,以期较为全面地体现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叙事时间是小说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小说鉴赏的新视角。欧·亨利擅长通过协调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改变叙事速度的精妙技巧,达到非同一般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欧·亨利不仅是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而且还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一些短篇小说融入了人文关怀和公民道德意识。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选取三篇欧·亨利短篇小说,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三方面来解读他的公民道德观,旨在挖掘其短篇小说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他,借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他,用犀利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真谛;他,就是含泪的微笑——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的欧·亨利。欧·亨利(O·Henry,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  相似文献   

7.
胡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100-102,136
“文学性”和“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以该流派为理论依据和切入点,基于欧·亨利的四部短篇小说,从叙事载体和情节安排的陌生化策略出发,浅析欧·亨利小说的艺术创作手法,从而给文学创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8.
刘秀梅 《考试周刊》2011,(28):37-38
欧·亨利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其独特的创作特色使其成为美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他的人生阅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他故事中的主人公形形色色.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也有巧取豪夺的资本家。而欧·亨利最为著名的是“欧·亨利式的结尾”.娓娓道来的描述却带来出人意料的结尾.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对于那些眼光挑剔的读者,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最好的不是那些讴歌人性美好以及有着"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他们需要看到的是那些直击人性黑暗与荒谬、没有任何作者"风格标签"的作品,其实这些在欧·亨利的作品中,不在少数。《钟摆》也许是其中最不引人注目,却又最"复杂"的小说之一。外出归来的丈夫发现妻子因母病重离家,突然良心发现:"现在他明白了,凯迪对他的幸福是必不可少的。枯燥无味的家  相似文献   

10.
独特的叙事风格是区别欧·亨利与别的作家的关键因素,欧·亨利的小说大抵上都采取明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的方法对故事进行阐述,而这两条线索都会在故事的结尾碰撞交织.在故事情节发展上,欧·亨利总是采用"现身"的叙事手法控制情节的发展,在情理之中铺垫通往出乎意料的结尾,使得在读者惊讶于故事发展的180度大转弯的同时想到之前的铺垫而豁然开朗,觉得情理之中而意犹未尽.而正是这种意犹未尽的对小说之前细节的回忆让读者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性和喜剧性相结合的形象深刻地留在脑海里.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欧·亨利一向以短篇小说著称.他在作品中善于运用巧妙的情节结构、出人意料的结尾、极具艺术内涵的行文语言、独具特色的幽默,通过这独特的创作风格诠释他对美国社会的理解、认识和批判.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说,好的结尾,作文成功了一半。这话不假。但是,巧妙的结尾更是作文意外成功的关键,出入意料的巧妙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令人回味无穷,让人过目不忘。也许你读过美国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吧?他小说的构思就是结尾巧妙。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小说开始平平常常,然后是顺水推舟,顺风扬帆,结尾却是逆水行舟,力挽狂澜,和读者期待的恰恰相反。从情节发展看必然会造成某种结果,而结尾却是出入意料,偏偏又是节外生枝,产生出另外的一种结果来,而这种结果又是合情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从平行研究角度来看,法国作家莫泊桑与美国作家欧·亨利虽然生活时代与思想经历都不同,文风却有许多相通点,在创作背景、文字内容、结构艺术、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可比性,本文结合作品,分别从四个角度,试析这两位短篇小说大师在文体风格上的独特魅力及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4.
赵财霞 《海外英语》2012,(6):209-210
短篇小说中叙述者的选取直接影响故事的讲述是否成功。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中常常采用令叙述者"现身"这种叙述方式,使其小说妙趣横生。通过分析欧·亨利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该文认为在短篇小说中叙述者"现身"可以产生以下效果:一,发挥组织功能,控制故事情节发展;二,发挥评论功能,深化作品主题;三,发挥交流功能,使小说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是上世纪初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以其作品结局之突变,语言之诙谐,开辟了美国短篇小说之先河.他的文章取材于平民生活,关注平凡世界中小人物命运,将他们的人生百态展示给读者看.虽然他的作品以情节取胜,却同样具有现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常规关系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话语含义,还能使人们理解和把握各个事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类行为或事物的运作规律进行预测和判断,从而做出相应的反馈.小说的理解和欣赏也是一种认知活动.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读者对小说的解读基于常规关系.读者除了借助背景知识中的固有常规关系理解小说之外,随着读者与作家、作品的不断互动,读者还会建立临时常规关系来解读作品.这部小说结尾违反了固有常规关系却遵循了临时常规关系,便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效果,这就是“欧·亨利式的结尾”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刘昊 《华章》2011,(17)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选用的则是普通生活中的细小琐事、平凡素材.但作者善于以平常的小事反映出不平常的社会意义,从而能够在有限的场景里极自然地推出生活中最深刻的真实,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达到对于合乎人性的真善美则给予了热情的讴歌和赞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违丑恶行径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鞭挞与批判的创作目的.本文通过对<警察与赞美诗>的赏析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光楠 《考试周刊》2014,(72):25-26
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以新颖的构思、诙谐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开辟了美国短篇小说的新途径。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情趣,且文笔简练、描写生动。他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又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近似漫画的笔触勾勒人物,从细微处抓住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挥洒自如、左右逢源,使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9.
欧·亨利(O·Henry,1862 ~ 1910)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独具特色,曾经与法国作家莫泊桑以及俄国作家契诃夫齐名.他的作品从普通人生活素材入手,能够以小见大,从平常的小事中总结出社会的伟大意义.还有一个特点是用幽默的手法记叙悲惨的事情,突出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20.
欧·亨利的小说叙事呈现情感与理性、真实与假定、喜剧与悲剧的三重错位,这种错位使小说与现实拉开距离形成艺术张力,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错位,而在审美维度上小说达到了智、情、意的统一。这正是"欧·亨利手法"的艺术奥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