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英 《山东教育》2005,(23):102-103
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按照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教给儿童初浅的性生理知识。促进儿童性心理的正常发育,使其身心成长与社会保持良好的调适。  相似文献   

2.
学前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学前行为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学前儿童的行为教育进行分析有利于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社会情感学习对个体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它也有助于学前儿童情感教育课程开展。我国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教育偏重于儿童认知训练而忽视情感成长。以情感的本土文化意义为基本立场,在社会情感学习存在儿童这一主体在奠基性诉求、补偿性诉求和提高性诉求的差异性基础上,学前儿童情感学习的支持策略包括:建立好学前儿童情感学习中的亲子关系,维系好学前儿童情感学习中的同伴关系;提高学前儿童情感学习中的教师指导力。  相似文献   

4.
学前性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性教育不仅能有效帮助幼儿了解科学的性知识,还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意向,更能教会儿童从小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性侵害。这些都为儿童健康人格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师范院校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改革学前专业相关课程,培养更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学前儿童性教育是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早期性教育关系着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着重阐述了学前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旨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论伴随式学校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伴随式性教育,即伴随着儿童的成长,伴随着学校教育,在各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适时适量地开展性教育。 性对社会人来说,不单纯是生理、生殖问题,它还具有心理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权是学前儿童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其保障有赖于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原生性责任主体,应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并进行教育启蒙。政府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次生性责任主体,应加强制度建设以确保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并提供充分且优质的教育供给。社会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补充性责任主体,应为学前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并为其学习与成长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学前儿童性问题的提出,是儿童性社会化的标志。儿童性问题的提出建立在儿童的语言基础和性存在基础之上。此时儿童通过性问题的提出昭示自身的性存在:"性曾在——我从哪里来"和"性此在——我是男孩还是女孩",期望获得性教育的解答。另外,基于儿童的性发问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回答方式,文章提出了回答学前儿童性问题的三条原则:主体自求、无道德和坦率自然。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成长需要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的共同滋养,但是现实生活中父性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母性教育独立难支 父性教育有着母性教育不可取代的优势和意义.伴随着父性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儿童成长问题日益凸显,当务之急便是改善父性教育缺失的现状,将父性教育当作一项涉及个人、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的系统工程来对待.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就学前儿童性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幼儿园应制定什么样的性教育目标和内容、家长和老师在对学前儿童进行性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介作为学前儿童的“重要伙伴”,陪伴着学前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不成熟,极容易认同电视媒介传播的性别角色,从而影响自身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从女性主义视角探究,电视媒介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有积极的影响,但也有明显的刻板的消极的影响,应在性别角色设置、特征定位、家庭和社会观念熏陶等方面采取有利于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有效的学前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显著的辅助作用。在传统幼儿教育中,常规的学前儿童游戏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其活动的类型、开阔性等对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其对于儿童的成长并没有明显的意义。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一下学前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当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学前教育中,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是塑造学前儿童、美化学前儿童自身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英国政府顾问机构日前发表研究报告建议,将健康性教育纳入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基础课程。报告说,英国现行性教育体制“不公平、不明确且有损学生健康和成长”,应该予以改革, 报告建议,政府应当把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纳入英格兰和威尔士所有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性教育课程应当在目前教育重点所在的生理学内容上进一步讨论性活动,涵盖性疾病传播途径、如何应对同伴性要求以及怎样避孕等相关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性开放程度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迫使母亲们必须关注儿童性教育问题,然而这一重要命题尚未引起母亲们的足够重视。母亲在儿童的性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阻碍儿童获得健康的性信息的误区。母亲性教育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的性发展。应从性教育观念、性教育能力和性教育责任感的维度构建提升母亲性教育素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利用相关知识资源与组织社会活等路径来提升母亲的性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园课程是学前儿童的课程。学前儿童不仅仅是他现在,他也是未来社会的人。生存、发展、幸福,是他的根本需要。学前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外出培训时我听了特级教师邵乃济讲座,《解读童心共同成长——课改实践与思考》是关于"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思考与实践。把对"主题日"的探索作为孩子新经验构建的重点,并在关  相似文献   

18.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重要标准.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包括服从规则行为、诚实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温暖、引导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积极发展,而惩罚和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父母在教育儿童时应使用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前体育教育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智力,更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学前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学前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学前体育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现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大多属于一种"家长判定式"的家庭教育,显现出家庭陈旧教育观念与学前儿童成长规律不相契合的矛盾和冲突,暴露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和操作性,要采用有效的解决对策和措施,建立"关爱+适度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全面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