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文姿同学问:《察今》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容易把握,但作者的思路很难把握。应该如何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呢?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察今”,也就是说,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应该泥古不变。但是文章开头并没有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光讲“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为什么不可取法“先王之法”呢?作者讲了两点理由: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年代久远,“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几经增删,已非古法原貌,所以“不可得而法”。二是即使“人弗损益”但先王之法是对当时来说“有要”,并不适用于今天。为什么先王之法不适用于今天呢?因为“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是从当时的人出发,是为当时的人而设的,所以当今制定法令制度的人只能“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也就是说要根据当今的需要来制定法令制度。行文至此,明确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要“察今”。接着作者举了日常  相似文献   

2.
古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可得”、“可得而”连用的现象,目前中学教材中,亦多次出现这类句子,如: ①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黄宗羲《柳敬亭传》) ②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③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同上) ④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同上)  相似文献   

3.
《察今》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它的中心论点是“世时移,变法宜矣”。它赞扬秦始皇继承并发扬商鞅变法图治的精神,反对“法先王之法”的政治主张。本文开宗明义地指出:“上(指“今上”,即“当今的国君”)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肯定秦始皇“不法先王之法”是有理的、正确的,否定“今世之主(这里的“主”,视作动词,译为“主张”)法先王之法”。文章主旨鲜明、逻辑严密、针对性强。它指斥那班“言利辞倒,不求其实”的“天下之学者”是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一册共有文言词语解释621条,应当说,其中的大部分是解释得比较确切的;但也有一些解释还有进一步琢磨的必要,如“坚明约束”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词语应当解释而没有解释。这里,按照课文顺序,逐条列举于后,以就教于教材编者和同行。二二《察今》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此条有三个问题:(1)答句并列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谁属的问题。课本编者认为,“非”字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教参”译文译作“它”;“为”字句的主语是“后人。”  相似文献   

5.
《察今》开头有云:“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句话,教材对“贤”的注释是:善,好。有些参考书据以解释为: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是(古代的法令制度)不好,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  相似文献   

6.
孟子主张法先王,他说:“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离娄上》)又说:“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同上)荀子呢?也说:“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非相》)可见荀子也是主张法先王的。但正是在法先王的问题上,荀子却对孟子进行了猛烈的攻击:“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  相似文献   

7.
《察今》文中的“为其不可得而法”,高中语文课本把它译为“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古代的法典制度)”。这给人留下一个疑问,“无从”是指“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做某件事)”。文中所说“上不法先王之法”,究竟是主观上不去效法呢,还是客观上找不到办法去效法?从文意上看显然是前者。但为什么课本却给人以似乎主论后者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本《察今》-文,用了28个“法”字。用作名词,当法令制度讲的,有20个,容易理解,注解无误。8个用作动词,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为其不可得而法”、“胡可得而法”、“犹若不可得而法”、“犹若不可法”、“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而法之”、“而法其所以为法”。最后-句的“法”译为-般动词,“取法”,注解准确。前七句的“法”,都应是意动用法,可分两种情况,-、六、七三句带宾语,二、三、四、五句不带宾语。在这七句中,头两句教材作了注解。第-句“上胡不法先王之法”,注为“前-个法字是动词,取法”;…  相似文献   

9.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电?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以上是摘自高中第三册语文《察今》中的一段文字。人民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10.
《察今》一文,约有四分之三的篇幅是比喻和寓言故事,且寓言故事又具有比喻与象征的性质;所以,比喻论证是其主要的论证手段。文章用喻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一意多喻;贴切生动,丰富深刻,达到了理透道明的目的。为方便起见,特将第二段的文字引录如下:“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  相似文献   

