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语义学领域里对语言理据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通过对语言理据的探讨来解释"Watergate"类比构词形成的一系列词汇的语义理据,揭示转喻在这一现象产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正确运用语义理据,构建学生心理词汇中的语义网络,能够促进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2.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转喻比隐喻更基本,往往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为隐喻提供基础。从概念转喻到语法转喻无不体现在语言结构中。透过语言结构分析其转喻的认知理据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门”中“门”词义的跨语言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中“门”的意义与汉语中的原意毫不相干,从语源的角度说它来自于英语中的词缀“gate”。它的词义演变经历了政治丑闻、某一方面的丑闻、带有贬义性质的事件、一般事件、双关意义等阶段,有从直译的词缀向兼有汉英双重意义词缀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当前网络媒体频繁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门"事件说起,追溯了"××门"词族的缘起与演变,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及构成理据。文章认为"××门"作为一个词语模其结构和语义都已较为稳定,"门"已经获得了一个独立后缀的地位,成为一个极具能产性的汉语构词语素。在汉语语境下它将会衍生出更多的"××门",以此丰富汉语,丰富人们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5.
杨旭 《现代语文》2016,(4):10-13
王寅(2014)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以"命名转喻论"对专名问题作出了统一解释。地名作为专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活动也遵循"命名转喻论"。文章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以介休村名为例阐述了地名分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及原则,研究发现:基于喻体内涵可把地名分为特征和属性(自然、人文景观)、来源和生成(历史)、作用和功能三大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可区分为喻体为专名和喻体为通名两种;地名转喻的原则包括:地名所涉本体和喻体须满足转喻映射的某一默认类型;地名转喻过程受多种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的制约;地名转喻会受到一些文化、社会、美学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转喻和隐喻一样,不仅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同时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转喻与预设之间的关系,认为转喻的实现是以预设为理据的。  相似文献   

7.
转喻和隐喻一样,不仅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同时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转喻与预设之间的关系,认为转喻的实现是以预设为理据的.  相似文献   

8.
王裕红 《海外英语》2014,(4):210-211
中国××门源于美国的水门事件,并于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网络语料,从语言与文化角度分析中国的××门的产生、发展,以及××门泛化的背后所反映出的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些发展变化,试图更好的阐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传统修辞观和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转喻的概念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制约转喻生成和理解的认知语用因素。本文认为概念整合,突显,完形理论可以从认知角度对转喻的生成和理解提供解释,关联性和经济原则从语用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转喻的生成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新闻报道、网络论坛,甚至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等各种文字载体均出现了"门"族词语"繁殖"现象,并呈现有增无减势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转喻现象。作者运用英汉语料,从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来诠释和论证这一现象,以探索"门"族词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作者也探索性地提出了"门"族词转喻认知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假说,并主张其凸显的不确定性和复合性,这是对于原型理论的发展和案例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1.
从转喻的形成机制出发,通过体验哲学观和语言交际观对于Panther和Thornburg的转喻偶然性的论断进行了辩驳。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尚未对转喻的邻近稳定程度进行较好的分析。文章在Barcelona的观点上,以"外延内涵传承"理论为基础,对于转喻邻近性的稳定程度进行分析,建立转喻的稳定-偶然连续统,探讨何为稳定的邻近性,何为偶然的邻近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门"的构式地位、语义及其特点,分析了其语法化过程,旨在从构式语法角度对其成因及流行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郑美花 《考试周刊》2009,(19):101-102
转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用凸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本文探讨了转喻的认知理论及其产生的理据,以便我们能够全面地理解转喻的本质,更好地运用到学习和日常交际中去。  相似文献   

14.
李丽丽 《文教资料》2012,(32):138-140
"×门"族词进入汉语后,近年来,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使用的频繁化和泛化,它已然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构式。本文试从"×门"构式的特征及生成机制出发,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15.
新型"被××"结构因其违背传统语法规则的特殊用法和巧妙的语用效果而被人们广为推崇,并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迅速流行开来。比较新型"被××"与传统"被"字句的结构,可以分析出新时代下新型"被××"结构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周立建 《文教资料》2011,(17):34-36
网络和非官方媒体报道中"被××"结构是新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指出汉语被动语态典型的结构和"被××"结构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在这个原型的基础上,指出"被××"结构的延伸含义:表示非自愿的强迫,表示怀疑和不满,表示事实没有发生这三个延伸语义。同时,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和使用时认知过程和概念化的结果,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已使用为基础的认知模型和语言使用者的百科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认知理据分析为基础的转喻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转喻被视为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以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种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段。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转喻与其它许多语言现象一样具有认知上的理据,即其产生及其意义的构建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对转喻所做的理据分析为转喻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转喻构建的认知特点,该文提出了以转喻构建的认知机制为依据、以意义为参照的转喻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8.
刘欢 《海外英语》2012,(7):250-251
"××门"流行语的产生体现了一种隐喻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的不断发展与广泛使用体现的是模因现象。隐喻生成过程中存在概念、心理、文化等模因的作用,根隐喻是基因型模因,派生隐喻是表现型模因,隐喻体系正是由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发展而来的复合体。该文将以"××门"类隐喻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因的相关理论,分析该类隐喻在生成、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的模因特性,找出流行语背后的隐喻机制,探讨隐喻类流行语能流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提出移就所涉及的两事物之间存在转喻关系。探讨转喻在移就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运作的方式,并运用“内涵外延传承说”对移就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其深层次逻辑性,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移就。  相似文献   

20.
黄绯 《文教资料》2014,(6):20-21,25
“中国好××”、“中国式××”是近来出现的两类新词语格式,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结合当下的新闻报纸,选取两组词作辨析。从语法结构与搭配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搭配词的词性不同、搭配词的音节不同和词组内部的组配关系不同;文化意义方面,“中国好××”往往与当下积极的、应当倡导的现象有关,而“中国式××”承我的意义则更为丰富,既有积极方面的,又有消极方面的;语义标记方面,“中国好××”中的“好”字是明显的褒义标记,而大部分的“中国式××”中的“式”起贬义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