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为一门研究思维(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的科学——逻辑学,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思维素质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以往高校的非哲学专业大都开设此课程.但近年来,高校的逻辑教学逐渐呈现萎缩现象,出现了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理念方面的诸多问题,状况令人担忧.笔者认为,高校确应设置合理的逻辑课程和内容,提高逻辑教师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积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使高校的逻辑教学出现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2.
《普通逻辑学》一书由姜成林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为电大文科各专业学生学习逻辑学提供的主教材。与之配套,分中文、法律、经济专业配置了三本学习指导书。各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其中的一本。逻辑学是电大文科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通过教学,应达到这样的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普通逻辑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运用逻辑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为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支撑人类思维大厦的基础性学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是人们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述思想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形式逻辑>是作为高校非哲学专业通识课程开设的,就是这样一门工具性课程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境况.若仅从课程教学本身来看,"学""用"脱节则是导致其被边缘化的最为关键的原因.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学生对所开设课程的学习兴趣与该门课程在将来就业过程中的效用联系非常紧密.因此,高校非哲学专业<形式逻辑>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这一学习动机,观照逻辑学有关知识列入公务员考试等重要社会考试科目的现实,适当安排部分学生将来各种就业考试的内容,体现逻辑学的工具性和在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为完成学习任务创设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逻辑学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逻辑修养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逻辑素养的形成主要依赖专业教育,而目前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并没有普遍开设逻辑课程,直接影响着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逻辑素养的养成。因此,应该逐步在教师教育专业开设教育逻辑,以适应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师教育专业开设教育逻辑过程中,必须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构建“教育逻辑学”理论体系、应用中小学课程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构建突现个性的教材体系等措施。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众教育背景下,非哲学专业的逻辑学作为通识课开设,如何才能使逻辑课堂有趣生动而深入浅出,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学习并研究逻辑学,这是教育改革背景下逻辑学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开放式教学、诱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引申式教学、拓展式教学、假设激发式教学正是在逻辑教学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6.
许海丽 《考试周刊》2007,(26):26-28
逻辑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思维规则,不犯或少犯逻辑错误,提高学生的逻辑修养。教学中应针对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方法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认识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普通逻辑学》一书由姜成林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为电大文科各专业学生学习逻辑学提供的主教材。与之配套,分中文、法律、经济专业配置了三本学习指导书。各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其中的一本。 逻辑学是电大文科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通过教学,应达到这样的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  相似文献   

8.
高校逻辑学教学要加强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它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好它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逻辑的规则和方法.在教学中应讲清学科的工具性性质、明确教学的目标.加强应用性研究。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逻辑的情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逻辑学教学改革由来已久,但始终没有达成共识,"传统"与"现代"之争还在继续,但或许此时我们该重新审视此争论并提出新的改革方案。为此,在已有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教学从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学生可接受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结合在逻辑学这一课程名称之下的改革方案,并具体分析了改革后逻辑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成人高校纯文科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纯文科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1.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纯文科专业学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只懂本专业的人才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社会急需知识宽、专业精的通才,人的素质要求全面综合发展。为此,国家教委帜极倡导教育要从过去单求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向多能的素质教育转变,高校要打破专业过细、过窄的框框。要文、理、工渗透,要拓宽各专业学生的视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质量工程”建设在当前高等学校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搞这个建设就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特色不仅仅是一所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风貌和教育风格,更是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沉淀、提炼的过程。作为地处西部的普通高师院校的中文专业建设,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独具办学特色的“多纬度资源整合的文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以往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对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趣味物理演示实验"这门公选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做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取得了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提出对热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遵循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原则、体现科学发展前沿的原则、展现内容结构和谐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重视热学学科方法的原则.实施方案为删减一些不必要重复的内容,介绍一些学科前沿知识.  相似文献   

14.
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逻辑学教学改革的焦点就是教学内容问题,也就是在教学中如何处理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关系问题。普通高师院校文科逻辑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和人们实际使用的自然语言紧密结合的逻辑教学体系,高师院校逻辑课要重视逻辑应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大学都设置有很多专业,具有不同的专业课和培养目标。在这些专业中,有些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好,为热门专业,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比较高。然而有的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不明确,为冷门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动力不足。如何上好冷门专业的课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章以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专业4年的《光电子与光子学》课程教学为例就如何上好冷门专业的课程进行讨论。认为,通过课程设计方面吸引学生,思想上引导学生,在考勤上管理学生,可使冷门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晓光 《高教论坛》2004,(3):130-132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这是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多样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普通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也不同于各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在学分制教学的新形势下,针对现行课程设置暴露的弊端,有必要对普师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在高年级阶段,根据学生的需求,采取分流教学,分类考核。既照顾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又突出师范院校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高校经济及管理类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经济及管理类专业文理并招,致使学生入学时数学成绩差异较大,必须进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选取教材时要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原则;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与教材的研究,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差异补充相关资料;应充分应用多媒体设备,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和教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大学的专业设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大学能否履行社会的服务功能,还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学校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福清分校专业设置现状及福清市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其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对策建议:1、要紧贴市场需求,以产业发展为坐标,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灵活地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要“立足福清(福州),面向海西”,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紧跟时代潮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动态变化。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增强专业针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专业针对性不强问题,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添加和删除部分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练习形式多样化,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各专业的学生都学到为后续课程服务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