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连山区水热条件与造林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量和水分条件是林木生长最为重要的气候因素,它不仅决定着天然林的分布规律,而且对人工造林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利用祁连山区的数据资料,论述了水热条件与祁连山区造林成活率、林木生长量等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祁连山区造林成活率调查资料数据,分析了坡向与土壤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造林密度光皮桦人工幼林的生长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在光皮桦幼林阶段,造林密度不同其幼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材积差异不显著,应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半干旱石质山地几中林木为对象,对不同造林模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是不同造林模式林地内林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差异,人工林能改善林地小气候,油松——沙棘混交林造林模式更适应半干旱石质山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半干旱石质山地几中林木为对象,对不同造林模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是不同造林模式林地内林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差异,人工林能改善林地小气候,油松-沙棘混交林造林模式更适应半干旱石质山地.  相似文献   

5.
晁峰 《华章》2011,(18)
随着我国林木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还要重视营林建设,现就造林方法及如何有效地防治林木的雨雪灾害及病虫等灾害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杉木二代轻型基质容器苗和普通生产用种营造速生丰产林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杉木二代轻型基质容器苗营造速生丰产林,能够节省营林投资,且造林保存率高,林木的高生长、径生长更具优势,因此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效益.  相似文献   

7.
树种选择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一环.正确处理好树种特性、造林地的特点和造林的目的性之间的关系是因地制宜选择好造林树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造林后的引种速生杨苗高、地径两个生长指标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实地调查,通过不同品种的引种速生杨、不同密度对苗高及地径的影响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年度,不同品种对苗高和地径的影响都是极其显著,不同密度对苗高和地径的影响基本不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引种的速生杨品种及最佳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营林生产的管理基本上是采用行政管理方法.每年造林季节前,逐级下达造林面积的任务,造林结束,按面积给予投资(有的还没有经过严格的面积验收).抚育也是按面积拔款.这样一来,营林生产就仅仅指造林面积或加上一个抚育面积,至于造林保存率和林木生长量就不在此列了,有很多地方,连造林成活率也没有考虑在内.其结果就必然造成“重造轻管”、“管造不管长”的弊病.因为只有造林面积和国家投资有关,有的甚至谎报面积,或者严重降低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0.
森林抚育经营是加强森林培育、促进林木生长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资源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永恒主题.通过抚育作业,优化中幼林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内生存环境质量.通过抚育项目,对林区的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的保障,使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大大减少,可促进当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森林经营的意义与主要经营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由传阁  范忠辉 《林区教学》2008,(11):115-116
通过在黑龙江省林区对山杨造林的试验,总结出适合山杨造林的立地条件,造林季节和造林密度以及苗木类型。  相似文献   

12.
营造森林是培育森林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营造这个环节将苗木、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栽种在造林地上,因此这个环节也是狭义上理解的造林.通常根据造林的土地是否生长过森林分为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都属于森林培育学研究的范畴,无本质差别.人工营造森林实质是树木利用土壤和气候资源,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有机物质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森林既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如森林覆盖减少,物种灭绝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化石能源枯竭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面对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和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是世界林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木荚红豆生态学特性及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夷山天然木荚红豆(Ormosia xylocarpa)的生态学特性、物候期观察,确定木荚红豆的合理种子采收期,同时开展种子育苗、人工造林和丰产管理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木荚红豆的合理种子采收期应在11月以后;木荚红豆种子播前处理的最佳方法是采用温水浸泡24h;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是让苗木充分本质化并切除过长的主根;丰产管理技术关键在于保护林木顶芽(主干)减少分权,才能提高阔叶树的出材率.  相似文献   

15.
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造林质量大检查统计显示 ,2 0 0 3年我国造林质量整体水平比往年有明显提高 ,成活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平均人工造林成活率达到90 7% ,造林作业设计率达到 97 4 %。从 2 0 0 3年 7月开始 ,国家林业局派出 8个组对全国 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全面造林  相似文献   

16.
盗伐林木、盗窃林木、故意损坏林木是林业行政执法中最常见的三种案件,对这三种林业行政案件的异同进行分析,对三种不同案件的不同处罚种类和主体进行比对,查找出存在的冲突及矛盾,进而围绕这些矛盾和冲突提出了在森林法中确立林木生长权,加大对盗伐林木行为的处罚强度及规范执法主体的思路和见解,以供执法者和立法者在"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工作中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在福建省屏南县开展桤木不同立地因子造林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桤木生长的最大要素是坡位.以下坡、坡度在16-25°、阳坡坡向造林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毛竹造林2 -3年后生长状况的调查 ,分析影响因素 ,得出结果 :毛竹造林立竿角度在70 -80°之间 ,胸径为4.0 -6.0cm ,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林木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也使得林木育种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实际上林木育种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会对实践教学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五角枫进行不同密度(60、90、120和150万株·hm-2)五角枫苗木培育.二年后进行生长调查发现,密度为120万株·hm-2苗高最大,90万株·hm-2的次之,而60和150万株·hm-2的苗高最小;密度为60、90、12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平均地径没有显著差异,而显著大于密度为15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对苗木生长季(7月底至9月底)叶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五角枫苗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花青素含量不断上升.高密度培育(15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花青素含量上升最大,而低密度(60 万株·hm-2)的上升最小.因此,考虑苗木生长状况,应优先选择120万株·hm-2的培育密度,而考虑苗木的变色效果,则应选择150万株·hm-2的培育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