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沐浴文化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殷伟先生这本书以沐浴中的女性为焦点.精彩而充满情趣地研究了沐浴文化的日常特色、艺术表现、宗教意蕴和情感类别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为我们展现了许多美妙的沐浴图景,因此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2.
中国婴童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二十年发展,已初步呈现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趋势,但巨大的婴童产业市场掩盖不了中国婴童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绵阳作为西部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兴工业城市,婴童产业融合不够、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层次低端、整体市场非常脆弱,必须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集聚整合科技、资源、市场、政策多种优势,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完善组织,创新模式,推动绵阳婴童产业科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婴童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二十年发展,已初步呈现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趋势,但巨大的婴童产业市场掩盖不了中国婴童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绵阳作为西部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兴工业城市,婴童产业融合不够、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层次低端、整体市场非常脆弱,必须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集聚整合科技、资源、市场、政策多种优势,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完善组织,创新模式,推动绵阳婴童产业科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清议传统在中国古代形成较早,是民众向往清明之政的心理反映.从汉魏六朝至宋元明清时期,清议现象一直延续在社会政治和士人心目中,并对古代政治体制、士人风尚、民族文化等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主人公婴宁由无时不笑到"虽逗亦不复笑"继而反笑为哭的巨大性格转变,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既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反映,又是道家"撄而后成"的人生哲理的通俗演绎,体现了作者儒道互补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以往关于依恋的研究大多是从母子关系的角度展开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们发现父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父婴联系概念为基础,介绍父婴依恋的建立、父婴交往的独特性以及父亲角色对儿童的性别角色、人格和社会性、认知、道德、行为以及生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并据此得出了一些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7.
《婴宁》是蒲松龄所创作的经典,关于它的解读历来纷纭。该文将全篇分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阶段是十六岁之前,世外桃源的生活环境,养成婴宁主要性格特征是“笑”,此时婴宁天真烂漫,保有自然的一颗童心,是人类童年的象征;第二个阶段是婴宁为追寻爱情来到世俗世界,被文明世界所同化,由爱笑到不复再笑的过程,从而失去了“自然人性”,失却了“童心”,是人类由童年走向成年的象征。作者正是通过对婴宁前一阶段的倾心赞美而弹奏了一首人类童年的挽歌。  相似文献   

8.
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反思主题的揭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复调性对话体的成功运用.这一文体在小说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自语式的长篇对话.对话体不仅是作品思想得以传达的有效方式,更有作家的自审意识为依托.文体、作家意识、作品思想三者实现完美契合,使对话体不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式,而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这也是铁凝在文体文化上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中国将成为婴童产品重要消费市场。本文以婴童产业现状为背景,结合实际以逗逗仔婴童用品公司为对象,系统梳理产业环境特征,对中国婴童产业环境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结合婴童产业实践,为婴童产业及逗逗仔公司提出相应的经营策略和建设性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历史题材剧《赵氏孤儿》,最早被改编为元杂剧《赵氏孤儿》,此后又陆续被改编为京剧、潮剧、豫剧、晋剧、话剧等,后又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而对主人公程婴的刻画也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可以说不同的程婴形象对于剧目主题的表现或许是最有力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1.
《婴宁》中婴宁之名颇有深意,寄寓了蒲松龄深厚的蕴藉。婴宁性格的转化,也深蕴着作者儒道结合的思想观。本文从以上两点入手,对《婴宁》一文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玫瑰门》、《大浴女》体现了铁凝的长篇小说在叙事时空、情节叙述、人物关系、人物心理等方面独特的结构艺术。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 ,既凸现出极具鲜明个性的女性作家的特点 ,又进一步开拓出作品的多重寓意空间 ,形成多声部的交响。  相似文献   

13.
屏风作为中国古代家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在室内空间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又渗透着某些独特的文化涵义,成为一种象征符号。本文将对古代屏风的实用功能和文化寓意予以相关表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原始时期的彩陶艺术及秦汉到明清时期的陵墓彩绘、文人绘画为例 ,寻求中国古代造型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造型手法的相同之处 ,从而论证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现代魅力。主张在进行现代艺术的创作时应立足于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15.
同情与宽纵复仇乃是古代中国礼教文化,人治社会的必然表现,首先,古代具有权威性的正史载录基本上是同情复仇和宽纵复仇,并成为文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参照;其次,法礼悖左的焦点体现在复仇文学作品的描写中,它增大了复仇主题的反正统倾向,赞扬了个体以暴抗暴、伸张正义的精神;其三,中国古代的系列文学作品从人性的高度,揭示了传统社会中一些正直官吏的深层心理,反映了他们在不健全的法律下如何不违忤天理人情的努力及两难处境;其四,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古代复仇意识的浓烈与执着,中国古代的复仇文学正是基于深广的心理与民俗背景,其主题才会如此绵延广远。  相似文献   

16.
王阿荣 《考试周刊》2009,(14):28-29
本文以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为切入点,在许明武与葛瑞红宏观的翻译与文化自觉的理论构架下,从文化间性的视域对聊斋名篇《婴宁》的英译进行美美评价和分析.论证了译者的文化自觉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品味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教学工具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三、课时一个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语上帝是个伟大的魔术师,他用神奇的魔棒创造了刚劲的男子,也创造了灵秀的女子。古今中外,历代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墨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美好的的女子形象。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笑得最美、最有韵味的少女——婴宁。(板书题目和作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汪曾祺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受戒》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经典名篇《婴宁》,发现《受戒》中的英子宛如婴宁。她们均成长于理想的世外桃源,一样的年龄,一样的爱花爱笑、天真烂漫,在意中人面前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作者在二人身上也都寄托了共同的人生理想。两个艺术形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婴宁是一个悲剧,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英子是一个喜剧,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本真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笔下的婴宁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婚前她出没山野,娇美、率真,不受礼教世俗的约束,表现了人性美与传统世俗的背离.但婚后进入社会的婴宁却变得“矢不复笑”“竟不复笑”,由天真烂漫的少女成了稳练持重、从容应世的少妇,充分说明人性美与传统世俗之间的契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婴宁性格的矛盾性正是蒲松龄思想矛盾性的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20.
吉祥图案在民间美术中被大量运用,富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民族风.其不断繁荣与发展的轨迹,不仅反映出吉祥图案的审美价值,而且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