11.
《察传》和《察今》都是选自《吕氏春秋》的名篇,两篇文章都引用事例和寓言故事,都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都强调了“察”的重要性,这是两文的共同之处。但由于《察今》是针对政治与政策的方针而作,提出的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重大路线问题,而《察传》则针对人们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而作,提出“得言不可以不察”的论点。要变“先王之法”,这是一般人,尤其是君王、大臣们难以接受的;而要审察传言,则不致于遭到公开的反对,只不过有些人认识不足、方法不当罢了。所以为阐明题旨,两文的论证方法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从论点的提出来看《察今》以设问开篇,首段先提出“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的问题。然后从反面立论入手,阐释“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宣扬了“察今”的论题。第三段紧接着引用“荆人袭宋”的故事,用类比的方法说明泥守先王之法的害处。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察今》开门见山以设问提出:“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语文教材对此句注作:“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胡,何,为什么.前一个法字是动词,取法;后一个法字是名词,法令制度.”如此解释这句设问,联系下文的回答,我以为不妥.综观全文,《察今》用设问提出的论题是:“国君(上)为什么(胡)不能(不)取法(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先王之法)?”而不是“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不等于“不能”,  相似文献   

13.
《察今》(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有些词语,课本中的注释不够确切或不够详尽,犹待进一步研究、商讨。兹将我的一些看法达后,希望得到指正。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法”字在本文中一词多用,作动词用,也有不同之处。课本中译为“取法”,似不确切,应译为“沿用”(有“照旧、搬用”之意)为好。因为从课文内容上看,可知先王之法是有其现成的条文的,而当世之主为何不能采用它呢?这并不是说它不好,而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如果把这个“法”字解为“取法、效法”的话,那我们说当世之主仿效一点先王的好  相似文献   

14.
孟子主张法先王,他说:"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离娄上》)又说:"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同上)荀子呢?也说:"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非相》)可见荀子也是主张法先王的.但正是在法先王的问题上,荀子却对孟子进行了猛烈的攻击:"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非十二子》)任继愈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中认定这是荀子"不赞  相似文献   

15.
《察今》文中出现“乎”字有数句。在1981年以前的课本中,编者仅在“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句中,把“乎”注为“句中的虚词”。在1990年以后的课本中,编者又把“乎”注为“助词”。 “乎”到底如何讲?文中出现“乎”的还有数句。如:“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从以上诸句可知,“乎”用于“经”、“期”之后,作其后缀。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泛化和事理结合的论证方法进行明道说理,《察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篇文章对“察今”而法的中心论点的论证,作者精心选用了三个寓言故事,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最后以点睛之笔把作者的思想观点深刻地揭示出来。第一个寓言故事,荆人袭宋,循表而夜渡,结果荆人失败。于是作者指出“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说明了不可拘泥成法的道理.第二个寓言故  相似文献   

17.
在文言文中,凡是作动词用的名词都带有特殊的标志。以中学课本而言,这种标志共有13种。一、前面带着副词的名词都作动词用。因为副词只能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而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作定语。如: 1、“不枝不蔓”(《爱莲说》); 2、“吾村不齑粉乎?”(《冯婉贞》); 3、“不冠不袜”(《大铁椎传》); 4、“孰敢不簟食壶桨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5、“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相似文献   

18.
一、《察今》难句辩析《<察今>难句例解》(载《语文教学之友》一九八三年第八期,以下简弥《例解》)对《察今》中的难句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解决了其中的一些难点,读后颇受教益。但对其中的一些意见不敢苟同。一、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例解》认为: “第一个‘法’是由名词转成意动用法。凡意动用法的词译成现代汉语,文一些的是‘以……为’,白一些的是“把……当作”。这句译成现代汉语是:“国君为什么不把先王的法当作法?”这里需要讨论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不法”中的“法”是名词转成意动用法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节选有《察今》一篇 ,其中心论点是“察今” ,即必须根据当今的实际情况 ,制定法令制度 ,而不能法古、泥古。文中多方设喻 ,反复论证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仔细研读第二自然段 ,却觉得论证思路断裂 ,甚至偏离了论述中心。一、“故释先王之成法 ,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人也 ,”先王制定法令制度是从“人”出发 ,为“人”而设的 ,那么 ,现在既然“法其所以为法” ,则也应该从“人”出发 ,去“察己”察“人”;而文章中心论点却是“察今” ,在“察己”与“察今”之间 ,没有任何过渡。这在论证思路上出现了断点。《教…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六)●厉如良STXD试题选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春秋》中“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