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忆对于掌握外语词汇有重要作用,而记忆又是很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是记忆呢?通俗地说,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就是“记住”、“记牢”。心理学将记住称为识记。识记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借此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记牢”,心理学上称为“保持”,就是把通过识记获得的事物的形象或表述语保留在脑子里,不让它遗忘。“忆”就是重新认出来或回想起来,确认以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以前感知过的或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再现,识记——保持——再认——再现是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掌握和运用记忆规律来记忆英语词汇,将会提高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学过的知识,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印象,形成经验,并且以后能再现这些经验,加以利用,这就是记忆。记忆的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再现、回忆四个阶段。识记就是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开端;保持就是将识记的事物较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的过程,它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再认和回忆则是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而再认和回忆则是识记和保持的表现,这就是记忆的规律。利用记忆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要提高识记效果;增强保持,减少遗忘,以便迅速而准确地再认与回忆。  相似文献   

3.
记忆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于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此后,记忆就成为了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当前对记忆的研究已超出传统实验心理学范围,深入到了记忆的物质基础方面,形成一个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领域,著名的观点有记忆的神经元回路说,记忆的细胞神经化学假说及记忆的脑定位说等。 在我国,人们了解得比较多的是关于记忆的两种观点。一般的观点是,认为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回忆(或再认)的前提,回忆(或再认)则是识记,保持结果的表现和加强。另一种观点就是信息加工观点。这种观点在我国传播极广,几乎学过心理学习或系统阅读过心理学著作的人都知道这种观点,因为几乎每一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著作都介绍这种观点。但是,各书在介绍这种观点时,尚有一些问题未能明确描述,本文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外语教学中记忆能力的培养赵俊峰,李艳玲记忆是对经历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记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方面。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存贮器,它能将感知过的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识别和记住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心理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记忆过程的开始阶段(记忆过程分识记和回忆两个阶段)。识记又分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前没有识记的目的任务,也不使用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例如偶然感知过的事物或在一定情况下体验过的情绪,仓猝问做过的动作,当时并无识记的意图,但或多或少在脑子里记住了,而且事后也能重现或再认,就是无意识记。这种识记具有偶然的性质,完整性、清晰性和准确性都差。有意识记是具有一定的目的任务,采用有效的记忆方法进行的识记。例如为了阅读一篇文章,必须要求学生记住文章的主题、中心、思路、文体结构等。这些都是有意识记。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好得多,因此教师必须在讲解教材内容和指导练  相似文献   

6.
王金太 《考试周刊》2010,(1):175-176
记忆,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记忆的目的就是能再认,能使过去识记过的再次出现,在头脑中重新呈现。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都需要学生记忆.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牢记某些知识点.在具体运用时快速再认,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在近三十年的农村九年级化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深深体会到,学生记忆是一门苦差.  相似文献   

7.
记忆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再现)。识记和保持是再认与回忆的前提,而再认、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验证。掌握记忆的规律,寻找出较科学的、有效的记忆方法,对记忆英语单词和进行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古人曰,记得旧句子,能写新文章。这说明语言的积累(记)是作文能力(写)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知识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注重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背诵是一种记忆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记忆就是记住和回忆,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要提高记忆能  相似文献   

9.
遗忘与记忆是一对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抵制遗忘,提高记忆效果的过程。所谓遗忘是指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错误。造成遗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对大脑储存的信息不复习、不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退。二是由于其它刺激的干扰,使记忆痕迹被抑制。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阐明的遗忘规律表明:  相似文献   

10.
邵晓阳 《学语文》2005,(2):2-5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较多,如何背诵才能增强学生背诵兴趣,提高背诵效果,从而避免死记硬背、食而不化以及抵触情绪呢?记忆的环节有识记、保持和回忆、再认。要做到准确及时地回忆和再认.我们就得在识记和保持上下功夫。教学《阿房宫赋》时,我借助CAI指导学生背诵,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特别是应付政治课考试往往是死记硬背,虽花大量时间,却老是记不住,即使暂时记住也容易遗忘。如何克服政治课复习死记硬背的通病?笔者经20多年摸索认为:应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复习方法,即学会科学地保持、回忆和再认的方法。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虽然,三个环节互相紧密联系,但本文着重描述两、三个环节,并权重于回忆和再认。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复习也就是对前段时间政治课学习内容的保持、回忆和再认,是学生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理解以前没有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加强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课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学生要真正掌握一个数学概念,往往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而是从生疏到熟悉,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因此教师要注意到概念知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发展,通过几个过程一次又一次的对概念进行“再认”,使学生逐步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从而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牢固的观念,并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这里所谓的“再认”,就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要求,多次反复认识某一对象,这与心理学中的“再认”这一专用名字是既有区别,又有所联系,心理学中的“再认”是指将你过去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展现在你面前,看你能否认出是以前识记过的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告诉我们,记忆是人脑对以往经验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时处处都面临着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果。识记是记忆的第一步,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回忆、再认、识记分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那些能引起兴趣,符合需要、激起强烈情感的事物人们往往在无意中把它们记住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记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无意识记的完整性、清晰性和准…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字汉字1600-1800个。”如此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认得快、不遗忘?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政治课担负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思想觉悟三大任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是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却死记硬背,平时少复习或不复习,靠考试前“突击”等,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识记规律,科学地复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是互相影响的.一般说来,识记是保持的前提,识记得好,保持才能巩固,以后的再认和回忆也就容易.同时,通过再认或回忆,又能加强识记,达到牢固保持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时识记好;其次在识记后通过经常的复习使之得到再认与回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颜风玲 《考试周刊》2009,(45):123-124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过程。其中,记忆和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和保证,而再认和重现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证明。在识记和保持这两个过程中。识记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阶段,保持是复习的巩固阶段。由此可见,识记和保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复习课的教学应当符合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7.
吴桂琴 《考试周刊》2009,(33):125-125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过程。其中,记忆和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和保证,再认和重现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证明。在识记和保持这两个过程中,识记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阶段,保持是复习的巩固阶段。由此可见,识记和保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复习课的教学应当符合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8.
自学考试的复习备考中,记忆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面对繁多的复习内容,如果能有效的利用记忆规律,则能大大的提高复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是学习的一种基本的要素。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来实现的。识记、保持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再认或回忆是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心理学中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即识记过程、保持过程、再认、重现、回忆和识别过程,着重论述其在电工、电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增强学生的知识保持。  相似文献   

20.
“识记”是化学教学目标中的起点。在初中化学课本中要求识记的知识点共有93个,这样多的识记知识点是初中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知识。根据化学教学大纲和化学目标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识记并不等于死记硬背,识记通常是一种反复的感知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再把感知过的事物记下来。识记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再认、重现。在识记层次教学中应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